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柱
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臨床觀察與護理
張玉柱
目的 探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護理措施與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68例AECOPD患者的臨床護理資料。結果 68例患者均無死亡病例,與入院時相比,出院時1秒用力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由(52.87±12.74)%提高到(79.58±11.62)%,生活質(zhì)量評估測試(CAT)則由(32.54±6.84)分下降為(10.46±3.72)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做好心理護理,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通氣護理,改善營養(yǎng),加強健康教育有利于AECOPD患者改善肺功能,控制病情發(fā)展,提高生活質(zhì)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護理干預;臨床觀察;回顧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一般由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發(fā)展而來,具有發(fā)病時間長、痛苦大、易復發(fā)的特點[1],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AE)是該病的危險期,臨床死亡率極高,對AECOPD患者除有效搶救治療外,科學護理也是改善癥狀、控制病情發(fā)展的重要措施[2]。近兩年來,本院對AECOPD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綜合護理,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現(xiàn)總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3年1月~2014年12月西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共收治AECOPD患者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齡46~77歲,平均(546.6±3.2)歲;病程2~21年,平均(11.3±2.5)年。臨床表現(xiàn)出氣促、呼吸困難,反復咳痰、咳嗽等癥狀,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草案)》[3]中AECOPD診斷標準。
1.2 護理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給予吸氧、平喘、擴管、抗感染、加用低分子肝素鈣等對癥治療,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綜合護理干預。
1.2.1 心理護理 針對AECOPD患者可能出現(xiàn)焦慮、抑郁、消極、悲觀等不良心理及時給予心理疏導,心理護理不能僅僅是進行精神安慰,要耐心細致地講解疾病防治知識。介紹治療成果和成功病例,必要時調(diào)動患者家人及親友共同做好工作,加強情感溝通,要采取各種措施幫助和鼓勵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面對疾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主動配合治療和護理。
1.2.2 基礎護理 讓患者多采取半坐臥位或端坐位方式休息,嚴重時只能臥床休息,注意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室溫控制在20℃~24℃,相對濕度保持60%~75%,衣服要寬松,被褥要松軟、暖和,且勤換被服,注意保暖,防止受涼感冒,要戒煙戒酒,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
1.2.3 用藥觀察護理 對AECOPD患者采取霧化吸入是目前比較理想的給藥方式。包括有氧驅(qū)動霧化吸入、壓縮霧化吸入和超聲霧化,無論哪種給藥方式都要密切觀察藥物療效及不良反應,注意吸入時患者是否存在不適,提高霧化吸入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2.4 通氣護理 呼吸困難伴低氧血癥者需要遵醫(yī)囑給予氧療,要注意用氧安全,防止吸入氧濃度過高,引起二氧化碳潴留及氧中毒,氧濃度一般控制在28%~30%,凡符合條件者最好采取無創(chuàng)通氣(NIPPV),行NIPPV可將氧流量調(diào)至3~5L/min,從最小壓力開始,注意觀察面罩系帶松緊度是否適宜,患者是否減輕喘憋、感覺舒適,是否出現(xiàn)腹脹,必要時要進行氣道濕化。要教會患者正確呼吸、咳嗽和排痰,指導患者經(jīng)常練習深吸氣再短暫閉氣;咳嗽時保持坐位,頭略前傾,雙肩放松,最好在前臂墊枕;對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協(xié)助拍背,要鼓勵患者多飲水,必要時可采用超聲霧化吸入,要注意觀察咳嗽的次數(shù),咳痰的量、顏色,及時報告醫(yī)生判斷患者的感染是否被控制。
1.2.5 飲食護理 多給患者提供一些高熱量、高蛋白、豐富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要堅持少食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對處于應激狀態(tài)的患者可采取經(jīng)靜脈補充營養(yǎng)。比例為糖類50%~60%,脂肪20%~30%,蛋白質(zhì)15%~20%,保持營養(yǎng)既豐富,又均衡。
1.2.6 健康教育 采取多種宣傳方式讓患者避免吸入煙、塵,尤其要嚴禁吸煙,霧霾天氣不宜外出,要督促患者生活有規(guī)律、堅持勞逸結合,氣候驟變時注意保暖、預防感冒,尤其要防范呼吸道感染,必要時可堅持注射流感疫苗或肺炎鏈球菌疫苗,提高免疫力,在急性癥狀控制后要盡早進行放松練習、胸部體療、腹式呼吸鍛煉、縮唇呼吸法、以呼吸體操及醫(yī)療體育為主的有氧運動等康復鍛煉,鍛煉輕度疲勞為度。
1.3 觀察指標 (1)肺功能變化:治療前后用彩超診斷儀測量肺動脈壓(mPAP)、最大呼氣流速(MMEF)、最大通氣量(MVV)和1秒用力呼氣量(FEV1),計算1s用力呼氣量占肺活量比值(FEV1/FVC);(2)生活質(zhì)量:治療前后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病生活評估測試(COPD Assessment Test TM,CAT)[4]對患者生活質(zhì)量進行評分。
1.4 療效評價標準 參照文獻[5]治療效果分3類。(1)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結合心電圖、血氧飽和度等各項指標接近正常,肺動脈壓下降6~9.75mmHg以上;(2)有效:臨床癥狀減輕,心電圖、血氧飽和度有所改善,肺動脈壓下降1~5mmHg;(3)無效:癥狀無改善,肺動脈壓無下降。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數(shù)據(jù)以“x±s”表示,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經(jīng)精心治療與綜合護理,AECOPD患者68例中,顯效44例,有效20例,無效4例,有效率94.12%,無臨床死亡病例。
2.2 觀察指標 68例AECOPD患者治療后肺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均有顯著改善。見表1。
表1 AECOPD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及生活評估測試(x±s)
COPD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疾病,既有自身的因素,也有環(huán)境因素;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5]。因此,在AECOPD得到確診后,仍需要進一步做好臨床觀察,一方面,可以此評估患者病情,根據(jù)評估結果采取對癥治療,包括應用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和糖皮質(zhì)激素等藥物,增強控制性氧療,做好機械通氣,加強營養(yǎng)支持,堅持康復鍛煉等;另一方面,也能有針對性做好綜合護理[6]。
值得注意的是,正因為COPD是由多種因素所導致,AECOPD的有效治療與歸轉(zhuǎn)不能僅僅依靠醫(yī)療手段,護理工作對控制AECOPD病情發(fā)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促進其早日康復至關重要。首先COPD患者因患者常因病史長、體質(zhì)虛弱,病情反復發(fā)作極易出現(xiàn)焦慮、恐懼心理,行為退化或角色減退心理,矛盾、混亂心理和厭世抗拒心理,做好心理護理不僅僅是適應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模式轉(zhuǎn)變,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更主要的是促進AECOPD積極配合治療,達到穩(wěn)定或逆轉(zhuǎn)病情,改善患者肺功能的目的[7];其次,氣促、呼吸困難,反復咳痰、咳嗽暗AECOPD患者最突出、也是比較痛苦的癥狀,消除這些癥狀,除了依靠藥物等治療方式進行控制外,最佳的護理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緩解患者痛苦,加速康復進程,如護理中推廣氧驅(qū)動霧化吸入和壓縮霧化吸入,不僅操作簡單,而且療效更甚于超聲霧化[8],再如實施無創(chuàng)通氣,雖然并不能治療或改善疾病引起的肺部損害,但通過物理的方法維持和改善肺的氧合和通氣,盡可能的避免氣管插管,贏得治療原發(fā)病的珍貴的時間差[9],這也是改進護理方法促使AECOPD氣體在肺內(nèi)得到最大分布,增加胸內(nèi)壓,從而緩解病情、減輕患者痛苦的一個集中體現(xiàn)[10],再次,吸煙、空氣污染及感染是導致COPD發(fā)病的三大危險因素,AECOPD患者易出現(xiàn)進行性體重下降,肌肉組織減少,最后導致呼吸肌萎縮、呼吸衰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AECOPD大多存在營養(yǎng)不良[11],因此,做好基礎護理,強調(diào)營養(yǎng)支持護理,強化健康教育,其產(chǎn)生的效果是直接性和顯著性的增強療效[12]。
總之,臨床治療后,68例AECOPD患者有效率達到94.12%,肺功能和生活質(zhì)量均有顯著改善(P<0.05),這固然是精心治療取得的成果,但有針對性地做好綜合護理同樣有很大促進作用,科學的護理干預能顯著改善AECOPD患者的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已得到臨床實踐的檢驗和證實。當然,如何增強醫(yī)護配合,改進措施全面控制病情發(fā)展,還有待于在今后的臨床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1] 關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血栓栓塞癥的研究進展[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2,31(3):342-344.
[2] 王冬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針對性護理的效果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4,20(4):125-126.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草案)[J].國際呼吸雜志,2012,32(22):1681-1693.
[4] 柳濤,蔡柏薔.一種新型的生活質(zhì)量評估問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評估測試[J].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學報,2010,32(2):234-238.
[5] 石風英.康復護理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147-148.
[6] 吳惠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護理效果觀察[J].大家健康,2012,6(5):74-75.
[7] 張?zhí)m芳,褚春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針對性護理效果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7):1099-1100.
[8] 高遠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觀察與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1,17(10):9-10.
[9] 潘培育.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17):333-335.
[10] 黃燕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2,6(2):110-111.
[11] 王麗英.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3(4):1932-1933.
[12] 李淑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針對性護理措施[J].吉林醫(yī)學,2012,33(33):7377-737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6.078
青海 810000 西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呼吸科 (張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