梁安林
一、制定“做人”計劃培養(yǎng)健康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我把這個理念定為班訓。
為了把做人落到實處,我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做人”計劃,具體為“做中國人”“做重慶人”“做巫山人”“做平湖人”四做活動,細化為每個人找一個自己的偶像,查閱偶像的資料,觀察偶像的行為,總結偶像的品質(zhì),學習偶像的優(yōu)點;每個人每天為父母做一件小事,每周為同學做一件好事,學會愛身邊的人。
這些活動可操作性強,有比較有趣。特別受孩子們的歡迎,使得“做人”教育猶如細雨一般沁潤他們的心田。
二、教育孩子學會愛
現(xiàn)在的孩子好像都很冷漠,很麻木。父母為了孩子,做什么都心甘情愿,吃孩子剩的,穿孩子扔的,被孩子們呼來喝去,動不動還會大喊大叫。父母們的付出,孩子覺得理所應當,他們沒有回報意識,更沒有回報的行動。
面對這些病態(tài)的孩子,我跟他們提出5點具體要求:父母下班回來,主動開口問好,為他們準備好拖鞋,遞上一杯溫水;餐桌上為父母夾菜、添飯;父母動筷子后自己才動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能做的要幫著做。通過這些“瑣碎”的要求,觸動他們道德情感,好多家長欣慰的告訴我,他們的孩子懂事多了。
三、懂得尊敬師長
學“做人”,就要懂得尊敬師長。尊重師長是小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是構建和諧師生關系的重要途徑之一,我通過開展一系列“做人”活動,使學生懂得了尊師的道理。
以前我們班有個淘氣包,從來不把老師放在眼里。有一次他上課和別人說話,老師讓他站著,他不干,偏要坐著,還對著老師吐舌頭,氣的老師課都上不下去。上學期,他和班里一個同學打架,另一個孩子一直哭,又趕上吃午飯的時候,我放下飯盒就去詢問情況,沒想到他卻惡人先告狀,不僅大吼大叫,還把責任全推給別人(即使面對證人明明白白的證詞,他還一副你能把我怎么樣的臉孔對著我),真讓人氣的牙癢癢!
不過這都是以前的事了,從有了“做人”計劃后,淘氣包變了,上課不和別人說話了,坐姿也端正了,還主動跟老師問好,連成績的有了不小的進步呢!
四、學會寬容他人
現(xiàn)在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他們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都是一個個有個性的獨立體,人和事都以自我為中心,什么事都覺得自己有道理,都是別人的錯。針對這種情況,我教育學生要學會欣賞他人,贊賞他人。
劉興俊是一個轉校生,個頭高大、壯實。又是個留守兒童,無人管束自由散漫,常常無法約束自己,經(jīng)常捉弄同學,欺負同學,班里的孩子都討厭他。我經(jīng)常找他談心,一次次寬容他,告訴他“你只有尊重別人,別人才會尊重你。”為激發(fā)他的積極性,發(fā)揮他個子高,運動能力強的特長,我讓他當體育委員,并兼任值日小班長管理早讀。這使他有了被尊重、被重視的意識,這種意識使他產(chǎn)生了強烈的成就感?,F(xiàn)在劉興俊進步很大,很少欺負同學了,學習也進步了。
班里許多同學在“做人”教育,學會了寬容,學會了理解,更學會了感激。每個人都能從別人身上找到很多優(yōu)點,并主動告訴對方你很棒!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都希望別人贊賞自己,肯定自己。也會不斷的想辦法讓自己的閃光點呈現(xiàn)在別人面前。
五、總結
學會做人,是萬事的前提和根本。教會學生做人,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我們要牢牢把握做人的最基本的內(nèi)涵和要求,將做人的道理和行為習慣,滲透于學校、家庭和社會教育之中,為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最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