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燕
如何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是當前歷史學科眾多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以《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一課為例,談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
一、課程設計的基本原則
在設計《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一課時,我的設計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
第一,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建立》一課上承一戰(zhàn)中的大國關系和一戰(zhàn)后的歐洲新秩序,下接二戰(zhàn)爆發(fā)的原因,關聯(lián)到了九年級下冊內容中最重要的兩個部分——一戰(zhàn)和二戰(zhàn),所以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必須對該體系的形成過程和影響作清楚的講述。
第二,要講清楚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過程,就必須涉及兩次重要的會議——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所以本課的知識點多,線索復雜,在學習新課的過程中必須落實基礎知識,同時理清線索。
第三,本課的重難點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及影響,只有講清楚了該體系的實質,才能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個極不穩(wěn)定的體系,為什么二戰(zhàn)會在短時間內爆發(fā)。
第四,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大家普遍對一戰(zhàn)、二戰(zhàn)感興趣,本課的內容又關系到一戰(zhàn)的影響和二戰(zhàn)的原因,所以在設計上多從學生的興趣點進行突破。
二、課程設計的有效嘗試
基于以上的設計思考,為了完成本課的教學內容,同時體現(xiàn)初中歷史課的實效性,所以在設計中作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1.基礎知識部分。
本課基礎知識非常多,而且還體現(xiàn)出比較強的線索性。為了提高課堂效率,留出時間突破重難點,我設計了基礎知識填空形式的學案,以框架填空的形式展現(xiàn)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過程。這樣做既節(jié)約了課堂時間,又指導學生進行了有針對性的預習,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率。
2.重點部分。
本課的重點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形成過程,落實到課本內容就是兩次重要的會議——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的相關內容。
為此,在前面基礎知識部分,以框架的形式呈現(xiàn)就讓這個過程清楚明了了。在講完兩次會議以后,為了突出重點,我又再次設計了圖示填寫的方式,師生共同完成填圖,再次鞏固和復習該體系的形成過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處理該問題的過程中,一開始我只是強調過程,而對體系形成的原因和影響沒有做太多的強調,導致學生不能將前后知識聯(lián)系起來,出現(xiàn)了知識的斷層,也不利于問題的理解。后來對此做了一些修正,在框架中加入了原因和影響,這樣,學生的理解就更到位了。
3.難點部分。
本課的難點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實質,即:凡爾賽體系的實質和華盛頓體系的實質。
4.總結新課,鞏固知識部分。
在本堂新課的教學中,我設計了鞏固知識、課堂演練的實作部分。該部分內容在學案中的體現(xiàn)是“中考連線”和“易錯點分析”?!爸锌歼B線”以近年來的中考試題為主,目的是讓學生熟悉題型,提高解題能力;“易錯點分析”主要是針對本課或者相關內容中容易出錯的地方,設計單選題,幫助學生區(qū)別容易混淆的知識點。
綜上所述,在本節(jié)課的設計中,我力圖通過學生在課前和課后的實作,來鞏固知識,落實基礎。在課堂上主要引導學生集中力量,突破本課的重難點,這樣的教學方法比較適合課堂容量比較大的新課部分。同時,如果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強、自主學習習慣已經養(yǎng)成,教學效果會更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