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舒
隨著新課改小學低年級識字量逐步增多,低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至1800個,在我們這個地區(qū),教學條件相對落后,對識字內容學起來非??菰?,特別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好動,愛說,做事都要憑興趣。
一、讓興趣引領孩子走進識字的樂園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比绻蠋熌軌蚍e極調動學生的興趣,即使你不要他做,他也會全力追求。在我們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把快樂引進課堂,調動孩子們的識字興趣,讓孩子們在興趣中學習。
1.豐富識字形式,激發(fā)識字興趣
筆者覺得要做到這點并不很難,只要教者做有心人,方法還是很多的,如“兒歌識字”“字謎識字”“游戲識字”“連環(huán)識字”等等就是激趣的很好方式。
(1)兒歌識字
兒歌朗朗上口,生動有趣,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教學“碧”字,可編成:“王子處在左,白雪公主右,同在石上坐?!比绱艘痪帲讓W易記,妙趣橫生。
(2)字謎識字
我們可以利用自編的一些簡單的字謎來識字記憶,像“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十粒豆掉到嘴里”(喜)等等。兒童覺得有趣,自然提高了識字的興趣,久之,他們根據(jù)自己的識字記字方法,也能編一些簡單的兒歌、字謎,不僅提高了識字效率,而且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語言能力。
另外還有游戲識字、連環(huán)識字等。
2.借助多媒體,激發(fā)識字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學生往往用形象、色彩、聲音來進行思維。”在教學一年級《識字6》時,課件出示一幅祖孫夏夜乘涼圖,生字就活起來了。為此我們要培養(yǎng)識字的能力,還必須使“字”“畫”聯(lián)系讓一個個靜止的字動起來,豐富學生想象,提高識字效率。實踐證明,只要我們恰當運用多媒體,它一定會讓我們擁有精彩的識字課堂。
3.巧用無意注意,激發(fā)識字興趣
在低年級,學生無意注意占主導地位。在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這些心理特點,如借助色彩,在講解漢字時,為突出其特點時,用彩筆標注出來。如“鳥”時,“鳥”里的一點要用彩筆點出來,如講故事,借助故事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講故事時,教師不忘提醒學生在故事中找出生字詞,它在故事中組成什么新詞??吹胶蟀阉嬖V給同學,這些看似無意卻實為有意的做法,學生在無意中鞏固學過的生字,而且更重要的是,學生在一種新的語言環(huán)境里學會用這些生字,是一種知識的遷移,是興趣盎然中的再學習。
二、讓生活成為孩子識字的沃土
生活是孩子學習的第二課堂,生活同樣也是孩子識字的沃土。聯(lián)系生活,是語文教學的必由之路,更因識字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要從生活中吸取營養(yǎng)。漢字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而識字也隨時隨地都為我們服務。那么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有意識引導學生把識字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這樣達到了學以致用,也豐富了學生文字積累。
1.家庭要營造孩子識字的濃郁氛圍。
2.家長要有意識引導孩子去識字,營造民主寬松的識字環(huán)境,生活中的各種日用品、圖書、各種包裝袋(盒),現(xiàn)在電視節(jié)目內容豐富多彩,如新聞、廣告、少兒節(jié)目等,學生都能從中獲得大量文字信息。
3.社會要成為孩子識字的大舞臺?,F(xiàn)代社會上的各種資源特別豐富,身邊的識字環(huán)境優(yōu)越,特別適合孩子識字,只要我們老師善于引領,家長也對此重視,平時做有心人,孩子的識字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3.校園是孩子識字的練兵場。學生每天生活在校園之中,校園里的告示牌、櫥窗里的標語、教室的學習園地,都是識字的良好資源。我們?yōu)閹熣咭獛ьI學生一邊參觀校園一邊引導識字,碰到學生時把其拉到身邊常問問“這兒寫的是什么”,很快學生便能認識較多的生字詞。
三、讓孩子自己成為識字的主人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我們只有把識字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想識字,樂識字,孩子才會真正愛上識字,從而愛上語文,愛上語文老師的課堂。我們應充分相信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把孩子作為教育資源來整合我們的教學過程。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允許他們有不同的意見。低年級學生有一個明顯的特點:他們表現(xiàn)欲強,喜歡引起別人的注意,喜歡受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在教學時,還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他們之間存在差異。
我們還要讓課堂活起來,讓孩子們動起來。如在教學《梅蘭芳學藝》這一課時,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課本中字詞,更好體會梅蘭芳勤學苦練的精神,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片斷。師:誰來扮演梅蘭芳?生:(爭先恐后)我來,我來!師:梅蘭芳是怎么觀察空中飛翔的鴿子和水中游動的魚兒?生:(目不轉睛)生:他沒有我做得好,要像我這樣。師:對,好樣的。生:我來!全體學生爭著要表演。小朋友們生動地表演梅蘭芳唱戲的眼神,在爭先恐后的表演中進一步認識了梅蘭芳,體會到他的持之以恒的精神,知道我們小朋友也要像梅蘭芳一樣做個勤學苦練的人。
四、讓習慣成為孩子識字的翅膀
語文教師一定要在低年級開始培養(yǎng)良好的朗讀、書寫習慣和姿勢。教學目的不只是教孩子學會,更是讓孩子會學,讓孩子感受語言文字同時,也能逐漸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如在教學“森”時,不僅要教會“森”字音、形、義,還可涉及森林資源的保護和環(huán)保意識。如《再見了,北京!》這一課時,除學習課文里生字詞,還讓生體會到2008年的奧運會在中國舉辦成功之樂,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體現(xiàn)了語文是人文教育,體現(xiàn)語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在識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主動觀察的習慣。如學習《練習1》時,借助拼音認識烏龜、山羊、刺猬、烏賊。注意刺猬(wei)的“猬”讀輕聲時,還要知道它遇到危險時是怎樣保護自己的,借此教育學生平時要做有心人,觀察自然,了解自然,并要說說自己遇到危險,會想出什么辦法保護自己,體現(xiàn)語文課程貼近生活。
好習慣,宜早養(yǎng)成,只有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設實際的情境,營造良好的識字氛圍,不斷激發(fā)孩子識字的興趣,教給孩子識字的方法,才能使孩子最終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好習慣,孩子才會真正走進識字的樂園,才會成為識字的主人,才會放飛識字的翅膀,也只有這樣,孩子才會真正愛上寫字!
【作者單位:灌云縣下坊中心小學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