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強
摘 要: 黨校課堂教育質量是可以深度影響干部教育質量的大事,因此,推動完善黨校教育質量,應從完善教育方法和老師的能力等方面進行改革。
關鍵詞: 課堂教學 質量 黨校 紅色教育
隨著這幾年關于干部教育訓練改革方面的綱要和規(guī)章的公布與施行,中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作為干部教育的主陣地,黨校教育要緊跟時代步伐,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以應對新局勢。課堂教育在黨校干部教育工作中居于核心位置,黨校干部教育工作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與課堂教育質量高低密切相關。只要進一步加強教育改革,就能不斷推進黨校教育質量提高。
一、完善教育方法,改進課堂教育質量
黨校教育與高校教育并不一樣,黨校教育目標是有著豐富實踐經驗的領導干部,授課通常采納專題式教育,環(huán)繞某個專題深入探討。
(一)主題突出,邏輯嚴密。每堂專題課應當緊緊環(huán)繞一個主題展開討論,教育中心要清晰、主題要突出。選題應不只涵蓋國家或者某個地方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要點熱點和亮點,還要觸及學科理論研究前沿,將前沿理論與實踐熱點有機聯系起來,凸顯明顯的時代性、現實性和針對性。黨校課堂教育應緊緊環(huán)繞主題挑選材料,構建內容結構,形成邏輯思路。同時應思路清晰、層次分明、環(huán)環(huán)相扣。只有具有非常強的邏輯性,才能讓學員對授課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視角獨特,觀念新穎。黨校教育主要以培訓干部為主要任務,黨校老師更多地在提高干部思想認識和正確解讀黨的方針政策上下工夫。因而,黨校老師更多的是黨的方針政策的執(zhí)行者、傳達者、交流者,而不只做別人觀念的傳聲器,應依據自己的理論堆集和實習履歷,對專題內容做出新穎的規(guī)劃,讓學員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對于一部分存有疑問的地方,可以從多維視角解讀,集中于一個理念進行深入闡釋,雖然方法分歧,但老師觀念的新穎度是一堂高質量的黨校教育課程必不可缺的要素。
(三)材料詳盡,信息豐厚。每堂專題課應當包容豐厚的信息和詳盡的材料。如果沒有長時間的準備,是不能收集到課堂所需的詳盡材料的。用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描述黨校老師積累的材料是絲毫不夸大的。黨校老師們選擇的課堂教育方式應建立在詳盡的數據及其他確鑿的材料根底上,不能隨意說沒有現實依據的話,不能隨意提出沒有現實支持的觀念。這不只是黨校老師應當具有的治學心情,更是讓學員服氣的保證。
(四)方法多樣,課件精巧。課堂教學中,老師要打破傳統(tǒng)單一的教育方法的藩籬,應依據課堂內容的需要,歸納采用相關的情景模仿,如師生互動等教育方法,營造活潑氛圍,調動學員活躍性。課件質量是課堂教育質量的影響因素。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老師能夠在課件中運用圖像、圖表、漫畫、視頻等工具,注意在課件字體、內容、擺放底片圖案及鏈接方法等方面獨運匠心。精巧的課件不只是一種視覺享受,還能極好地輔助教學內容,起到內容與方法有機聯系的作用。
二、增強老師“內功”,提高課堂教育質量
(一)增強任務認識,以職責助推教學。強烈的任務感和職責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礎,教師教育能力不只關系教學工作質量的高低,更關系黨校干部教育工作的開展,關系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公民福祉的完成。教師只有真正認識到黨校教育工作對干部培訓的關鍵性和崇高性,才會以高度責任感盡力發(fā)展推動教育事業(yè)和提高教學水平,把黨校教育工作由工作變成愛好,用心用情地投入進去,耐住寂寞守住孤單,在課堂上坐得十年冷板凳。使命感和職責感是黨校老師的精力支持和力量來源,強烈的使命感和高度責任感有助于拓展教育工作新天地。
(二)夯實理論根底,以科研助推教學。深沉的理論功底是做好教育工作的知識根底。在教育方法和教育竅門越來越趨同化的趨勢下,教育水平的高低越來越以思維深度為評判標準。思維的深度必須以理論厚度加以支持。“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只有積累豐富的理論基礎,才有連綿不斷的思維誕生,因而,提升教育才干的一個主要方面即做好科研。教育和科研在時間統(tǒng)籌上存在客觀抵觸,可是又具有內在一致性,利用科研推進教育工作是完全能做到的。科研、教育兩張皮的景象既浪費時間又不能取得實際作用。黨校老師要在提高學員能力和實現素質目標的前提下,爭取教育科研有機統(tǒng)一,不斷提高黨校教育水平。
(三)豐厚人生履歷,以實習助推教學。豐厚的人生履歷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實踐根底。很多人認為,實習經驗的缺乏是黨校老師的一塊短板,這一點在那些剛從事黨校教育工作的老師身上尤為突出,因為職業(yè)分工的原因,黨校老師不具有學員那樣豐富的工作經歷和實習經驗,因此黨校老師要不斷參加實習,豐厚人生履歷,使課堂教育更有針對性,愈加生動活潑而不至于出現理論學習兩張皮現象。在現有條件下,黨校教師應多參加課題調研、多參加學術會議、多與學員溝通、多聽專家講座,盡量參加學習,了解經濟社會發(fā)展局勢,把握學員真實需要,豐厚教案資料。
(四)不斷謙虛請教,助推黨校課堂教學。謙虛學習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心態(tài)基礎,賽西爾曾說過,取得認識和發(fā)展的第一步是知道自己無知。據筆者了解,中國各級黨校教育全體水平是比較高的,各級學校不乏教育人才。優(yōu)秀的黨校老師不僅會謙虛地向別人學習,更長于對黨校學習目標的了解掌握。
黨校課堂教育的良性發(fā)展有助于推動我國干部素質全面提升。國家只有在黨校教學方法和教師能力方面下足工夫,才能不斷改善黨校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從而為將來的建設提供人才基礎,并有效深化我國黨校教學改革,取得進一步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馬靜.案例教學法在黨校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
[2]任祥華.回歸“成人”的成人高等教育教學改革[D].曲阜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