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春
我們國家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都是聰明善良、勤勞勇敢的民族,在歷史的發(fā)展進程中,不但生產出充裕的物質文化,還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精神文明。然而,隨著社會的向前發(fā)展和市場經濟的沖擊,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已處在瀕臨滅失的邊緣境地,搶救,繼承和弘揚民族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已刻不容緩。為此,也牽動著千千萬萬個情系著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一顆顆心,他們在費盡心思,通過各種方式探尋著民族文化傳承的有效途徑。我長期處于農村一線,在苗鄉(xiāng)侗寨間已渡過了十幾個年頭的教學工作,就本物理學科教學而言,我認為在結合地域地點的教學方法上也償試到了一些經驗與感受。
一、建立好本校的當?shù)孛褡逦幕膶W習保障機制
(1)思想保障.學校堅持在新課程教育教學工作中把當?shù)氐牡赜蛭幕?、非物質文化、民間文化在學科中進行整合運用,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大力宣傳民族自已所固有的文化,引導、啟發(fā)學生樹立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認識保護、繼承和弘揚優(yōu)秀的民族文化的重要意義,了解本地區(qū)的民族風情,在課堂教學中逐步強化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團結向上的精神和意識。
(2)組織保障。學校在教育教學領導機構中,增設民族文化進課堂的領導小組,確立校長為第一責任人,領導小組成員由學校中層干部和各教研組構成,分管領導負責工作的推進和指導。
(3)教學保障。安排專職的物理教師擔任本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并且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另外,安排每周一次以上的專題課和訓練課;學校要建立考評和獎勵制度,進一步激勵教師參與到民族文化走進課堂的活動中來。
(4)物質保障。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改善傳承民族文化進課堂所需的教材、設備、道具、實驗儀器和活動經費等,使課堂上對學生的民族文化教學工作得以長期、有序、有效地進行。
(5)做好教材整編的準備工作。學校應組織專業(yè)的物理老師進行本土教學與地方文化的教材編寫,將統(tǒng)編課程與民族文化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加強師資的培養(yǎng)、培訓工作
為了使物理課堂能夠與地域文化融會貫通,就必須有一支良好的師資隊伍,我們學校的具體做法是這樣的。
(1)向上級爭取配置合理的適合做實驗的有關器材,并在編制中強調民族文化師資人才的重要性。
(2)開展培養(yǎng)民族文化的師資建設工作,逐步加大對民族文化師資的培訓工作,采取校本培訓、外出學習培訓、授課培訓、考查學習等,結合加大學習的力度,提高師資水平。
(3)學校定期或不定期地邀請民族文化的有關專家、學者到學校來講學,以拓展知識面,開闊知識的高度。
三、我校物理學科的課堂現(xiàn)狀與地域文化的整合
在新課堂改革的浪潮下,我校的物理教學課堂也有了一番新的局面,在物理學科理論的層面上也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并對理論層面上的內容也提出了一些探討和償試。
(1)結合國家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一些高端的技術,如導彈、原子彈、核武器的研制實驗成功,長江三峽大壩的建成,鋼鐵和電力事業(yè)的發(fā)展,教育有了長足和穩(wěn)步的發(fā)展,就征對這一題材,可結合教材進行古今對比,適時引導同學們去熱愛自已的國家,熱愛自已的家鄉(xiāng)。
(2)民族文化在物理學科中的作用。結合時政,介紹我國在物理方面對世界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以激起同學們的愛國意識,并利用國有文化內化物理精神與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通過對我國歷史上有關科學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我國現(xiàn)階段已取得的偉大成果進行介紹,如古代發(fā)明(火藥、指南針,地動儀、回音壁、透光鏡)等,還有古代的文化著作(《夢溪筆談》、《天工開物》、《太平太記》)等,從而培養(yǎng)同學們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責任感,樹立為民富國強而艱苦奮斗的獻身精神,激發(fā)他們的愛國熱情。
(3)講述物理學科對世界的杰出貢獻,以激起族自尊心。例如,我國著名的力學專家、火箭研發(fā)人錢學森老先生,他所涉及的學術領域十分廣泛,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際應用上都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為我國的導彈和航天事業(yè)譜寫了新的篇章。
在教學中結合教材有關知識點,穿插介紹這些內容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還能使學生了解祖國燦爛輝煌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學習這些科學家的優(yōu)秀品德,形成認真、踏實多思、好問的學風,逐步養(yǎng)成愛科學、學科學的品格。在實驗教材中,培養(yǎng)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事的科學態(tài)度。在有關運動、能量的學習中加強節(jié)能、環(huán)保等教育,引導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在教學中,通過一些優(yōu)秀的物理學家的感人事跡,以及他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為國家作貢獻的精神,這些內容對于培養(yǎng)學生刻苦學習、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會起到良好的作用。總之物理知識的應用,要多聯(lián)系到我國的生產技術和社會主義的建設,得用這些內容進行愛祖國、愛家鄉(xiāng)、愛社會主義的教育。在物理學科中找準突破口,從整體到局部,從一個實驗、一個原子、一個分子、一道練習、一個小小的切入口去啟發(fā)學生的情感細胞,開啟他們思維的火花,使物理教學成為傳統(tǒng)民族文化的載體而煯煯生輝!
四、在實施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
(1)由于目前主管部門、學校沒有相應的考評機制,從事這項工作的教師很多都沒有得到專業(yè)培訓和學習,同時也得不到應有的評價和待遇,如評職晉級無望,總覺得低人一等,這極大地打擊了這些教師的積極性。
(2)我國“素質教育”的提出,具有跨時代的戰(zhàn)略意義,然而十多年過去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矛盾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似乎更加激烈地凸顯在整個教育教學活動中了,很多地方、很多學校一味地追求升學率,不顧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律要求提高學生的成績,讓所有學生強記、死背,學生幾乎喪失了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權力,這是我們在實施物理課堂教學中最為頭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