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非
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著重強調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它要求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實現(xiàn)師生間的互動,教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及共同增長知識,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最大的信息量。課堂是學校教學的主陣地,是實現(xiàn)學生認知、情感、技能發(fā)展的主渠道,因而教師教育理念的轉變對課程改革至關重要。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之間情感交流的活動,這種情感交流在多大程度上能得到共鳴是課堂氣氛是否和諧的主要特征。教師飽含的熱情將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強大的動力,推動學生努力克服學習中的障礙和困難。情感是連接知識和信念、行為的橋梁,通過情感作用,能把知識活化在人的頭腦之中,使之產生內心體驗和態(tài)度,然后付之行動。下面是我針對語文學科和班級管理在課改中的幾點體會。
一、重視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
過去的語文教材沒有口語交際課,教師上課也不重視學生的“說”,導致初中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差,影響了他們以后的學習和工作。課改后,把“口語交際”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而且明確地提出了義務教育階段“口語交際”的總目標:使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fā)展合作精神?!辈淳拍暌回灥乃悸?,整體設計,分四個階段提出了階段目標。這一改革對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由于口語目標是分階段提出的,因此教與學都有明確目標。例如,第一學段要求“有表達的自信心”“與人交談態(tài)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這樣既符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也符合學生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根據(jù)這樣的目標,我在教七、八年級語文口語交際時,首先讓他們進行“獨白”的話題,如介紹自己、介紹自己的父母、介紹自己的家等。隨著學生表達自信心的提高,再逐漸提高要求,開始讓他們進行“交往”類談話,如做客、祝賀、代客、請教等話題,設計出更多、更好的話題,而且要多給學生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
二、閱讀理念的變化
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這次課改后,閱讀理念發(fā)生了較大的變化。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之間的對話過程。因此,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主體地位必須強調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建構起來的,要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因而在閱讀時就要允許他們有個體感受。例如,我在教課外《風車》一文時,讓學生談談讀后感受:有的學生說“我認為卡特批評牛頓是對的,光會做風車,不會說道理,等于牛頓沒有做風車?!边€有的學生說:“牛頓年齡小,做成一個能轉動的風車很了不起了,我還做不出來呢!”還有的說:“我讀了這篇課文后,我認為最關鍵的是還要好好學習,懂得了道理后,再去做?!痹诮虒W中類似這樣的問題,不要刻意追求“標準答案”。學生在閱讀中并不是消極地接受、索取意義,而是積極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建構意義,甚至創(chuàng)造意義。教師要創(chuàng)建一個和諧的氛圍,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
三、課改后的師生關系
班主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基層的實施者。在具體工作中,班主任教師既要執(zhí)行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又要讓學生接受學校的管理,要把班級真正管理好,在工作中必須做到既要講原則,又不能忽視情感?!皣缼煶龈咄健?,所以在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必須對學生從嚴要求,但這種要求要有標準、有尺度。如果管得過嚴、要求過高,就有可能事與愿違,導致學生的個性不能張揚,自卑感加重,無所適從,膽小怕事,以及逆反心理加重等不良后果。這既不利于學生身心發(fā)展,也不利于班主任更好地開展工作。例如,我想把我班的班長培養(yǎng)成我的得力助手,所以對她非常嚴格,學習上落后一點都不行,總想讓她名列前茅;違反一點紀律也不行,因為管理班級沒有條理不行,結果事與愿違。因此,在班級管理中,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對班級干部的管理,都要嚴寬適度,“嚴”要嚴得有理,“寬”要寬得適度。
因此,在以后的班級管理或學習上,我改變了以前的做法,讓她自己做主,用她自己的方法管理班級,當出現(xiàn)一些小錯誤時,我不過問,現(xiàn)在她正逐步走向“成熟”。對于違犯了校規(guī)校紀的學生,在對其表現(xiàn)出“嚴”的同時還要給其留有悔過自新的空間與余地,此時班主任則應有寬宏的度量,寬恕學生的錯誤,對學生“寬大處理”,讓學生認清錯誤后在寬暢的心境中“改過自新”。學校規(guī)定學生不能到網(wǎng)吧,可我班的韓某偏偏不聽話,總逃學去玩。針對這種情況,我利用班會不點名批評,講了玩游戲機的危害,對學校、班級都有不利的影響等,但這些都沒起到明顯的作用。過了一段時間,我改變了以前的做法,一有空閑我就找他及他的好朋友談話,在閑談中我了解到韓某是個有上進心的孩子,在校他想做個好學生,但放學后或雙休日,由于家里只有奶奶和他,因此在家他感到非常孤獨,于是就去網(wǎng)吧玩,在那里結識了許多不學無術的人,時間久了,就把他帶壞了。了解情況后,我把教育重點放在了情感上,讓我班的好學生幫助他、與他交朋友,雙休日讓韓某跟同學去玩、一起寫作業(yè),我值班時讓他們來校玩,平時給多關心他,時間長了,他感到了班級的溫暖,逐漸改掉了去網(wǎng)吧的習慣。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育學生時,要以原則為指導思想,以情感教育為輔助,使學生在悔過自新的同時,既能體會到班主任那母親般的慈愛,又能體會到班主任那父親般的嚴肅。只有這樣,班主任在實際工作中才能處理好自身與學校、學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既能順利地展開班級工作,又能出色地落實學校的教育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