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吉芙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在腦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表達水平與診斷的意義探討
柯吉芙
目的 研究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在腦血管疾病患者中的表達水平,探討其對于腦血管疾病的診斷意義。方法 選取66例腦血管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40例健康體檢者為對照組,23例腦出血患者為腦出血組,43例腦梗死患者為腦梗死組,根據(jù)熒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的原理,測量3組受試者在空腹狀態(tài)下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對測量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腦出血組(19.03±3.79)μmol/L、腦梗死組(18.96±3.85)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顯高于健康對照組(13.98±4.06)μmol/L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腦出血組與腦梗死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在腦血管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腦梗死;表達水平;診斷意義
腦血管疾病是臨床上常見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多發(fā)病,致殘率和病死率均相當高,嚴重影響人類健康,腦血管疾病的臨床亞型主要分為腦出血和腦梗死兩種[1]。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主要代謝器官為腎臟和肝臟,是蛋氨酸在代謝過程中的中間產(chǎn)物,屬于含硫非必需氨基酸[2]。有研究表明,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具有密切的相關性[3],本研究選取66例腦血管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在廣西柳州市柳鐵中心醫(yī)院就診的66例腦血管疾病患者和4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40例健康體檢者設置為對照組,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齡50~75歲,平均年齡(63.86±7.49)歲,病程0.5~2.5年,平均病程(1.23±0.42)年;23例腦出血患者設置為腦出血組,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齡49~74歲,平均年齡(65.12±7.53)歲,病程0.5~3年,平均病程(1.19±0.38)年;43例腦梗死患者設置為腦梗死組,其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50~76歲,平均年齡(64.37±7.21)歲,病程0.5~2.5年,平均病程(1.30±0.34)年;所有腦血管疾病患者均經(jīng)過頭顱MRI或CT檢查確診,并符合第四屆腦血管疾病會議中所制定的腦血管疾病診斷標準,排除腦栓塞和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等疾病的患者。3組受試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臨床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熒光偏振免疫分析法的檢測原理測量3組受試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使用的檢測儀器為日立7600-010設備,測量用相關試劑為寧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供給。健康對照組、腦出血組患者、腦梗死組患者均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2~3 mL血,在試管中加入抗凝劑防止血液凝固,先使用離心機離心3~5 min,轉速設置為3000 r/min,將血漿分離后再于-70℃冰箱中保存,等待檢測,比較3組受試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測量結果,進行分析。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采集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腦出血組、腦梗死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87,P<0.05;t=-5.74,P<0.05);腦出血組與腦梗死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0.08,P>0.05)。見表1。
表1 3組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s)
表1 3組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較(±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例數(shù)同型半胱氨酸(μmol/L)對照組4013.98±4.06腦出血組23 19.03±3.79a腦梗死組43 18.96±3.85a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日漸上升,嚴重危害著人類健康,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與年齡、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高血壓、吸煙及酗酒等多種因素相關[4]。對腦血管病急性期有效治療的同時,我們積極開展針對其高危因素的預防更加重要。有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血癥是腦血管疾病發(fā)生的高危因素,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動脈血栓、動脈硬化的重要危險因素,可引起多種病理改變,進而對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5]。
同型半胱氨酸是在甲硫氨基酸的甲基消去后形成的,為含巰基氨基酸在代謝過程中生成的中間產(chǎn)物[5],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升高超過16 μg/L,稱為高同型半管氨酸血癥。高水平的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引起患者的腦血管疾病有以下幾種病理機制:同型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血小板凝血惡烷的生成量增加,進而影響凝血因子V和血小板凝聚的活性[6];同型半胱氨酸使血管平滑肌細胞受到刺激后增生,使其正常的功能作用受到損害;同型半胱氨酸還具有氧化功能,使患者體內(nèi)的內(nèi)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因子大大減少[7],進而產(chǎn)生細胞毒作用損害內(nèi)皮細胞,同型半胱氨酸還能使脂質更易于沉積在血管壁上,從而加劇了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8]?;颊哐獫{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會受到性別、年齡、先天遺傳、后天營養(yǎng)狀況等因素的影響,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血漿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能夠有效排除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降低其發(fā)病率[9]。
本研究中,腦出血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19.03±3.79)μmol/L、腦梗死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18.96±3.85)μmol/L,均明顯高于對照組(13.98±4.06)μmol/L,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腦出血組與腦梗死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此結果說明腦出血和腦梗死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因此血漿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受檢者出現(xiàn)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率,為臨床上的診斷提供可靠的參考作用,腦血管病患者應當及時檢測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積極采取適當?shù)拇胧?/p>
綜上所述,腦血管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健康人,血漿同型半胱氨酸在腦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斷中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1] 石義永,余宏,林傳鴻.同型半胱氨酸與缺血性卒中[J].中國現(xiàn)代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1,11(4):464.
[2] 連蓮.992例健康體檢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調(diào)查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1,8(19):2333-2334.
[3] 張小飄,楊進波.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與腦血管疾病相關性回顧分析[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0,19(35):4573.
[4] 歐陽旋,胡立平.246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測定結果的臨床分析[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0,7(15):1559-1560.
[5] 阮桂芝.同型半胱氨酸在臨床診治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0,31(10):1151-1152.
[6] 張敏.血同型半胱氨酸與心腦血管疾病關系的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1,17(20):71.
[7] 劉建平,王士列,潘治斌,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相關性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9):174.
[8] 田浩,王許娜.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4,9(11):94-95.
[9] 薛燕平,王煒煒,任倩.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測定在心腦血管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2):92-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8.020
廣西 545007 廣西柳州市柳鐵中心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 (柯吉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