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李鑾宣謫戍新疆與其詩風轉(zhuǎn)變

        2016-06-13 08:12:49楊向奎黨文靜

        楊向奎,黨文靜

        (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shù)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

        李鑾宣謫戍新疆與其詩風轉(zhuǎn)變

        楊向奎,黨文靜

        (石河子大學文學藝術(shù)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要]李鑾宣是清代中葉亦官亦詩的杰出人物,詩作數(shù)量可觀。對其謫戍新疆期間創(chuàng)作的二百余首詩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其在戍地的詩歌異于前作,風格發(fā)生了新的變化。主要呈現(xiàn)出汪洋恣肆、怪奇多變、豪邁激蕩的特點;多采用歌行體進行創(chuàng)作。究其變化的原因有創(chuàng)作空間的變遷、西域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觀、固有的詩歌傳統(tǒng)等幾個方面。謫戍新疆,成就了李鑾宣詩歌創(chuàng)作的提升,豐富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風格。

        [關(guān)鍵詞]李鑾宣;謫戍新疆;詩風轉(zhuǎn)變;創(chuàng)作空間;西域景觀;詩歌傳統(tǒng)

        李鑾宣是清代中期亦官亦詩的杰出歷史人物,他政績卓著,且筆耕不輟。在謫戍新疆期間創(chuàng)作的二百余首有關(guān)個人遭際、戍地風光的詩歌,是清代西域邊塞詩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對李鑾宣的研究多停留在謫戍始末及詩作內(nèi)容上,而對其詩風轉(zhuǎn)變的研究較少,本文重點研究謫戍新疆對李鑾宣詩歌風格的影響,以就正于方家。

        一、謫戍新疆與李鑾宣的詩作

        李鑾宣(公元1758—1817年),字伯宣,號石農(nóng),晚號塞翁,山西靜樂縣人。清中期著名詩人、書法家。“十三歲補弟子員,二十二歲以拔貢舉于鄉(xiāng),入京為景山官學博士。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中進士,授刑部主事,自此步入仕途”[1]。李鑾宣對此自稱,“余五赴省試,六上春官,始博一第”[2]。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任職提牢廳;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補安徽司主事。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升任湖廣司員外郎。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擢浙江溫、處道尹;嘉慶九年(公元1804年),擢云南按察使;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因錯誤平反誤傷人命案[3],被革職。嘉慶十一年(公元1806年)六月,李鑾宣被迫離開云南,其后又遭巡撫永保以其積壓命、盜各案二十余件,未能在大赦期限內(nèi)結(jié)案,使得囚犯無法“均沐皇恩”而被彈劾。同年十一月十四日,嘉慶帝就部議批示:“雖訓(xùn)據(jù)供稱,委因伊父患病,精神昏聵所致,但伊父本系迎養(yǎng)在署,即果染患病癥,需伊侍奉,亦何至不能一時分身,清厘案牘,況伊自被參至今,閱時已久。伊父并無他故,自系藉詞諉卸。李鑾宣著照部議,發(fā)往烏魯木齊效力贖罪,以為玩誤公事者戒?!雹佟肚迦首趯嶄洝肪?70,“嘉慶十一年十一月丁己”條。嘉慶十二年(公元1807年),李鑾宣抵達戍地烏魯木齊。嘉慶十三年(公元1808年)三月,因父歿于家,上命釋回。李鑾宣著有《堅白石齋詩集》16卷,共1262首詩。其中卷8、卷9、卷10名為《荷戈集》,載詩256首,系謫戍烏魯木齊時往返沿途及在戍的詩作[4]。詩人謫戍新疆期間的二百余首詩歌,內(nèi)容豐富多彩,詩作涉及思鄉(xiāng)念家、遭際感慨、自然風光、人文景觀等多個方面。李鑾宣這一時期的詩歌創(chuàng)作,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是清代西域邊塞詩的重要組成部分。

        蔣攸铦《〈堅白石齋詩集〉序》中說李鑾宣:“少失恃,育于祖母,長遭家變,窶且貧,備極艱難困苦之況,而后博一第?!盵2]一個人性格的形成,除了先天遺傳因素外,多與其后天的成長經(jīng)歷及其所處的環(huán)境密切相關(guān)。李鑾宣特別注重親情,可謂“惓惓于親老弟貧”[2]。在遭遣戍之后,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便顯得愈加凝重?!翱蜕岵恢H健否?白云黃鵠古今愁。”(《客舍》)“嗷嗷八口長饑寒,割慈忍愛遠離別,老親曾否身平安?”(《漫述》)詩人雖在戍地不足兩年,卻留下了不少思親念家的詩篇。

        初到新疆的李鑾宣,面對荒涼的戈壁、無邊的流沙,深感惶恐、畏懼?!跺8琛分芯艂€“無”字連用,真實地再現(xiàn)了大漠的荒蕪,詩人目及之處是陰森恐怖的白骨青燐。稍有不慎,個人的身家性命便葬送在這無情的瀚海流沙之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變。蒼茫的瀚海、無垠的戈壁、巍峨的天山以及凜冽的冰雪等新疆特有的自然風光,徹底震撼了詩人的心靈世界。當他安全抵達戍地之后,最初的恐懼便消散許多。此時所作的《沙山來》,無論是在立意上、還是在情感上,與《瀚海歌》相比都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芍^“前者悲愴,后者雄勁。至此,李鑾宣已開始超越了自我,從個人的身世浮沉中解脫了出來,而同遼闊的祖國、造化的神奇緊緊地擁抱在一起,心胸頓時開闊起來”[5]。沙來如高山壓頂,沙去如獸吞原野。冰火兩重天的奇特景觀,深深觸動了詩人敏感的神經(jīng)。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哀怨已被這雄偉奇麗的雪山沙海洗刷殆盡,心靈世界得到極大的充實。

        除了戈壁、沙漠,天山也是李鑾宣重要的描寫對象?!胺e雪巉巖萬萬古,其鱗之而玉龍舞。有時天亦被雪遮,一片空濛迷仰俯?!荷矫腙P(guān)去,武功太白皆兒孫。亥、章不能步,神禹不能導(dǎo)?!保ā兜菐焐釄D嶺縱筆作歌》)“之而”一詞,“本指面頰上的胡子,這里顯然用來形容鱗片浮動的樣子”[6]。巉巖參差,如魚龍浮動的鱗片,大雪彌漫,使人迷失在天地之間,《山海經(jīng)》中以善行走而聞名的大臣豎亥、大章在此也只能望而卻步。詩人采取亦實亦虛的手法,突出山之怪、雪之大?!安└襁_”(博克達今作“博格達”)在蒙古語中是神靈的意思,博格達峰是天山的最高峰。詩人遇赦還鄉(xiāng),在返回途中,再次望見這巍峨的博格達峰時,懷著難舍的愛戀寫下了《將至堿泉,車中別博克達山》:“博克達山高極天,三峰岝崿青云端。負戈一載北庭住,日日對爾開愁顏。晝擁鴻濛萬年雪,玉蝀連蜷皓以潔。巡檐不覺吟興豪,慷慨悲歌金石裂。夜燒昆侖萬年火,燭天之焰罡風簸?!瓘椫敢粍e已十日,回首漠漠空煙云。煙霏微兮云演漾,峰頭白雪遙相望。相望何如相對時,望山別山吾有詩?!痹娙肆魇匣ìF(xiàn)烏魯木齊)期間,每日與此山形影相對,博格達已然成了李鑾宣傾訴的知己。它在詩人眼中絕不只是一個符號抑或概念化的存在,而是一個含有無限語碼的情感寄托。東歸對于遭謫戍的李鑾宣來說是夢寐以求的,但真要離開時,昔日的種種美好記憶涌上心頭,便又有些不舍了。

        李鑾宣這些描寫新疆獨特自然風光的詩篇極具特色,詩人往往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進行刻畫和渲染,著力突出邊地景觀的怪奇之美。詩人不避夸張、險怪,肆意放歌,與前期詩風已然不同。

        二、謫戍新疆引起的詩風新變

        流放西域,是李鑾宣一生經(jīng)歷的轉(zhuǎn)折點,特殊的遭遇磨礪了詩人的內(nèi)在性情,激發(fā)了詩人的創(chuàng)作熱情。李鑾宣在謫戍新疆期間創(chuàng)作的詩歌與他前期的詩作相比,已發(fā)生了變化。這些新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詩歌風格的變化和詩歌體式的選取上。

        (一)詩歌風格的變化

        惲敬在《〈堅白石齋詩集〉序》中云:“其為詩清而不浮,堅而不劌,不求肆于意之外,不求異于辭之中,反覆以發(fā)其腴,揉摩以去其滓。何也?性之至者體自正,情之至者音自余也?!盵2]蔣攸铦的序文亦云:“石農(nóng)詩清而腴,杰而秀,不為藻采浮生而志凝聲遠,淵乎可思?!盵2]這些評語是就李鑾宣全部的詩作來說的,以此來衡量和評價李鑾宣在謫戍新疆期間的詩作,似乎不夠準確、恰當。比起以往所作體正聲遠、中規(guī)中矩的詩歌,在新疆境內(nèi)創(chuàng)作的詩作更多顯示出汪洋恣肆、怪奇多變、豪邁激蕩的體格風貌。

        1.意象組合的跳躍性

        詩人在意象的選取與組合上,往往跨度很大,并不局限在統(tǒng)一的范圍內(nèi)部。意象的組合有時并無太大聯(lián)系,常顯示出明顯的跳躍性。詩人似乎并不想以邏輯與理性來支配控制意象與意象的結(jié)合,而是有意隨著個人情感的流動和想象力的縱橫變化來構(gòu)建意象的組合。

        “無秋無夏無三春,無飛無走并無介與鱗,無草無木亦無水與薪。”詩人從季節(jié)更替聯(lián)想到介蟲與鱗蟲繼而又聯(lián)想到草木水薪,無太多規(guī)律可循,凸顯了邊塞的荒涼與奇異。“有時怪火出,燭天之焰逾日星。有時怪風起,焚輪之勢搖蒼旻。鳴沙射人石噴雨,苦霧匝地天無津?!保ā跺8琛罚┕只?、怪風、沙塵、濃霧等一系列災(zāi)害性天氣意象的羅列,真可謂上天入地,魑魅魍魎。這些意象間的排列組合是隨著詩人情感的波動起伏而發(fā)生變化的,其內(nèi)心的恐懼便熔鑄在這些災(zāi)害性天氣意象之中?!帮w廉噫氣箕伯怒?!铝扬L饕,烈風烈如刀?!逶聼犸L熇,熱風熱如燒。燭龍當午焱輪飆?!保ā渡成絹怼罚┰娙巳蜗胂筇祚R行空般自由地馳騁于天地之間,選取惟有在古代神話傳說中存在的飛廉、箕伯、燭龍等神靈作為詩歌意象,沖破現(xiàn)實與仙界之隔,意象的組合極具跳躍性,給人耳目一新之感?!傲_卜淖爾蒲類海,如螺如芥如浮杯?!胖菸逶婪鍞?shù)堆,南戒北戒青蓮開。三千大千尠如此,蟲沙猿鶴一瞬俱塵埃。白云如席墮我韉,白雪如掌落我肩。羲和紆轡娥魄晦,但見銀海沆瀁上下左右齊現(xiàn)兜羅綿。”(《登庫舍圖嶺縱筆作歌》)巴里坤湖、九州五岳、兩戒,甚至包括整個世界在詩人眼中與小蟲泥沙一樣,終將化為塵埃。將實際存在的自然景物與佛教中的青蓮、三千大佛相連,邏輯跳躍極大,隨后詩人同樣將佛教中的圣樹——娑羅樹與白云、白雪、太陽、月亮這些自然界中的景物并置,反映了其詩歌意象組合的跨度之大。

        意象組合的跳躍性體現(xiàn)了詩人豐富的想象力。一個想象與另一個想象之間,跳躍極大,意象的銜接組合也是大跨度的,形成離奇惝恍、縱橫變幻之感,足以體現(xiàn)詩人詩風的轉(zhuǎn)變。

        2.陰森恐怖、怪奇多變與以丑為美

        詩人用詞狠重、險怪,常給人以不寒而栗之感?!昂陲L噀沙沙石驚,鏦鏦錚錚金鐵鳴。犎狂奔餓鴟叫,黃霧四塞蚩尤兵?!酂麃y飛白日暗,噫氣直欲摧長城?!聿魶罢泄碜?。手提骷髏血漉漉,新鬼故鬼一齊哭?!保ā洞箫L作》)黑風來襲,陰森恐怖,怒吼的黑風是死神的召喚,青燐、鬼火、鬼伯、鬼族、骷髏、新鬼、舊鬼等一系列鬼意象的羅列,可謂鬼氣十足,聞之令人喪膽。詩人以丑為美,有意烘托邊疆自然環(huán)境的險惡與陰森,將大漠黑風的殘酷無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疤焐饺邕B鰲,勢壓坤軸斷。初陽射其巔,云與雪爭爛。獵獵罡風吹,玉繩亙天半?!保ā队善媾_縣至東城口》)天山猶如一條巨鰲,把地軸都壓斷了,詩人用喻怪奇、新穎,且不失形象感。

        “晝擁鴻濛萬年雪,玉蝀連蜷皓以潔。……夜燒昆侖萬年火,燭天之焰罡風簸。烈山一炬雷電驚,欲吟未吟口先哆?!保ā秾⒅翂A泉,車中別博克達山》)將天山比作玉蝀,夜間所點起的篝火在詩人看來是燭天之焰,足以擎天撼地、霹雷驚電,詩人用語之夸張,在此可見一斑?!叭f丈琉璃屏,激射日光冷。晴云起山腹,匹練系如綆。高峰突遏之,怒氣結(jié)成癭。迷漫遍山谷,頃刻幻奇景。近山含光晶,遠山澹微影。”(《白楊河望博克達山》)“綆”,汲水用的繩子,癭,指的是囊狀腫瘤。詩人將晴云比作白練,遠遠望去好似系在山腰上的粗繩,濃密的云氣被聳立的山峰所阻遏,無法散去的云氣與山峰渾然一體,如癭瘤一般丑陋恐怖。詩人選辭怪僻,以囊狀腫瘤作喻,且構(gòu)辭異樣,不得不承認其詩頗有韓愈詩歌追求險怪、以丑為美的藝術(shù)特色,這種超乎常情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往往給讀者帶來別樣的審美體驗。

        3.豪邁激蕩與悲壯情懷的抒發(fā)

        新疆這片神秘的熱土激發(fā)了詩人心中壓抑的詩情,這種壯懷激烈的豪情在李鑾宣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因而也會反映到其詩歌創(chuàng)作中去?!把查懿挥X吟興豪,慷慨悲歌金石裂?!嬗鯂剑『坪坡渎鋼吻q嶙,石交耐久我與君。彈指一別已十日,回首漠漠空煙云。”(《將至堿泉,車中別博克達山》)“海非海兮山非山,熱非熱兮寒非寒。倏而來兮忽而去,去也無跡來無端?!瓡K日閉門坐,焉知六合以內(nèi)、六合以外咄咄多奇觀?!保ā渡成絹怼罚┰娙诵闹泻肋~大氣,因而在創(chuàng)作中往往體現(xiàn)為著色強烈,大片使用色彩詞匯,極具視覺沖擊力,給讀者帶來油畫般鮮明的視覺效果?!按猴L吹沙陀,千里郁蒼蒼。南山白雪白,北山黃云黃。云黃黃不散,雪白白有芒。”(《下庫舍圖嶺入巴里坤界二首》其二)在詩人撫碑懷古紀漢唐的詩作中,悲壯情懷常常借助英雄主義情結(jié)得以抒發(fā)?!熬箶嘈倥?,穹碑勒此間。星弧彎夜月,鐵馬駐天山。……至今捫古碣,血漬土花斑?!保ā栋屠锢こ潜睂h永和二年碑》)“吁嗟乎!我生游屐疇能量,尻輿神馬今無恙。捫碑拭字字有稜,雪意蒼茫云漭瀁。云漭瀁兮山厜,山南山北罡風吹。紀功伐石亦何取,猶勝秦皇無字碑。”(《登庫舍圖嶺觀唐貞觀十四年碑》)?!疤斓亓魵埢?,山河空劫塵。廢興無歲月,板筑有遺民。莽莽輪臺路,茫茫塞草春。夕陽城一角,且復(fù)駐征輪。”(《古城》)這些懷古詩作,寄托了詩人的豪情壯志。詩人的情感從內(nèi)抑轉(zhuǎn)為外放,是外在環(huán)境和內(nèi)在心理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謫戍新疆的遭遇,使詩人的情感抒發(fā)由含蓄內(nèi)斂轉(zhuǎn)為豪邁激蕩,顯示出一種悲壯的情懷。

        詩歌風格的轉(zhuǎn)變是詩歌創(chuàng)作發(fā)生新變的表現(xiàn)之一。詩人在謫戍新疆期間創(chuàng)作的詩歌與以往“不求肆于意之外,不求異于辭之中”的詩歌相比,已有不同,轉(zhuǎn)變?yōu)椤八劣谝庵?,異于辭之中”了。詩作由體正聲遠、中規(guī)中矩、含蓄內(nèi)斂的風格轉(zhuǎn)向恣肆汪洋、怪奇多變和悲壯豪邁了。

        (二)詩歌體式的變化

        李鑾宣詩歌新變的又一體現(xiàn)是其詩作體式發(fā)生了變化。通過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其在謫戍新疆期間使用“歌行體”[7]創(chuàng)作的詩歌數(shù)量比流戍之前、釋歸之后要多,且相對集中,詳見表1:

        表1 李鑾宣詩作體式變化一覽表

        根據(jù)表中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經(jīng)過對比,李鑾宣在《荷戈集》中使用歌行體創(chuàng)作的詩歌數(shù)量最多,共有18首,明顯高于其他詩集中歌行體的數(shù)量?!逗筛昙分暗脑姼枋窃娙酥喪八鶆?chuàng)作的,《荷戈集》之后乃是詩人釋歸后的作品。在《白云集》上、下,《甌東集》上、中、下,《詔南集》上、下,《七十二沽草堂吟草》及《不波館集》上、中、下這些詩集中,詩人使用歌行體創(chuàng)作的詩歌數(shù)量遠遠低于流戍新疆時期的歌行體詩作,在其所屬詩集總數(shù)中所占有的比例也很小,這足以證明是新疆之貶引起了詩人在詩作體式的選取方面做出了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與改變。

        毫無疑問,詩人在面對西域雄奇壯麗的自然風光時,歌行體是其最佳的體式選擇。其中《瀚海歌》《擬行路難六首》《登庫舍圖嶺縱筆作歌》《庫舍圖嶺觀唐貞觀十四年碑》《沙山來》《漫述》《將至堿泉,車中別博克達山》等極具代表性。詩人并非機械套用歌行體的詩歌創(chuàng)作范式,而是參考、借鑒其他文體的創(chuàng)作技法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力求有所創(chuàng)新與突破。正因如此,其詩歌創(chuàng)作才會在清代中期西域詩壇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詩風變化產(chǎn)生的原因

        (一)地理空間的變遷

        李鑾宣謫戍新疆前,曾任職云南。地理位置的變遷、地域景觀的差異,其詩作風格自然也會隨之發(fā)生改變。詩人面對迥異于內(nèi)地的瀚海流沙、大漠戈壁、巍峨天山等邊地自然風光,內(nèi)心自是無法平靜。李鑾宣詩歌創(chuàng)作之所以有以上變化,實則源于詩人描寫對象的變化。從鳥語花香、四季如春的彩云之南,流放到人跡罕至、苦寒荒蕪的西域邊陲。地域的差異、地理環(huán)境的改變會深刻影響詩人內(nèi)在的心理機制,繼而導(dǎo)致詩作風格發(fā)生一定程度的轉(zhuǎn)變。

        “松高不漏日,石潤欲生雨。側(cè)睨青嵐霏,俯瞰白云吐。云水共一色,濛濛結(jié)成乳。云水相缺處,忽有炊煙補?!保ā逗3彼氯住菲涠胺叛厶鞜o障,來登最上頭。昆池如拭鏡,太華欲垂旈。偉石千人立,炊煙一粟浮?!保ā秷A通寺廟五首》其四)“朝看白鷺飛,暮看白鷺飛。結(jié)巢高松巔,高松何葳葳。呼群哺其雛,毛羽潔且輝。蒼虬凌碧落,點點晴雪霏。”(《鷺巢》)“一庭花影曲廊遮,雨腳初收日腳斜。坐久不聞元鶴唳,濕云滿地落松花?!保ā兑煌ァ罚罢斢昱帮L饕后,又值蓬飄纜斷時?!T中蛇斗玄黃血,局外人爭黑白蒼。甚矣吾衰堪太息,媚看紅日薄崦嵫?!保ā队昱啊罚┛梢姡娙速H謫前后的詩作因地理位置的不同、地域條件的差異而產(chǎn)生了某些變化。同為寫景,貶謫前的詩作更顯得溫柔敦厚、中規(guī)中矩,情感上透出一種平淡沖和、飄逸閑散。而在謫地新疆的詩作更多地表現(xiàn)為一種強烈的情感釋放,詩作開合起伏、變化莫測。

        (二)新疆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觀

        滿清一朝,部分官員由于貪污、玩忽職守等原因被發(fā)配到邊疆“效力贖罪”,其中革職流放到新疆效力的官員就占很大一部分?!扒迩∧觊g的翰林院侍讀學士紀曉嵐、湖北漢陽知縣蔣業(yè)晉、云南迤南道員莊肇奎;嘉慶年間的浙江長興知縣舒其紹、江西余干知縣史善長、廣西凌云知縣韋佩金、翰林院編修洪亮吉、寶泉局監(jiān)督祁韻士、駐藏協(xié)辦大臣成林、直隸總督顏檢、云南按察使李鑾宣、兩江總督鐵保;道光年間的浙江湖州知府方士淦、江西彭澤知縣黃濬、閩浙總督鄧廷楨、兩廣總督林則徐;咸豐年間的湖南布政使楊炳堃、江蘇布政使雷以諴等”[8]。他們的到來并非心甘情愿,有些甚至是遭奸人污蔑,心有怨氣。然而,新疆獨有的自然人文景觀浸潤并滌蕩了他們內(nèi)心的苦悶與愁緒,心理機制的變化使他們迫切想要找到情感宣泄的閘門,描寫新疆自然景物、邊地風光的詩作便應(yīng)運而生。

        戈壁、沙漠、天山、大雪、大風、紀功碑等迥異于內(nèi)地的自然人文景觀都給詩人們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鮮素材。“疊峰摩空玉色寒,人隨飛鳥入云端?!保ㄠ囃E《天山題壁》)“巘崿凌空起,崔嵬鎮(zhèn)大荒?!赂W烏孫國,寒潭白練光。”(顏檢《博克達山》其一)李鑾宣也有《白楊河望博克達山》:“開門見南山,南山雪壓頂。萬丈琉璃屏,激射日光冷?!备咴窗屠锢ず蚊魅珑R,李鑾宣不禁連詠三首《蒲類?!?。其一云:“雪嶺三峰矗,天光一鏡涵。日高澄海市,波凈豁云嵐。鸛鶴盤空起,魚龍得氣酣。尾閭何處泄,不必注東南。”深邃幽美的湖光引發(fā)詩人別樣的詩情。

        在新疆奇異自然風光的滌蕩和陶冶下,詩人的心胸變得更加開闊,境界遂得以提升。詩人從最初的愁情滿腹轉(zhuǎn)為豪情滿懷,別愁少了,激情多了?!盁燊①庠蒲菅?,峰頭白雪遙相望。相望何如相對時,望山別山吾有詩。行行又過蒲類海,水光撲面風飔飔?!保ā秾⒅翂A泉,車中別博克達山》)其主體情緒不再是悲情苦悶,轉(zhuǎn)而以一種豪邁的姿態(tài)來面對自己的流人身份。

        (三)固有的詩歌傳統(tǒng)

        詩人在謫戍期間多選用歌行體進行詩歌創(chuàng)作,是因為古已有之的詩歌傳統(tǒng)。唐代著名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輪臺歌》《走馬川行》等膾炙人口的篇目都是采取歌行體創(chuàng)作的。清施補華《峴傭說詩》:“岑嘉州七古勁骨奇翼,如霜天一鶚,故施之邊塞最宜?!盵9]

        同寫天山雪景,岑參詩:“天山雪云常不開,千峰萬嶺雪崔嵬。北風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9]。(《天山雪歌送蕭沼歸京》)李鑾宣詩“忽然天風吹馬足,直上千仞萬仞之峰巔。積雪巉巖萬萬古,其鱗之而玉龍舞。有時天亦被雪遮,一片空濛迷仰俯?!保ā兜菐焐釄D嶺縱筆作歌》)“博克達山高極天,三峰岝崿青云端。晝擁鴻濛萬年雪,玉蝀連蜷皎似潔?!保ā秾⒅翂A泉,車中別博克達山》)同寫戈壁風沙,岑參詩:“君不見走馬川,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臺九月夜風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9](《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李鑾宣詩:“沙山來,高崔嵬,苦霧四塞慘不開。黃云匼匼黃塵霾,坤維忽裂聲轟雷?!成饺?,石如雨,飛廉噫氣箕伯怒?!保ā渡成絹怼罚?/p>

        歌行體體裁靈活多變,聲律、韻腳比較自由,平仄不拘,可換韻,且句式長短不限,此種特點有利于詩人抒發(fā)心中激蕩不平的情感,詩人可在詩中盡情地傾訴,“放歌長言”。李鑾宣胸中涌動著汪洋恣肆、豪邁激蕩的詩情,這正暗合了歌行體在情感抒發(fā)上的優(yōu)勢。李鑾宣融賦入詩,極力鋪排夸張,追求怪奇之美,若想將這些特點一概凸顯出來,恐怕惟有歌行能勝任了。而此前的岑參等詩作無疑為其提供了典范。

        四、結(jié)語

        謫戍新疆是李鑾宣詩歌創(chuàng)作在內(nèi)容、體裁、風格上產(chǎn)生新變的主要契機。此時的詩歌創(chuàng)作給人以全新的審美體驗,詩風汪洋恣肆、雄偉怪奇,與清代文人學者對其詩歌的整體評價相較,已發(fā)生了新的變化。流放新疆的經(jīng)歷,就仕途來講,或許是一次不幸的經(jīng)歷,但對詩歌創(chuàng)作而言,卻是豐富詩人創(chuàng)作內(nèi)容和風格的良好機遇。目前的清代西域詩研究,詩人生平事跡考訂和詩歌內(nèi)容評析較多,謫戍新疆對詩人藝術(shù)風格影響的研究較少。由內(nèi)容研究到風格研究、靜態(tài)研究到動態(tài)研究,是研究深入的必經(jīng)之路,對李鑾宣詩風轉(zhuǎn)變的研究,正是在這一理念指導(dǎo)下的嘗試與探索。

        [參考文獻]

        [1]魏長洪,高健.李鑾宣與其西域的遺詩[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5):57.

        [2]〔清〕李鑾宣.堅白石齋詩集[M ].劉澤,孫育華,陳金戈,點校.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151-152.

        [3]王璋.李鑾宣與云南[J].人物春秋,2008,(2):3-4.

        [4]星漢.清代西域詩研究[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30

        [5]薛宗正.邊塞詩風西域魂——古代西部詩攬勝[M ].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3:191.

        [6]陳之任.歷代西域詩選注[M ].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143.

        [7]薛天緯.唐代歌行論[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1-7. [8]張建春.清代新疆流人詩作的邊疆之情[J].新疆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4):1.

        [9]〔唐〕岑參.岑參集校注[M ].陳鐵民,侯忠義,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849,338,323.

        (責任編輯:任屹立)

        LI Luanxuan’s Exile to Xinjiang and Changes of his Poetic Style

        YANG Xiang-kui,DANG Wen-jing
        (College of Literature and Arts,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Xinjiang,China)

        Abstract:LI Luanxuan,who wrote considerable poems,was a man of men in the middle period of the Qing dynasty. By analyzing more than 200 poems that he wrote during his exile to Xinjiang,the author found that his poetical works there did not conform to the general evaluation from writers and scholars in Qing dynasty,which changed a lot. His style of poems emerged some new features,for example,peculiar,changeful,heroic and powerful. In addition,he used song form in poetry creation.The reason is that geographic position has changed and there are characteristic sights and inherent poetic traditions in Xinjiang. Exile in Xinjiang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important impetusf or LI Luanxuan’s changes on poetry creation.

        Keywords:LI Luanxuan;exile in Xinjiang;new changes on poetic style;creative space;landscape of western Regions;Poetic tradition

        [中圖分類號]I206.2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304(2016)02-0095-06

        [收稿日期]2015-12-25[網(wǎng)絡(luò)出版時間]2016-04-08 0:35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古典文學中的西域表達”(11CZW 049)。

        [作者簡介]楊向奎(1977-),男,河南蘭考人,石河子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激情人妻中出中文字幕一区| 少妇被黑人整得嗷嗷叫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日骚| 亚洲天堂中文字幕君一二三四| 国产喷白浆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视频免费自拍亚洲| 偷拍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亚洲精品综合中文字幕组合| 蜜桃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五月色婷婷丁香无码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精品国产午夜理论片不卡| 女厕厕露p撒尿八个少妇|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粉色| 免费无遮挡毛片中文字幕| 97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盗摄|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色欲| 美腿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av毛片亚洲高清一区二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va白人极品| 婷婷成人基地| 精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在线| 无码人妻丝袜在线视频| 日韩av综合色区人妻| 成人自拍偷拍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清纯|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选污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a v无码专区亚洲av|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日韩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内射爽无广熟女亚洲|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成人无码| 99久久人妻无码精品系列蜜桃|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我的美艳丝袜美腿情缘| 无码 人妻 在线 视频| 亚洲欧美乱综合图片区小说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