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繼鴻
摘 要:隨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了明顯的變化,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在不斷加強,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逐步提升,然而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傾聽習慣卻不容樂觀。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聯(lián)系教育教學實際進行了深入思考,經過反復分析研究,找出了學生傾聽習慣差的原因。進而付諸實踐進行研究,從而得出有效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的方法策略:觀察摸底,榜樣引領;一點生發(fā),帶動全班;反復強化,不斷訓練,從而促使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傾聽習慣,進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效課堂;傾聽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27-0230-104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7.123
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上天賜給我們兩只耳朵兩只眼睛,但是只有一張口,是為了使我們更多地看,更多地傾聽?!绷攘葞拙湓?,足以使我們感受到聽的重要性。但隨著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傾聽卻不容樂觀。有時上課,教師發(fā)現(xiàn)亂動的學生比較多,與課堂教學無關的雜音也很多,看不到誰在說話,但“嗡嗡嗡”的說話聲總會時不時地傳入耳內。尤其在交流時,大部分學生只關注自己想法的陳述,根本不管他人是否在用心聽,作為聽者的學生也不去靜心聽他人到底說了什么,注意力只停留在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上,而不能積極參與班級交流。
要知道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學生離不開觀察、傾聽、思考、表達。仔細觀察和認真傾聽是我們獲取有效信息的主要途徑,有效地看、聽、想是決定活動質量和效果的關鍵因素。離開“有效”二字,課堂也許會呈現(xiàn)出學生熱鬧的觀察、傾聽、思考、表達的繁榮假象,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認知、思想、能力卻未必有本質的提升。因此,我以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當務之急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和能力。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觀察摸底,榜樣引領
生本高效課堂教學的打造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需要用心捕捉和發(fā)現(xiàn),抓住一些細微之處,反復強化訓練,才能見成效,傾聽習慣地培養(yǎng)亦如此。這如同太陽的光芒,沒有透過云層時,只是一個模糊的點,然而一旦透過云層,發(fā)散出其難以掩飾的光芒,便會輻射出無數(shù)個點,這樣的點匯集起來,足夠多時,便會很亮,很溫暖。在生本課堂教學實驗中,我們就需要用這樣敏銳的眼光搜尋這樣的點。
課堂上,對于認真傾聽的學生,教師要善于捕捉機會及時地予以鼓勵,如: “你不僅聽得認真,還動腦分析了”“你看這位同學的眼睛里一直有教師,善于動腦,回答的問題有創(chuàng)意,我們應向他學習”“這么一點小錯誤都被你聽出來了,真是金耳朵呀”……一句句深情的話語溫暖著學生的心靈,被表揚的學生會再接再厲,更加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給其他同學也指明了努力方向,未被表揚的學生會被喚回飄飛的思緒,集中思想認真傾聽,誰不希望自己也被表揚一次呢?當然,還可以為傾聽好的同學加分頒獎(“傾聽高手”“金耳朵”等),從而樹立了傾聽的榜樣。
二、一點生發(fā),帶動全班
在抓住了課堂上傾聽方面具有引領作用的這些榜樣點后,接下來便是想辦法使這個點擴大,再擴大,從而達到帶動全班的成效。因在眾目睽睽下鄭重其事地給予傾聽好的同學表揚和較為“隆重”的頒獎,無疑使這些“傾聽高手”們做得更好,在潛移默化中他們也在影響著本小組甚至周圍的同學。其中,使用最多的便是及時進行當堂表揚與有重點地計分相結合。由這幾個同學到本小組的同學,再到周圍的同學,之后延伸到大組。隨著表揚范圍的一天天擴大,學生的傾聽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有了提升。此外,還可通過眼神、手勢、聲調變換或簡單的提示語進行適當?shù)奶嵝雅c督促。
三、適時評價,鼓勵傾聽
古人云:“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边m時恰當?shù)脑u價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傾聽”習慣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中,教師千萬不要吝嗇你的贊揚,要想方設法讓學生從肯定的贊揚聲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獲得成功的滿足感。
評價激勵可以是口頭表揚,可以是一個細微的動作,也可以是一個個誘人的榮譽小稱號,還可以采用笑臉式、換卡式、捆綁積分式等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傾聽能力予以肯定和追蹤強化。其實學生的心靈極其敏感,哪怕是教師一句看似平常的口頭表揚,一個贊賞的眼神,一次輕輕地撫摸,一個動人地微笑,對于正在傾聽的學生來說都是莫大地鼓舞,總會或多或少在學生純真的內心泛起漣漪,從而獲得向前的動力。
實踐證明,適當?shù)谋頁P鼓勵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激勵他們認真傾聽,長此下去,既能促成學生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更能保證學生傾聽能力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四、反復強化,不斷訓練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好習慣的養(yǎng)成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于小學生來說,好動、自控能力差的年齡特點使各種習慣有了很大的反彈性。因此,為使良好的傾聽習慣能長期堅持下來,最終以一種能力形式呈現(xiàn),還需要在實踐中反復抓,抓反復,不斷強化,持久關注,同時進行適時地觀察和評定,從而使好的傾聽習慣長期穩(wěn)定下來,成為學生一種潛在的能力。
總之,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并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需要教師經常提醒、督促和長期地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我們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定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教師講解、傾聽他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只有這樣,我們的課堂教學才會靈動高效,煥發(fā)出生命的華彩。
[責任編輯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