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光(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陜西 西安 710063)
?
海外代購的平行進口問題淺析
王若光
(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陜西西安710063)
摘要:互聯網經濟和物流產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海外代購行業(yè)應運而生。這種交易行為必然會影響到國內的銷售市場,同時也可能會造成侵犯知識產權的后果。
關鍵詞:代購;平行進口;知識產權
海外代購是代購商在海外交易市場上代為購買商品后郵寄給買家的交易行為。根據上述定義可以拆分出海外代購的幾個特征:
(一)海外代購的客體并非假冒偽劣產品。代購商交付商品時一般會出具在國外柜臺購買商品的交易憑證來維持信譽,保證代購商品的真實可靠。
(二)海外代購行為中存在消費者、代購商、與國外銷售商三個主體。其中國外銷售商與代購商之間是買賣合同關系,消費者與代購商之間是買賣合同關系或買賣合同關系與委托合同關系。此時的代購商很容易使人聯系到知識產權中平行進口問題里的“未經授權的進口商”角色。因為代購商并沒有獲得權利人的正式授權允許銷售,也許是基于消費者的委托,也許是其為了賺取差價而主動購買外國商品再在網上銷售,以上都可以看做是將權利人或獨占被許可人允許的在國外市場上銷售的產品帶入另一國家進行“真品輸入”的銷售行為。
(三)代購商的代購行為實際上是利用同一商品在不同地域的銷售差價的特性,從低價位國買入轉而向高價位國賣出,替消費者謀取差價利益來賺取一定報酬。
美國基本上采取“國內權利用盡理論”,原則上禁止平行進口但也有例外,這樣做既可以保護本國的知識產權人利益也可以滿足一定的自由貿易需求;歐盟采取的是“區(qū)域權利用盡原則”,在區(qū)域內允許平行進口而區(qū)域外則禁止,以此鼓勵歐盟成員國之間的經濟往來和知識產權的保護;而“國際權利用盡理論”則認為商品首次投放的市場包括國內與國際市場。一旦商標權利人將商品投入市場,權利人就喪失了對其的控制權。平行進口行為不被禁止。我國當前的法律中僅在《專利法》第69條有規(guī)定,說明我國基本認同“權利窮竭”原則,認為專利權人雖然對其專利具有獨占權,但專利權人自己售出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的人合法售出后,專利權權利即為用盡。筆者認為各國選擇不同是由平行進口的雙面性和各個其在世界經濟市場中所處的地位不同導致的。
允許平行進口勢必會給原有市場上帶來新的競爭者,打破市場交易中的壟斷與獨占之圍墻,促進商品與貿易之自由流通。所以很多國家基本采納“國際權利用盡原則”,并加以法定例外的部分;對于消費者而言,允許平行進口可以提供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但允許平行進口后所帶來的弊端也不容我們忽視。例如:平行進口而來的商品質量與售后服務目前還缺乏完善的保障,如果輕易打開平行進口的大門后很有可能會助長“搭便車”的不良風氣,侵害知識產權人的利益甚至阻礙科學技術的創(chuàng)新與研發(fā)。
(一)從國情角度看,我國應該有條件的允許海外代購。
國應該有條件的允許平行進口,允許海外代購這種交易模式的存在。雖然我國目前已經擺脫了經濟落后國的過去,但是面臨著龐大的內需市場和廣闊的世界市場,我國商品質量與品牌影響力度還無法和其他國家的品牌相抗衡,若不允許海外代購,經濟市場將會受壟斷企業(yè)的獨占。反之則可以打破壁壘、促進我國互聯網交易與物流業(yè)的發(fā)展同時又可以實惠于民。
但是我們不能將平行進口的允許范圍過大化。首先,若允許平行進口的商品范圍過大化將會影響本國產業(yè)的發(fā)展,極大地打擊制造者進行創(chuàng)新的積極性。其次還有可能會導致“搭便車”現象的產生,甚至滋生不正當競爭的惡性行為產生。而且隨著我國勞動力成本的增加,東南亞地區(qū)更具有勞動力紅利優(yōu)勢。最后我國對于海外代購、平行進口的立法與政策制度還不全面,對于權利人和平行進口商之間發(fā)生爭議與糾紛時,國家應扮演一個合適的角色。
(二)從法律角度看,我國應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
我國對海外代購行為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確,平行進口涉及的商標、專利、版權等知識產權問題范圍也很廣,由于世界各國的知識產權立法程度不同,尚無一部完整的國際條約對此有所規(guī)定。而海外代購多是侵犯知名品牌的商標權,即使是銷售真品但是商標專用權人為了商品的宣傳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一旦海外代購、在銷售產品時出現紕漏則會對商標權利人的利益造成影響,縮小其產品的銷售市場。
目前我國法律對于商標的平行進口問題還無定論,雖然“米其林訴談國強、歐燦案”提出了注冊商標的所有者許可的獨家授權人制造、銷售的商品可否由未經授權平行進口的問題,但是法院卻并未正面做出回答,而是以沒有經過國家安全標準認證審理了此案。商標權較專利與版權而言對于國家間的商事競爭更為關鍵,我國應當允許海外代購和平行進口,但應該周全考慮到我國商品的技術含量、市場份額、流通程度、知識產權保護以及平行進口所造成的影響范圍等問題。
我國法律目前雖然尚未明確海外代購的平行進口問題,但是根據我國的國情來看,我國應該有條件的允許海外代購這一交易行為。對于平行進口而言我國法律中雖有所涉及專利權的平行進口問題但對商標權的平行進口問題還持有審慎的態(tài)度。筆者認為我國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經驗,原則上允許平行進口但是應根據本國的實際情況和在世界經濟貿易環(huán)境中所處的地位來加以特別限定。同時應該重視對權利人的知識產權的保護,避免不正當競爭的發(fā)生。在促進世界貿易交流自由化的同時,鼓勵本國技術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漢東.知識產權法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56.
[2]譚啟平.論平行進口中的知識產權問題[J].現代法學,2003,25 (4):166.
中圖分類號:D9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7-0280-01
作者簡介:王若光(1992.12-),女,漢族,陜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