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雄
?
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分析
◎張 雄
微課是近幾年來教育領域引入的全新教學理念與方式,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征迅速成為傳統(tǒng)課程教學模式的有效補充,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語文學習特征與微課設計原則的基礎上,針對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而提出了微課與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相融合的方案,為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進行了探索。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指出,語文課程應以現(xiàn)實為基礎,注重現(xiàn)代化科技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獲得社會所需要的語文能力。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微課作為全新的教學方式被逐漸運用于語文課堂教學中。從目前的現(xiàn)狀來看,教師對微課具有了普遍的認同,并且大部分語文教師已經(jīng)不同程度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使用微課教學模式。但從最終的效果來看,教學效果與學生學習效果并不顯著,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微課應用頻率較低、微課教學效果不明顯、微課運用僅局限于課堂、缺乏系統(tǒng)的微課教學設計等。在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調(diào)研分析后,筆者發(fā)現(xiàn),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教師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意識淡薄,教育技術欠缺,相關的教育培訓較少,傳統(tǒng)語文教學思想影響微課的實際運用效果,教學作業(yè)繁重,教師負擔重。
(一)語文課堂教學特點與微課教學設計原則
在對筆者學校所在區(qū)域內(nèi)的幾所中心學校進行的實地調(diào)研結果中發(fā)現(xiàn),當前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與學生學習具有典型的特點。學生對語文學科學習的注意力通常以直觀形象、具體生動的事物為吸引點,這也是引起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主要動因之一,而且學生的這種注意力通常不能持續(xù)性的保持一整節(jié)課。研究表明,學生的注意力一般可持續(xù)保持25分鐘左右,并且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和方式必須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而學生的興趣往往集中于新鮮的、有趣的、有延展性的事物,這才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探索欲望和行為。因此,在語文學科教學內(nèi)容和目標的基礎上,結合語文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特點,開展微課形式的教學符合語文學科特征和學生學習特點,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由于學生語文學習具有以上鮮明的特點,因此在進行微課教學設計時,教師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首先,微課設計應遵循“微”原則,一是資源容量小,能夠靈活的運用與各種終端媒體,使師生隨時隨地學習與資源共享,二是時間要短,一般以不超過15分鐘為宜,三是選題要小,針對某個知識點、難點、重點或專題進行教學;其次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即微課內(nèi)容要結合學生學習動機、學習興趣以及學生主體地位進行;最后是交互性原則,要體現(xiàn)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互動關系,轉變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探索學習欲望。
(二)微課用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方案設計
在教學設計的整個過程中,語文教師需要考慮到哪些因素是影響語文教學成功的重要因素,可針對這些因素進行合理有效的微課課堂設計。從目前基礎教育階段的語文學科教學來看,微課的教學方案設計需要從教學目標、語文教學內(nèi)容、學生特征、微課教學內(nèi)容、微課教學設計、微課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作為分析步驟進行設計。教學目標要清晰明確,且具有針對性,與語文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特征相適應,使其成為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微課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要注意的方面,選取某一知識點(重點、難點、關鍵點)作為講授對象,突出知識點中容易混淆、易出錯的問題設計,結合知識點合理選擇設計類型,內(nèi)容也應盡可能的“小而精”。微課教學設計應包括基礎信息(知識點、教學對象、上課時長等)、教學目標、教學資源與環(huán)境、教學過程以及設計理念與特色。微課教學評價則要體現(xiàn)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評價的主旨,評價的內(nèi)容要全面,而且突出差異性。
(一)教學實施過程
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施過程主要包含5個步驟:第一步是教學目標,包括微課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的語文知識與技能,微課實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需要培養(yǎng)學生什么樣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第二步是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需要學生在重點和難點中學習到什么內(nèi)容,以及要求學生對重點和難點知識掌握到什么程度;第三步是對教材進行分析,包括教師分析、學生分析、師生互動分析三個方面,教師分析的內(nèi)容不僅包括語文課程內(nèi)容的分析,還應包括學生學習狀況、特點等方面的分析,以確保微課能夠順利的實施;第四步是教學準備與教學實施過程,在教學目標與教材分析完成之后,根據(jù)教師掌握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準備,包括多媒體課件、微課等,然后進入教學過程階段。教學過程也就是教學實施的過程,首先需要在課前將微課拷貝給學生,讓學生能夠在課前觀看、預習。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微課教學則包括微課導入(即以視頻資料創(chuàng)建情境,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交流資料和檢查預習(師生交流搜集到的資料,了解學生對課文的了解掌握程度并進行小結)、檢查微課學習情況并引導學生提出疑問,對于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教師一方面給予適當?shù)囊龑?,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培養(yǎng)他們自主探索精神;第五步,結合微課教學過程中的問題,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解決問題,進而總結全文,然后進行客觀全面的評價。
(二)微課教學效果評價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用微課方式進行教學的嘗試獲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系統(tǒng)、準確的進行了微課調(diào)查、微課設計之后,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效果越來越明顯。微課應用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學生對微課、語文課的喜愛程度有明顯的提升,參與語文學習的熱情大大增加;二是學生對語文課學習的興趣顯著提升,微課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找到樂趣;三是學生學習成績有了顯著提升。這些變化說明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
參考文獻:
[1]姚潤梅.試論“微課”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1).
[2]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
(張雄 甘肅省甘州區(qū)沙井鎮(zhèn)中心學校 73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