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體驗·隱喻·人生
        ——從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看概念隱喻的“多源”機制

        2016-06-13 03:23:31
        長春大學學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概念隱喻時代背景人生

        帖 伊

        (廣西民族大學 外國語學院,南寧 530006)

        ?

        體驗·隱喻·人生
        ——從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看概念隱喻的“多源”機制

        帖伊

        (廣西民族大學 外國語學院,南寧 530006)

        摘要:從體驗認知的視角,全面考察隱喻始源域“多源性”的認知理據(jù)。通過對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人生”隱喻始源域的分析,系統(tǒng)地歸納了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全方位的始源域類型,深入探究其“多源”映射背后的認知機制。研究結果顯示,隱喻聚焦和時代背景分別在內外兩個層面上共同決定了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取喻的“多源性”。

        關鍵詞:人生;概念隱喻;始源域;隱喻聚焦;時代背景

        什么是人生?古往今來,這個人類從出生到死亡所經歷的波折過程,是上至哲學大家下至庶民百姓思考的永恒主題。文學家筆下的人生是一出戲,軍事家眼中的人生如戰(zhàn)爭,老人認為最真的人生平淡如水。種種如是,都是隱喻的說法。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作為思維的一種重要方式,廣泛存在于社會各階層的語言表達中,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1]前言ⅹ。

        目前,對于隱喻始源域“多源性”的深度考察并不多見,原因在于傳統(tǒng)的隱喻實踐研究往往將視角聚焦于整個隱喻投射過程,即從某個特定的目標域出發(fā),考察能夠映射到該目標域的始源域類型及背后的認知理據(jù)。近年來,也有部分學者從某個特定的始源域出發(fā),綜合考察該始源域的概念隱喻系統(tǒng),如賈冬梅、藍純[2-6]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五行”(金木水火土)開展的概念隱喻與借代研究系列??傮w來看,這些研究雖然涉及始源域的“多源性”,但都沒有從體驗認知的角度系統(tǒng)探討其背后動因。

        以Lakoff & Johnson[7]為代表的很多學者,就“人生”隱喻的投射過程進行了大量有意義的研究,但關于“人生”隱喻始源域展開的細致研究并不多見。在國內,黃華新、吳恩鋒[8]結合神經心理學針對漢語“人生”隱喻始源域進行了初步研究,但缺乏源域之間關系的進一步探討;黃興運[9]分析了漢語“人生”隱喻的“多源”映射及背后的發(fā)生機制,但由于語料不足,始源域分類難以全面。本文通過語料庫的研究方法,系統(tǒng)地歸納了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的始源域類型,從體驗哲學的角度深入探究其“多源”映射背后的認知機制,全面認識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深入考察概念隱喻的“多源”機制。

        1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的始源域類型

        我們以“人生”為關鍵詞,在北大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本節(jié)所涉及語料均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檢索出33448條相關語言表達,由于條目太多,采用了每隔10條抽取1條的定距抽樣方法,共抽取了3344條語料,其中隱喻表達827處。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分類大詞典》[10]中的一級目錄,最終將827處隱喻表達的始源域類型整理為以下16處。

        1.1始于行動·交通運輸域的“人生”隱喻

        用“導航”“道路”“旅途”這些表示行動交通具體特征的概念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此類型的隱喻表達在我們搜集到的語料中所占比例最多。如:

        (1)導航精英人生,規(guī)劃未來之路。

        (2)人生道上瀟灑行。

        (3)在人生的旅途上,沒有人能永不回首一路奔向終點。

        (4)人生方向、人生起點、人生高峰等。

        1.2始于經濟·商業(yè)·職業(yè)域的“人生”隱喻

        用“本錢”“價值”“股票”等表示經濟商業(yè)及職業(yè)領域具體特征的概念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此類型的隱喻表達在我們搜集到的語料中也很多見。如:

        (5)人生最大的本錢是尊嚴。

        (6)人活著就是要不停地追求人生價值。

        (7)職場人生、財富人生、消費人生等。

        1.3始于感知·情感域的“人生”隱喻

        在現(xiàn)代漢語中,抽象的“人生”概念是可品嘗、能上色且具有味道的,因此“咀嚼”“灰暗”“清香”這些表示味覺、視覺、嗅覺等由身體感知的具體特征都能夠用來喻指“人生”。如:

        (8)卡內蒂在放逐中咀嚼著人生。

        (9)羅舜初進入了他人生最灰暗的時期。

        (10)密不透風的人生、人生滋味、七色人生、人生黑暗面等。

        此外,“人生”這個抽象概念在現(xiàn)代漢語中還有了喜怒哀樂,人們也用“快樂”“悲喜”“憂慮”這些表示情感體驗的特征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如:

        (11)人是偉大的,人應享用人生的快樂,人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

        (12)中國藏書家的悲喜人生。

        (13)拿人生開玩笑、煩惱人生、人生最大的勇氣是認錯等。

        1.4始于教育·文化·藝術·體育域的“人生”隱喻

        “舞臺”“課堂”“戲劇”“競技”這些以教育、文化、藝術和體育為代表的精神生活領域的概念,可以用來喻指“人生”。如:

        (14)濟南交警自覺地把三尺崗臺當作人生舞臺。

        (15)是誰制造了隆美爾的悲劇人生?

        (16)人生競技場、人生帷幕、人生之歌、人生課題等。

        1.5始于宇宙·地球域的“人生”隱喻

        以季節(jié)更迭、日月流轉等代表宇宙律動的具體概念(如“春天”“氣象”)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如:

        (17)兒童是人生的春天,教育應當適應這種自然,按年齡階段來教育孩子。

        (18)“登泰山而小天下”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都是一種透明遠望的空間,也是一種開闊明朗的人生氣象。

        (19)人生朝露、風雨人生、人生低潮等。

        1.6始于思想·語言·信息域的“人生”隱喻

        現(xiàn)代漢語獨辟蹊徑,從思想語言取喻來描寫“人生”,使抽象的“人生”具有了“邏輯”,可被“書寫”,成為一門“哲學”。如:

        (20)他人生的邏輯很獨特。

        (21)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創(chuàng)始者,其人生哲學主張清靜寡欲,與世無爭。

        (22)人生篇章、重寫人生、人生獨白、沒有段落的人生等。

        1.7始于數(shù)量域的“人生”隱喻

        以“軌跡”“坐標”“曲線”等始于數(shù)量域的數(shù)學概念來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如:

        (23)經過了五十年,歲月在她臉上刻出了人生的軌跡。

        (24)我們要幫助落榜者樹立正確的人生坐標。

        1.8始于物質·物體域的人生隱喻

        現(xiàn)代漢語也以“物質物體”來比喻“人生”,賦予抽象的“人生”以物質屬性,使其具有了形狀,能夠被丈量。如:

        (25)高科技帶來的是一個以大眾電子傳媒為主導的齊一的文化、單面的人生。

        (26)人生無形、人生截面、人生邊上等。

        1.9始于生命·生物域的“人生”隱喻

        現(xiàn)代漢語中存在著以動植物為代表的生命·生物域作為始源域的“人生”隱喻,人們常用動植物的生長過程來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如:

        (27)人生如春花一樣盛開,是生命的美麗。

        (28)假如人生一世也能像櫻花一樣,那么,即使生命短暫也不失為理想的一生。

        (29)人生的養(yǎng)料、人生后花園、人生花季最有情、人生的枝枝葉葉等。

        1.10始于飲食·衣服·居住·財產域的“人生”隱喻

        一部分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還源于飲食·衣服·居住·財產域。如:

        (30)人生就像他愛喝的白蘭地,有一種調調,充滿了無望的夢想,苦澀而甜蜜。

        (31)一道手續(xù)都繁瑣而費時,每次整理資料時的不快,真讓人覺得在浪費人生。

        1.11始于政治·法律·軍事域的“人生”隱喻

        用“斗爭”“判決書”“戰(zhàn)場”等與軍事作戰(zhàn)相關的概念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如:

        (32)他年紀四十八歲,是一個典型的世故很深的人,有主意、有幻想、有辦事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克制和見識,足夠在這個復雜的人生斗爭中保持自己的地位。

        (33)孩子的通知書,不是人生前程的“判決書”。

        (34)每一個孩子都是帶著母親的期望、關切和祝福而奔向人生戰(zhàn)場的。

        1.12始于人體·醫(yī)藥衛(wèi)生域的“人生”隱喻

        “創(chuàng)傷”“夢”等始于人體·醫(yī)藥衛(wèi)生域的概念,也可以用來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現(xiàn)代漢語中存在很多“人生如夢”的語言表達。如:

        (35)每一份人生創(chuàng)傷,都是一種成熟。

        (36)人生如夢,死才是夢的初醒。

        1.13始于農業(yè)域的“人生”隱喻

        “耕耘”“收獲”“果實”這些表示農業(yè)概念的詞語,也可以用來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如:

        (37)用心耕耘自己的人生。

        (38)學會感恩,收獲人生。

        (39)艱難的探索中,黃蘊慧終于嘗到自己辛勤耕耘多年而長出的人生甜果。

        1.14 始于工業(yè)·科技域的“人生”隱喻

        “建設”“實驗”這些表示工業(yè)、科技概念的詞語,也可以用來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如:

        (40)養(yǎng)成讀書習慣,建設書香人生。

        (41)人生實驗等。

        1.15始于宗教·民間信仰域的“人生”隱喻

        “信仰”“修行”這些表示宗教、民間信仰概念的詞語,也可以用來喻指抽象的“人生”概念。如:

        (42)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這是巴金的人生信仰和行為準則。

        (43)我則慶幸內心開始了這樣謙虛的心境,要向大地表示謙敬是一段不容易體會的人生修行。

        1.16始于事情·情狀(一般)域的人生隱喻

        在我們語料整理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1例“人生循環(huán)”和1例“人生圓滿”的語言表達,根據(jù)《現(xiàn)代漢語分類大詞典》的分類標準,它們均屬于始于事情·情狀(一般)域的“人生”隱喻。如:

        (44)“臥底”五年,才好不容易理清了他人生大循環(huán)及無數(shù)小循環(huán)的脈絡。

        (45)那才是人生最圓滿的憩息與皈依。

        綜上所述,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呈現(xiàn)全方位取喻的特點。

        在表1中,我們系統(tǒng)整理了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各始源域的取喻比例。

        表1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始源域類型

        2“人生”隱喻“多源性”的認知分析

        語言是社會的產物,是由社會約定俗成的。語言的發(fā)展一方面受到內部機制的制約,一方面受到社會的影響。要想全面了解現(xiàn)當代漢語“人生”隱喻的“多源性”,我們必須內觀隱喻的投射過程,外察現(xiàn)代社會的生活方式。

        2.1隱喻聚焦對“人生”隱喻“多源性”的影響

        隱喻由始源域和目標域共同組成,是從始源域向目標域的跨域映射過程,也即具體概念到抽象概念的一系列對應。K?vecses認為,隱喻映射兼具選擇性和抑制性,遵循著“守恒原則”,受到隱喻聚焦的制約[1]91。隱喻聚焦指當始源域映射到目標域時,目標域中只有一部分特征進入焦點而成為映射的對象[11]??陀^上講,目標域多面性的特征需要多個不同顯著特征的始源域來對其加以理解[12],因此,隱喻聚焦的意向性決定了隱喻始源域的“多源性”。舉例來講,在“人生是植物生長”這個始于生命·生物域的概念隱喻中,植物的“花朵綻放”成為隱喻聚焦,進入“人生”的概念理解中,激活人生“完善、充實自我”這一局部特征,形成“盛開的人生”這一隱喻表達,如圖1所示。

        圖1 “盛開的人生”的隱喻聚焦分析

        總體來說,隱喻聚焦為人們的隱喻表達提供了方向,傳達了目標域所要強調的某些方面,比如用“農作物的播種”強調人生的“付出與奮斗”,用“夢境的不真實”強調人生的“虛幻”等,通過始源域典型特征的聚焦,人生某些方面的特征得以具體化,進而產生了豐富的隱喻表達。通過系統(tǒng)考察以“人生”為目標域的現(xiàn)代漢語語料,我們構建了一個多源域的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發(fā)生模型,如圖2所示。在這個模型里,對于一個特定的目標域“人生”,來自行動·交通運輸、宇宙·地球、思想·語言·信息、情感、生命·生物、數(shù)量、政治·法律·軍事、經濟、科技等等類型的始源域,共同發(fā)揮作用,在不同方面突顯“人生”的某個特征。

        圖2 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發(fā)生模型

        2.2時代背景對“人生”隱喻“多源性”的影響

        馬克思[13]認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關系是人們在共同的物質和精神活動中所結成的相互關系的總稱,受政治、經濟、法律、軍事、宗教等等社會因素的影響。換言之,人對自身的認識要受到社會關系的影響,而社會關系又隨時代發(fā)展發(fā)生著變化。隱喻是社會發(fā)展的一面鏡子。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fā)展日新月異,對外交流與日俱增,社會、政治、經濟及文化生活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些發(fā)展過程也給隱喻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為隱喻的取喻打開了一扇扇新的窗口。為論述方便,下面我們僅選取兩個個性特征非常突出的時代與現(xiàn)代的“人生”隱喻取喻作對比。

        其一,先秦時代。先秦,即秦代以前,指公元前221年秦朝統(tǒng)一天下以前的歷史,包括中國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早期封建社會三種社會形態(tài)。這個時期,采集和勞作是人們生活的主要來源,因此,在文學作品中以植物生長喻人生的例子比比皆是*筆者以《詩經》305篇詩歌為語料來源,共發(fā)現(xiàn)24處“人生”隱喻。其中始于生命·生物域的隱喻表達有20處,占83.3%;始于行動·交通運輸域的隱喻表達2處,占8.3%;始于宇宙·地球域和物質·物體域的各1處,各占4.2%。。如:

        (46)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周南·桃夭》)

        (47)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召南·摽有梅》)

        (48)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離騷》)

        (49)余既茲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蘅與方芷……(《離騷》)

        (50)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勸學》)

        人生如桃樹、梅子等花草樹木的生長,這些隱喻取自人們的生產生活,反映了先秦時代人們與農業(yè)生產的密切關系。

        其二,唐代。疆域廣闊的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黃金時代,政治開明,經濟繁榮。在兼容并包、繼承創(chuàng)新的文化精神的熏陶下,加之頻繁的對外交流與出行需要,唐代讀書人發(fā)展了“人生是旅行”的概念隱喻,創(chuàng)新了“人生是季節(jié)更迭”、“人生是日月流轉”等始于自然現(xiàn)象域的隱喻表達。與先秦時代相比,唐代“人生”隱喻取喻呈現(xiàn)逐漸開放的趨勢*筆者以《唐詩三百首》中300篇詩歌為語料來源,共發(fā)現(xiàn)36處“人生”隱喻。其中始于生命·生物域的隱喻表達有14處,占38.9%;始于宇宙·地球域的隱喻表達有12處,占33.3%;始于行動·交通運輸域的隱喻表達9處,占25%;始于物質·物體域的隱喻表達1處,占2.8%。。比如:

        (51)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杜甫《嘆花》)

        (52)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53)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李商隱《樂游原》)

        (54)雨中黃葉樹,燈下白頭人。(司空曙《喜外弟盧綸見宿》)

        (5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5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黃鶴樓》)

        (57)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李白《擬古十二首·其九》)

        句(60)以花草的生長喻人生發(fā)展;句(61)連用動物“春蠶”和日常物品“蠟燭”來比喻生命;句(62、63)皆從自然現(xiàn)象中取喻,將人生最后的時光比作“夕陽”“秋景”;(64-66)是始于旅行域的“人生”隱喻表達。在唐詩中,像這樣的比喻還有很多。

        “遠取諸物,近取諸身”是人類重要的認知方式之一,而社會生活,作為影響隱喻取喻的外部因素,總是和生產力的實際發(fā)展水平相適應,和生活資料的發(fā)展變化相聯(lián)系。隨著生活方式由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變化,隱喻取喻的“多源性”也經歷了從簡單到復雜、從不夠開放到全方位取喻的變化。伴隨著信息化的拓展、知識經濟帶來的生活資源結構的改變以及現(xiàn)代人對于精神消費和個人價值的追求,人們對于“人生”的理解更加立體,“人生”隱喻的取喻也更加全面,才會出現(xiàn)諸如“人生編碼”、“人生舞臺”、“人生歧途”、“人生境界”、“人生百味”、“人生難題”、“人生邊上”、“人生浪花”、“杯酒人生”、“書寫人生”及“人生贏家”等等豐富的隱喻表達。鑒于現(xiàn)代生活方式的開放與創(chuàng)新,可以預測,在未來人們對于“人生”隱喻的取喻會更加豐富。

        3結語

        對任何一個哲學問題意義的追蹤,都取決于人們如何運用概念系統(tǒng)來理解這個問題[14]136。因此,我們必須從自身的心智加工出發(fā),深刻解析“人生”一詞概念化背后蘊含的隱喻機制,才能全面回答“人生是什么”這一基本哲學命題。Lakoff & Johnson[14]139認為,體驗并不總是先于概念化,因為概念化本身也是一種體驗。我們對“人生”概念的理解,根植于其他相關概念(如生命、行動、農工商業(yè)、政治、軍事、宗教、數(shù)量等)的體驗,所有關于“人生”的理解必須通過隱喻與這些概念相聯(lián)系。離開了隱喻,很難去談論“人生”這個概念。對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始源域“多源性”的深入考察,不僅幫助我們全面認識“人生是什么”這一哲學命題,也進一步驗證了“心智的體驗性”和“思維的隱喻性”這兩個體驗哲學的基本觀點。

        “多源”人生隱喻背后折射出現(xiàn)代人“多元”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沒有體驗就沒有人生觀,而這樣的人生觀是通過隱喻構建,并具有時代特色的?!叭松彪[喻的“多源性”一方面受到隱喻聚焦的內部制約,另一方面又接受現(xiàn)代社會生活開放性、多樣性的外部影響。認知語言學認為,隱喻是了解時代聚焦的一個窗口,不同歷史時期的社會焦點都會在其所使用的隱喻中表現(xiàn)出來。本文的研究只揭示了現(xiàn)代漢語“人生”隱喻始源域的“多源”機制,漢語不同時期“人生”隱喻具有怎樣的“多源性”?英語不同時期“人生”隱喻的“多源性”又是作何表現(xiàn)?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K?vecses.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New York:Cambe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2]賈冬梅,藍純.五行之木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隱喻[J].外語與翻譯,2015 (1):36-41.

        [3]賈冬梅,藍純.五行之金行背后的概念隱喻和借代[J].山東外語教學,2013 (6):26-32.

        [4]賈冬梅,藍純.五行之“火”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隱喻[J].外國語,2013 (5):36-42.

        [5]賈冬梅,藍純.五行之土行背后的概念隱喻和借代[J].當代外語研究,2013 (1):20-25.

        [6]賈冬梅,藍純.五行之水行背后的概念借代和隱喻[J].外語教學,2012 (6):19-23.

        [7]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 [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8]黃華新,吳恩鋒.論漢語“人生”的隱喻認知機制[J].浙江社會科學,2005 (4):106-111.

        [9]黃興運.人生隱喻的認知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 (3):112-114.

        [10]董大年.現(xiàn)代漢語分類大詞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

        [11]劉正光.隱喻映射的本質特征[J].外語學刊,2003 (3):8-14.

        [12]覃修桂,黃興運.概念隱喻中始源域“多元性”的體驗哲學觀:以漢語詩詞中“愁”的概念隱喻為例[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 (5):24-29.

        [13]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6.

        [14]George Lakoff,Mark 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M].New York:Basic Books,1999.

        責任編輯:柳克

        Experience·Metaphor·Life—A Cognitive Study on Multi-source Mechanism of Life Metaphor in Modern Chinese

        TIE Y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conduc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on the cognitive motivations of the multi-source mechanism for metaphor from the embodied cognitive perspective, which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s a full range of source domains for life metaphor in modern Chinese and develops into the cognitive mechanism behind its multi-source mappings by analyzing the source domains of life metaphor in modern Chinese corpus.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metaphorical highlighting and historical background respectively determine the multi-source mechanism of life metaphor in modern Chinese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levels.

        Keywords:life;conceptual metaphor;source domain;metaphorical highlighting;historical background

        收稿日期:2016-02-01

        作者簡介:帖伊(1987-),女,河南鄭州人,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認知語言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H0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9-3907(2016)05-0054-05

        猜你喜歡
        概念隱喻時代背景人生
        新時代背景下學校管理之我見
        甘肅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02
        新時代背景下小學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幾點思考
        甘肅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4:24
        新時代背景下棊江區(qū)政協(xié)建設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30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兩字之間
        淺析概念隱喻的運行機制
        概念隱喻在構建語篇連貫中的作用探析
        考試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0:44:35
        多模態(tài)隱喻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認知構建
        科技視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38:31
        中國日報英語經濟新聞標題中的隱喻研究
        獨一無二的你
        超碰观看|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大伊香蕉在线精品视频75| 久久久久久99精品| 偷拍视频十八岁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高潮惨叫久久久| 成人免费看www网址入口| 久久亚洲AV成人一二三区| 午夜婷婷国产麻豆精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果冻传媒|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幂| 91久久精品无码人妻系列| 97久久久一区二区少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国产精品九九久久一区hh| 国产久久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免费视频成人 国产精品网站|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黄色| 插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污污污污污污WWW网站免费| 国产亚洲青春草在线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综合| 欧美天天综合色影久久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日韩精品视频av在线观看| 台湾佬中文网站|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久久精品99e| 欧美亚州乳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av另类在线播放| 一二三四五区av蜜桃 |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超短裙老师在线观看一区|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在线观看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