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忠明
舊聞、食事作家,上海作協(xié)會員,海派雕刻多面巧手。
據(jù)說“飯局”之詞源于宋代。“鴻門宴”、“青梅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火燒慶功樓”這些設局的飯局聽來有點嚇人。宣統(tǒng)二年的《京華慷慨竹枝詞》有《飯局》一首:“自笑平生為口忙,朝朝事業(yè)總荒唐。許多世上辛酸味,都在車塵馬足旁?!闭獛拙渚W(wǎng)絡調(diào)侃飯局的段子:飯局不是萬能的,沒有飯局是萬萬不能的;提前一天預約是真請你,提前半天你是作陪,上菜了才請你是湊數(shù)的;一請就來叫爽快,三請才來叫擺譜,怎么請都不來叫原則,不請自來叫蹭飯;飯局三大悲:想請的沒來,來的都是作陪,結賬時就你一人清醒。
中國人喜歡請客,舊社會有些人喜歡白坐車、白看戲、白吃飯,上海人叫做“搨點便宜真開心,有吃勿吃豬頭三”!語言學家王力先生說,從前的請客吃飯,是一種好風氣嗎?他曾經(jīng)親耳聽見吃了人家的酒飯的人一出大門就批評主人:五溜魚只有半邊,清燉雞只有半只,煙臭如蕕,酒淡如水,廚子烹調(diào)無術,主人招待不周!
飯局是一項費心思的“招飲”工程,沒有號召力的朋友招飲,估計十招九不成,還有一招也落空。不招呢,有人說你小氣。嗨,做人難!請客最頭痛的是人選安排,名單出來,先要問問被邀請者能否賞臉大駕光臨,湊不齊要改期換人,好像股票資產(chǎn)重組,停牌多次,要大小股東舉手表決,還要避免有過沖突的朋友在飯局上尷尬相遇。許多年前,兩位有過不愉快經(jīng)歷的藝術家被安排在有揚州獅子頭、拆骨魚頭湯、糟溜魚片等美食的綠楊邨飯店聚餐,本是開心事,由于主人安排不慎而鬧出一局 “C某某大鬧綠楊邨”的舊聞。有人描寫道:“酒宴開始,二人四目相對,一二分鐘后,C先生擼袖奮臂,齜牙咧嘴,唾沫橫飛,指手劃腳,尖聲喧囂,雙方便爭吵起來,最后不歡而散……”
飯局中,常有人喊“不要曬照片噢!”若你貿(mào)然把照片曬上微信朋友圈,有些沒被請到的朋友或許有看法,還有某君是回絕了當天所有飯局特地來參加這個飯局,被人發(fā)覺你在此亮相,后果嚴重。某日席散,主人送客說:“怠慢怠慢!”一位年輕朋友竟然也向主人拱手說“怠慢怠慢”,弄得東道主哭笑不得。某個飯局,一位被朋友臨時拖來的“80后”美女竟然自說自話地點了她喜歡吃的許多麻辣菜,她的不識相遭到所有朋友的暗議。飯局搶買單也犯忌,前幾日小聚,席間A小姐突然往外走,請客的B先生馬上警覺,怕她會去買單,趕緊偷偷地跟了出去,結果發(fā)現(xiàn)人家是去洗手間的,嗨,“潛伏”電視劇看多了。其實,有些搶單是不尊重主人的表現(xiàn),搶得不好主人會不開心,煞風景地破壞別人的安排也是失禮的事,要當心,飯局搶單要軋軋苗頭,當心砸了飯碗!有位部門經(jīng)理某次飯局中太客氣,一不小心搶了老板請客的單,次日便被炒了魷魚!所以我是不敢亂搶買單的,還是老老實實地坐著吃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