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怡瑤
(武警警官學院院務部,四川 成都 610000)
國有固定資產管理相關問題研究
周怡瑤
(武警警官學院院務部,四川 成都610000)
摘要:目前,我國已經進入深化改革階段,各項制度需要予以作出一定變革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其中關于財務管理制度就是變革對象之一,而財務變革中與國有固定資產管理變革有著一定關聯。況且現實當中也存在大量的固定資產流失現象,特別是固定資產利用率較低和重復購買等問題突出,為財政公開制度的完善設置了障礙。為此,本文以國有固定資產管理為研究對象,在作出國有固定資產和國有固定資產管理闡述基礎之上,對國有固定資產管理所存問題和原因予以分析,最后提出了完善對策,即提高國有固定資產管理主體的管理意識、構建并完善國有固定資產管理機制、完善國有固定資產登記入賬管理流程、完善和改進國有固定資產會計核算方法、加強國有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
關鍵詞:國有固定資產;固定資產管理;會計核算
一、國有固定資產管理概述
一般而言,固定資產是指使用期限超過1年(不含1年)、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長期發(fā)揮作用,并長期保持原有實物形態(tài)的資產。同時,固定資產除具有使用年限長的特征外,還具有原始價值大的特征,譬如建筑物、機器、設備、工具等。也就是從使用年限和價值標準的雙重考量來將固定資產作為核算對象,使用年限層面上必須是符合長期使用特征,價值標準層面上必須是符合一定價值特征。
二、國有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探討
(一)國有固定資產日常管理方式不合理。
國有固定資產日常管理方式不合理主要體現在未設置固定資產管理小組、固定資產未予以實時統(tǒng)計、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缺失、固定資產“賬實不符”等方面。具體而言,第一,究其未設置固定資產管理小組來說,在國有單位中,盡管相關制度規(guī)定設置固定資產管理小組,但是往往并未設置,僅是設置總會計預算管理小組、單位會計賬務處理小組等組織形式,意味著對于固定資產的崗位設置就空缺,相應的監(jiān)督就流于形式化。第二,究其固定資產未予以實時統(tǒng)計來說,盡管我國已經對國有單位頒布了固定資產管理辦法,其中就規(guī)定《固定資產卡片》和《固定資產明細賬》及全面清查盤點制度等,但是在一些國有單位之中依舊采取“誰使用、誰管理”的管理模式,并未設置專門人員對固定資產予以實時統(tǒng)計。第三,究其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缺失來說,并未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責任人予以規(guī)范,使得固定資產流失的主體和行為未予以處罰;同時,對于配備個人使用的固定資產,也并未建立領用交換制度。這樣,關于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存在缺失狀態(tài)之中。第四,究其固定資產“賬實不符”來說,一些國有單位在月度財務報表和年度報表中,固定資產科目都未填寫,意味著明細表中也就無法賬戶登記,使得固定資產賬實存在嚴重不符。
(二)國有固定資產清查盤點往往流于形式。
國有固定資產本來應該每年度予以全面的清查盤點,但是一些國有單位并未予以高度重視,況且現有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由財務部門負責,實物部門并未授權參與固定資產管理工作。這樣,由于固定資產的種類繁多,且數量巨大,如若不能動態(tài)跟蹤管理,即便實際清查盤點也難以盤點清楚。最終長期以往下去,清查盤點工作就往往流于形式化了,達不到應有的盤點效果。
三、完善國有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
(一)構建并完善國有固定資產管理機制。
1.要遵從國有固定資產購置原則,即固定資產的購置要與實際需求相適應、嚴格控制成本、科學合理優(yōu)化資產結構三項原則,可以采取存量資產管理、市場租賃、招標采購、共享共用機制建立等多種措施,來達到科學管理國有固定資產的效果,并有效遏制超標準采購的腐敗行為發(fā)生。
2.國有固定資產購置審批。“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國有固定資產的管理也要按照審批制度執(zhí)行。審批之前,需要相關部門人員做固定資產購置評估報告,以便供領導參考決策。
3.科學規(guī)定國有固定資產購置方式。對于國有單位而言,一般是采取招標投標和采購方式予以固定資產購置,這樣能夠有效確保固定資產的質量,并有效節(jié)約購置成本,還能享有良好的售后服務。而采取該兩種購置方式,需要收集相關市場信息,以便有選擇性地向有資質的商家及時發(fā)出固定資產購置邀請和招標公告,當然也可以采取一次招標和集中采購方式進行。
4.國有固定資產購置的會計核算。核算主要是對固定資產的原始票據(譬如入庫單、采購合同、發(fā)票等)予以財務核算,審核通過后及時入賬,并作出相關會計分錄。
5.購置固定資產的入庫管理及控制。根據不相容職務分離和制約原則,可對固定資產購置管理實施崗位分離和制約程序,在對固定資產專職工作基礎之上,做好固定資產出入庫工作,要求庫管部門負責好固定資產的出入庫登記、年終盤點、計提折舊等工作
(二)加強國有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
為了科學地動態(tài)跟蹤國有固定資產的變動、存量情形、有效利用率等,需要建立符合實際的國有固定資產信息化管理系統(tǒng)。而“若真正實現固定資產的信息化管理目標,就必然開發(fā)和應用計算機網絡和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實現自動化、智能化、高速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從而減少人力管理成本和繁瑣程序,這樣就能夠將國有固定資產狀況予以及時網上公布,實現相關部門資源共享和鏈條化管理。
當今時代,計算機技術日新月異;同時,政府提出“互聯網+”的發(fā)展路徑,那么意味著在國有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系統(tǒng)中必然會加強數據庫建設及計算機技術,而數據庫的建設程度決定著固定資產管理的質量,并對固定資產管理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實現科學準確記錄登記相關信息,同時能夠查詢、匯總、分析、生成分析報告等,減少人工所容易發(fā)生的誤差和漏登等現象,確保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的高效性。當然,適合國有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系統(tǒng)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過實踐應用而發(fā)現系統(tǒng)不足來予以改進,以便最終能夠很好勝任信息登記、查詢、提取、分析等工作,從而為科學的國有單位固定資產管理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王化成.財務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2]段夢琪、高兵.淺談企業(yè)財務管理的創(chuàng)新[J].經營管理,2014,8(3).
[3]張淑娜.小議行政事業(yè)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J].財經界,2011,9(3).
[4]岳常玲、章新容.行政單位固定資產核算問題初探——基于財政透明度視角[J].會計之友,2011,9(10).
中圖分類號:f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2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