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禾
自打我和我沈老爺結(jié)婚以來,這15年里,婆婆風雨無阻每周必給我們送一次菜。
她雖已年近70歲,但身體素質(zhì)好,隔天必去距家20 km的勾莊蔬菜批發(fā)市場買菜。知道我偏愛竹筍、馬蘭頭,每年春天必去幾次距離杭州50 km的瓶窯,購買最便宜、最時鮮的筍和馬蘭頭,燒好,然后坐兩站公共汽車給我們送來。
我很感激她對我們小家庭的愛和關(guān)心,可是,真不知道該不該說出來——婆婆在烹調(diào)上,真的毫無天賦。但是,她固執(zhí)地認為自己的菜做得非常非常好吃。
她的小兒媳比較勇猛,居然當著她老公的面倒掉婆婆的菜。我呢,就比較怯懦一點兒,我一般是分批分次偷偷地倒,因為,真的是不好吃。這個我有人證,女兒安安對奶奶做的菜也頗有微詞,“愛吃”的是沈老爺,因為,一、這是媽媽做的菜,從小就習慣了這種口味;二、自己媽媽做的,說什么都要堅持(吃)下去。沈老爺總是一再重申:“我要吃的!不準倒掉!”于是,這盤菜就如同一個儀式一樣,每次從冰箱里拿出來,再放回去,拿出來,再放回去……一周以后,這道菜自動消失,沈老爺也就不再追究,因為婆婆新的菜又送來了……
我和安安研究,為什么奶奶的烹調(diào)手藝總是不會進步。最終,我們發(fā)覺,是因為她周圍的人都是默認或者承認她做的菜好吃。比如沈老爺和安安的叔叔肯定不會說老媽做的菜不好,我公公更是熱烈地贊美我婆婆的手藝:“我吃吃蠻好吃!我吃吃蠻好吃!”然后大口大口地吃掉。
我公公婆婆平時常常發(fā)生口角,好像誰也不喜歡誰的樣子,可是,從上面這一幕來看,他們之間的感情其實非常篤實,公公對老妻最大的愛就是把她做的“糨糊”統(tǒng)統(tǒng)吃掉。
說到“糨糊”,我想起我的徒弟小臻臻。有一天,小臻臻給我看一張照片——一只碗,里面是一坨黃灰色的糊糊。
“師傅,你知道這是什么?”“什么?燒壞了的稀飯?”
“不是??!師傅!這是我老媽燒的綠豆湯!”
我不禁笑起來:“不小心燒過頭了嘍?”
“不是啊!師傅,她每次都燒成這樣!還要逼著我吃下去!而且,我老爸還不許我說不好吃?!?/p>
我們辦公室里幾個聽的人都樂不可支?!斑€有,師傅,我跟你說一件事。我媽前幾年上了老年大學的中草藥班。從此每逢周末就拉上我爸,拎了把鋤頭上山去挖草藥。去年,她挖了一種某草藥回來,種在陽臺上,每天摘一片葉子給我爸吃,說是針對他的身體狀況的,很苦,我爸沒有反抗,每天一片。可是哦,師傅,昨天她居然和我爸說,她挖錯了,她也不知道每天給我爸吃的是什么草!我爸居然還活著,真是夠幸運的!”
說完她一臉嚴肅、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我?!肮?,我們都笑得前仰后合,直不起腰來?!澳惆衷趺凑f?”我擦擦笑出來的淚水問她?!拔野质裁匆矝]說,就是摸了摸肚子,嘆了口氣?!蔽覀冊俣刃ΨP^以后,不禁感慨:夫妻之間真正的恩愛就是這樣的吧?
因為我愛你,所以才做飯給你吃;也因為你愛我,才會覺得這飯分外美味。這樣的飯,吃著才會健康、長壽。我想啊,要想知道一戶人家夫妻恩愛不恩愛,看看他們吃飯的時候開不開心就夠了。不過我沒有那么多時間去看別人吃飯,我們自己的飯就夠我們一頓一頓好好地吃下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