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科雙鴨山市中醫(yī)院針灸科,黑龍江雙鴨山 155100
?
針刺治療胃病腧穴配伍的臨床分析
李本科
雙鴨山市中醫(yī)院針灸科,黑龍江雙鴨山155100
[摘要]目的分析針刺治療胃病腧穴配伍的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方便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該院接受胃病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0例患者,給予對照組患者行單純針刺治療,給予治療組患者行針刺腧穴配伍治療,比較2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jié)果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0%,治療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2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Χ2=4.043,P<0.05),治療中,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較高。結(jié)論利用針刺治療胃病腧穴配伍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效果明顯,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
[關(guān)鍵詞]針刺;胃病;腧穴配伍;治療效果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生活和飲食規(guī)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從而導致胃病的發(fā)病率顯著升高[1]。胃病是臨床常見的疾病之一,治愈較難,給臨床的治療帶來巨大的挑戰(zhàn)。相關(guān)研究報道顯示,胃病的癥狀多樣,病情復雜多變,因此,要想治愈必要先調(diào)節(jié)脾胃,保證機體的氣血旺盛,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3]。該研究方便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該院治療胃病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組研究,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該院治療胃病的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30例患者,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22~65歲,平均年齡在(41.5± 3.4)歲,其中包括急性胃腸炎患者11例,慢性胃炎患者15例,十二指腸潰瘍4例;治療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在20~60歲,平均年齡在(40.3±3.8)歲,其中包括急性胃腸炎患者12例,慢性胃炎患者13例,十二指腸潰瘍5例,所有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自愿參加該實驗研究,并簽署同意書,且得到倫理委員會的批準,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一般資料對比分析,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行單純針刺治療,具體如下:①急性胃腸炎患者:選取患者的足三里、中樞、大腸腧、胃腧等穴位進行針刺,采取的手法為平補平瀉法。②慢性胃炎:選取患者的脾、胃、肝腧,中脘,足三里,天樞,氣海等穴位進行針刺,肝腧采取瀉法,脾腧、胃腧采取平補平瀉法。③十二指腸潰瘍:選取患者的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公孫等穴位進行針刺,采取平補平瀉法;治療組行針刺腧穴配伍治療:①急性胃腸炎患者:選取患者的足三里、中樞、大腸腧、胃腧等穴位進行針刺,如果腹痛嚴重的患者配中脘、腹瀉配天樞、發(fā)熱配曲池,嘔吐配上脘,采取的手法為平補平瀉法。②慢性胃炎:選取患者的脾、胃、肝腧,中脘,足三里,天樞,氣海等穴位進行針刺,肝腧采取瀉法,脾腧、胃腧采取平補平瀉法,同時足三里配合艾灸,1次/d。③十二指腸潰瘍:選取患者的足三里、內(nèi)關(guān)、公孫等穴位進行針刺,采取平補平瀉法,對于胃寒的患者配中脘,對于失眠的配神門,對于腹脹的配天樞、對于乏力的配氣海。兩組患者均1次/d,留針時間在30 min左右,1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休息1 d后繼續(xù)治療,共治療5個療程。
1.3觀察指標
以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作為該研究的觀察指標,分析應用針刺治療胃病腧穴配伍的臨床治療效果。
1.4評價標準
以《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作為判定標準:①顯效:患者的疼痛、胃脹等癥狀基本完全消失,胃鏡檢查愈合。②有效:患者的疼痛、胃脹等癥狀有明顯的好轉(zhuǎn),胃鏡檢查愈合良好。③無效:患者的疼痛、胃脹無明顯的變化,胃鏡檢查無好轉(zhuǎn)甚至惡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
1.5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20.0軟件統(tǒng)計分析該研究數(shù)據(jù),療效以百分率(%)表示,數(shù)據(jù)之間的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為80%,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7%,2組患者的總有效率比較(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結(jié)果
2.2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治療中,兩組患者均無不良反應發(fā)生,安全性較高。
胃病在臨床中屬于常見的一種疾病,治愈相對較為困難,因此,臨床胃病的治療面臨巨大的壓力。相關(guān)研究報道顯示,胃病的癥狀和病情均較為復雜,因此,要想治愈必要先調(diào)節(jié)脾胃,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隨著中醫(yī)的發(fā)展,采取中醫(yī)方法治療在臨床中被廣泛的認可[4]。相關(guān)研究報道顯示,針刺治療胃病可以保護胃粘膜不受到損傷。在應用腧穴配伍治療胃病中,大多數(shù)采取主穴聯(lián)合配穴治療,相關(guān)研究中通過對足三里穴的研究發(fā)現(xiàn),針刺足三里可以通過改變胃粘膜血流量調(diào)控胃功能,作用效果明顯[5-6]。相關(guān)研究報道顯示,針刺腧穴配伍治療胃病,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總有效率為95%,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治療效果明顯,得到了廣大患者的認可和歡迎,不良反應少,安全有效,該研究結(jié)果與該報道結(jié)果基本一致[7]。腧穴配伍的目的在于便于疾病的治療,應用腧穴配伍可以達到多方面的作用,即協(xié)調(diào)作用或者拮抗作用。對于腧穴配伍的協(xié)調(diào)作用是被大家一致認可的。相關(guān)研究認為,胃腧是治療胃病的主要穴位,是胃氣的輸注處,具有補虛、扶中、化濕、消脹的作用,針刺腧穴配伍治療胃病具有協(xié)調(diào)的作用,可以增強胃腑功能,疏暢胃的氣機,防止阻滯[8]。在拮抗作用方面,主要體現(xiàn)在:①功能完全相反的腧穴配伍產(chǎn)生拮抗作用。②功效相近的多個腧穴配伍產(chǎn)生拮抗作用。腧穴是疾病的反應點和刺激點,在臨床疾病的治療中,為了提高治療效果,會將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腧穴配伍使用,從而產(chǎn)生協(xié)調(diào)作用,達到治療的目的,該研究中通過應用針刺聯(lián)合腧穴配伍治療胃病,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胃痛、胃脹等臨床癥狀,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評,在臨床胃病治療中被廣泛的應用。
該研究通過選取60例胃病患者分組研究,其中一組行單純針刺治療;另一組行針刺腧穴配伍治療,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總有效率低于治療組(Χ2=4.043,P<0.05),由此可見,針刺腧穴配伍治療胃病的效果優(yōu)于單純應用針刺治療。
綜上所述,應用針刺治療胃病腧穴配伍,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治療效果明顯,得到了患者的青睞,可以在臨床治療中廣泛的應用,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熊沛芳.針刺治療胃病腧穴配伍研究[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2,8 (12):54-55.
[2]王海軍,冀來喜,閆麗萍,等.電針腧穴“胃病方”對急性胃粘膜損傷模型大鼠頸髓中c-fos表達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0,23(11):153-154.
[3]徐翔,薛聆,王海軍,等.電針腧穴“胃病方”不同留針時間對急性胃黏膜損傷大鼠針刺治療的時效關(guān)系研究[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5,10(2):14-17.
[4]王書杰,黎超,張紅果,等.“大成脾胃病針刺方”治療消化性潰瘍脾胃虛寒證30例[J].中醫(yī)外治雜志,2014,23(6):40-41.
[5]明代.蒙醫(yī)針刺結(jié)合藥物治療胃下垂療效觀察[J].北方藥學,2015,12(2):44.
[6]唐曉文.針刺結(jié)合巨灸治療慢性胃炎78例[J].中國針灸,2012,32(10):907-908.
[7]藥智婷,李圣云,楊發(fā)明,等.針刺穴位配合早期腸內(nèi)營養(yǎng)對腦科重癥患者胃腸功能的臨床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2,41(5):426-428.
[8]宋百娟,陳楓.陳楓教授針刺“消渴組穴”治療2型糖尿病經(jīng)驗[J].上海針灸雜志,2015,16(2):99-100.
Clinical Analysis of Compatibility of Acupoints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Stomach Disease
LI Ben-k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Shuangyash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uangyashan,Heilongjiang Province,1551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of compatibility of acupoints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stomach disease. Methods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tomach diseas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imple acupuncture,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compatibility of acupoints,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was 80%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97%in the treatment group,and the comparison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Χ2=4.043,P<0.05),and 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two groups with high safety during treatment. Conclusion Compatibility of acupoints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stomach disease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and the treatment effect is obvious,which is of important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Acupuncture;Stomach disease;Compatibility of acupoints;Treatment effect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742(2016)04(c)-0168-02
[作者簡介]李本科(1975-),男,黑龍江雙鴨山人,本科,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針灸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