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日樞
最近,我校引入一種對學生新的評價方式,使用獎學幣作為激勵學生的手段。每個老師都有一定數(shù)量的獎學幣,學生在課堂或校園活動中達到老師的獎勵要求可獲得獎學幣。筆者是一位小學信息技術老師,在使用獎學幣過程有時會遇到驚喜,也有時陷入迷茫。
獎學幣,或稱代幣,跟人民幣一樣具有一定的交換價值。獎學幣可在校園內(nèi)流通,可換購商品、可參加儲蓄、可兌換特殊權利等。因此,學生對獎學幣是十分喜愛的。上信息課需要排隊到電腦室,隊伍拖拖拉拉、吵吵鬧鬧是常見的事,若老師說排得最好的同學能獲得獎學幣,隊伍頓時變得井然有序、鴉雀無聲;在信息課堂學生魂游天外、無心聽講之時,若老師說能回答下面問題者可獲得獎學幣,學生馬上抖擻精神、豎耳靜聽;在課堂任務中學生畏難不進、敷衍了事時,若老師說最快完成任務者有獎,學生即時干勁十足、思如泉涌,想盡辦法完成任務。獎學幣真是個神奇的東西,能使我們的課堂發(fā)生很大的改變。
利之所在,趨之若鶩,人性使然。因為獎學幣,學生能整齊地排好隊伍來上課;因為獎學幣,學生能更認真聽講;因為獎學幣,學生更積極完成課堂任務。獎學幣確實能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學習動力。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曾經(jīng)學生是以幫助老師為榮的,現(xiàn)在幫老師做事后竟索要獎學幣。若欠了學生獎學幣,學生會對老師念念不忘的。若上課時沒有獎勵環(huán)節(jié),學生會提醒老師的。學生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唯利是圖”了?使用獎學幣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代幣獎勵法,是很多心理專家推崇行為療法,它能強化正確的行為,消退不良的行為。那么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如何正確使用獎學幣呢?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如下使用策略:
一、獎勵目的要明確
獎勵應以加強良性行為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樹立自信為目的。
二、制定獎勵規(guī)則
獎勵必須有一定的規(guī)則,使學生在按規(guī)則行事時,不僅可以獲得獎學幣,更大的收獲是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獎勵要有效
獎勵要注重時機,有效的獎勵應該能給平淡的課堂注入激情,能給萎靡的學生帶來活力,能給枯燥的知識增添魅力,能給學生完成困難任務提供動力。
四、保持獎學幣的價值
獎學幣數(shù)量不宜過多,物以稀為貴。如果獎學幣太容易得到,學生可能慢慢對其失去興趣,那獎學幣就失去了其激勵的作用了。因此,必須使獎學幣保持一定的吸引力,不能濫發(fā),必須通過一定的努力才能獲取。為了保持獎學幣的價值,又能擴大獎勵范圍,可將獎勵細分出多個級別,如“口頭表揚—>獎章—>獎學幣”。
五、要面向全體,兼顧個體差異
在實施獎勵過程中,優(yōu)秀的學生比后進生獲得獎學幣的機會多,很容易出現(xiàn)“貧富懸殊”的現(xiàn)象。因此在制定獎勵規(guī)則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兼顧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獲得獎勵。其實,真正需要激勵的是后進生,要多想些合理的方法讓后進生受惠。對于優(yōu)秀生來說,應該引導他們追求更高層次的獎勵,以精神獎勵為主,如老師的稱贊、更加關注、更親密的關系等。
六、進行針對性獎勵
有時學生中會出現(xiàn)一些不良現(xiàn)象,那可以針對這個現(xiàn)象進行強化教育。有段時間學生喜歡帶零食進電腦室,于是我臨時增加一個座位衛(wèi)生的獎勵項目。通過用獎學幣強化教育,把學生引向講衛(wèi)生的良性方向,最后形成講衛(wèi)生的習慣和意識,從而自覺不帶零食進電腦室。
七、不影響課堂的進程
在課堂進行如流水行云、學生進入忘我的學習境界時,不需特地停下來獎勵,可在課后再補,不要讓獎勵破壞精彩的課堂。
在教學中,獎學幣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但也很容易走進誤區(qū)。如何趨利避害,仍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