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慧
一百多年前,《名人傳》在一個似乎不恰當又似乎恰當?shù)臅r代誕生了,它飽含作者滿腔的激情與才華,為人們展現(xiàn)出一個時代的英雄與偉大。偉人雖然已經(jīng)遠去,但是,我們?nèi)阅苈牭截惗喾以诤诎抵杏蒙谖寰€譜華美的樂章中激昂高歌,我們?nèi)阅芨惺艿矫组_朗琪羅用刻刀支撐唯一的信念雕刻出生命的柔美和堅毅,我們?nèi)阅芸吹酵袪査固┯啦煌P拿翡J思想與向往遠方的深邃心靈。
1903 貝多芬
那是一首歌,卻偏偏要唱給一個無聲的世界。
他不是天才,而是一個通過不懈的努力從音樂的熏陶中得到蛻變的普通人,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他卻為世界創(chuàng)造了歡樂。青年時期母親的早逝,父親整日沉迷酒精的麻醉,致使他非但沒有好好地享受父愛與母愛的滋潤,反倒過早地承擔起了家庭的重任。他沒有放棄對音樂的幻想,因為音樂的種子早已深深扎根,融入他的靈魂。他一邊通過當家教維持生計,一邊不斷學習,對音樂的憧憬似乎即將變成現(xiàn)實,然而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耳疾與愛情的雙重折磨險些將他擊垮,他想到了放棄生命,音樂卻將他從痛苦的深淵中救贖。他不得不直面困難,將豐富飽滿的情感化作一串又一串的音符,在五線譜上跳躍,在大街小巷中傳唱,可名利并沒有為他帶來金錢,他經(jīng)常貧窮得難以生存。最終,在饑寒交迫之下,漫天的風雪輕輕披在他身上,為他做了最后的解脫。本書中,羅曼·羅蘭通過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寫為我們展現(xiàn)出一個富有立體感的貝多芬,貝多芬與友人的書信更是將他對于友情的渴望與珍惜、對于音樂的狂熱與酷愛和對于疾病的痛苦與掙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我們能夠看到貝多芬的成長——童年的他沉迷音樂,少年的他獨立懂事,青年的他光芒初現(xiàn),壯年的他鋒芒畢露,暮年的他珍愛生活,正因他擁有如此之多的美好品質(zhì),逝去的他也必定名留青史。
音樂變成了現(xiàn)實,而他的靈魂卻自此升華。傾聽吧:《月光曲》淺淺吟唱,《暴風雨》卻無情地破壞這片刻的美麗,《英雄》不知為了何事輕輕嘆息;金碧輝煌的金色大廳里《命運交響曲》與《田園交響曲》交錯相織,余音繞梁,耳畔久久不能忘懷的仍是《歡樂頌》。
1906 米開朗琪羅
那是一座雕像,卻無奈永遠不能得到完成。
文藝復興的發(fā)源地佛羅倫薩附近的孩子們,一出生似乎就被打上了藝術家的烙印,小小的米開朗琪羅也不例外。他從小用功于素描,13歲專攻繪畫,并接觸雕塑,被文藝復興深深吸引,夢想成為雕塑家,后來得到教皇賞識,命運之途似乎一帆風順。是的,似乎。米開朗琪羅自幼喪母,兄弟眾多,他們經(jīng)常向他索要財物,而父親和親友并不想讓他成為一名藝術家,即使在藝術生涯最鼎盛的時期,也有許多嫉妒者與他作對。而在他心中,只要自己與自己的夢想相伴,便是最幸福的事。可這夢想竟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他甚至為了這幻想背叛了現(xiàn)實。教皇命令他去做不愿做的工作時,他無能反抗;深陷政治事件中時,他無力掙脫;而生活迫使他選擇欺騙時,他無顏面對。他似乎預感到了自己的死亡,終于拋棄一切雜念雕刻自己心中的美,即使是疾病也不能阻攔。想他這一生是有很多遺憾的,他沒有真心愛他的親人,沒有一刻的寧靜,沒有幸福美滿的愛情,他曾違反合同,也曾背叛自己的朋友,但他依舊是一個偉大的雕塑家,一個永遠的巨人。他把他的靈魂獻給上帝,把他的肉體送還塵土,似乎沒有為這個世界留下什么,但是我們至今仍能從他留下的作品中看到那不言而喻的美和一個不屈的靈魂。羅曼·羅蘭眼中的米開朗琪羅并不是一個完美的如同神一般的角色,而是一個有過痛苦的經(jīng)歷、付出過沉重代價的英雄,只有經(jīng)歷過現(xiàn)實的打擊,才可能找到通向幻想的道路。羅曼·羅蘭對英雄的描寫不虛美、不隱惡,使我們從中理解了英雄的真正含義——事事順心的人不是英雄,擁有高貴品質(zhì)、能夠給予人鼓舞的才是真正的英雄。
藝術變成了現(xiàn)實,而他的精神得以升華。觸摸吧:上帝《創(chuàng)世紀》,《摩西》寫圣經(jīng),《奴隸》被束縛,扯開面具,打破真相,歷史的痕跡被一刀一刀地刻出;但是或許米開朗琪羅也不能肯定,《大衛(wèi)》到底是英雄,還是他內(nèi)心深處自我的寫照,生命的最后力作《哀悼基督》又是否是他在哀悼自己。
1911 托爾斯泰
那是一部小說,卻為這無人能解的痛苦默哀。
他是幸運的,他含著金湯匙出生,接受上等的教育,卻及時明白了自己的天賦所在,年少輕狂的他并不專心于學業(yè),而是熱衷于哲學、文學,他廣泛閱讀,也為后期創(chuàng)作出大量文學經(jīng)典打下了基礎。他是不幸的,錯生于帝國主義國家奴隸制的黑暗時期,他曾經(jīng)墮落過,接觸到了許多窮苦的下層人民,但黑暗鑄就了一位偉大的批判主義作家,他如同一顆璀璨的明星,散發(fā)著光芒,并且將一直用光明指引世界。他是誠實的,將自己身處底層時期的日記坦誠地交給妻子,卻導致夫妻間終生的隔閡。他是堅定的,日薄西山之時他終于徹悟,擁有了自己的信仰,這信仰是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信仰。他是悲憫的,悲慘社會大眾的悲慘,感念勞動人民的感念,時時刻刻為大眾著想,他不理解現(xiàn)實,現(xiàn)實也未能理解他。他是勇敢的,勇敢地站在世俗的眼光前,說出人們不敢說甚至不知道的事,或許我們至今仍然不能理解他,但是他提出進步思想的勇氣已經(jīng)算得上敢為天下先。他是智慧的,一生筆耕不輟,夢一般地伴隨著紙上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然而這位靜觀世間百態(tài)的天才作家卻溘然長逝,為后人留下無盡的追悼與財富。他的一生注定因為不平凡的思想而難以平靜,正如他所言,他“為了眷戀這個塵世而墜落在了人間,翅膀折斷了”,可是他堅信“那折斷的翅膀一定會痊愈”,他“定將再次飛向蒼穹”。是的,他終于做到了,深邃的思想為他插上雙翼,亙古的書籍為他送去清風,他不應該屬于這個現(xiàn)實的世界,他應該面帶微笑飛向不知名的幻想國度。羅曼·羅蘭在最后一個部分里多處引用托爾斯泰妻子的語言,側面烘托出了托爾斯泰的性格特點及思想變化,使一代文豪托爾斯泰的形象更加多元化。
文學變成了現(xiàn)實,而他的思想?yún)s因此升華。觀看吧:穿越歷史的軌道,打破世俗的偏見,擺脫外在的拘束,原本模糊不清的《戰(zhàn)爭與和平》畫卷徐徐展開,《安娜·卡列尼娜》心中的悲憤與哀怨仍在鐵軌上空游蕩;兩個平凡人精神上偉大的《復活》卻救贖了一個社會,《七顆鉆石》的光芒仍像涓涓小溪流傳不朽,而比這更加不朽的是靈魂。
靈魂永遠不會隨著肉體的煙消云散而逝去,他們只是在等待下一次浴火重生的機會;倘若上天給予他們一次重生,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必定仍將是指引他們一生的信條。千百年后他們?nèi)詫⒐奈栉覀冊诂F(xiàn)實中追尋幻想,在幻想中擁抱現(xiàn)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