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 凱
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佘 凱
目的 研究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的臨床價值。方法 選取100例疑似乳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給予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其病灶處進行探查,分析并記錄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總符合率。結果 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總符合率為93.00%,與病理診斷結果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診斷的總符合率較高。
乳腺腫瘤;超聲彈性成像;診斷
乳腺腫瘤是一種婦科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疾病,具有發(fā)病率高和預后差等特點[1]。乳腺腫瘤主要分為惡性和良性兩種類型,且良性腫瘤較為多見[2],其中良性乳腺腫瘤是指乳房異常良性結締組織增生,一般不會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惡性乳腺腫瘤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和工作質(zhì)量,也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早期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對患者的預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研究探討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在江西省腫瘤醫(yī)院收治的100例疑似乳腺腫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jīng)病理學檢查已證實100例疑似乳腺腫瘤患者中有21例惡性腫瘤,79例良性腫瘤。21例惡性腫瘤患者年齡25~56歲,平均(41.02±2.33)歲;腫塊直徑0.33~8.74cm,平均(1.78±1.56)cm;其中浸潤性小葉癌2例,浸潤性導管癌18例,原位癌1例。79例良性腫瘤患者年齡27~58歲,平均(41.44±2.89)歲;腫塊直徑0.55~7.53cm,平均(3.39±1.37)cm;其中乳腺疾病6例,纖維腺瘤71例,導管內(nèi)乳頭狀瘤2例。
1.2 方法 在疑似乳腺腫瘤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同意的條件下,給予超聲彈性成像技術對其病灶處進行探查。具體檢查方法如下:(1)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的型號是百勝公司
mylab90,其探頭型號是LA523,頻率為5~13MHz。(2)疑似乳腺腫瘤患者將上衣脫去,并取平臥位,然后將雙手舉起,從而使雙側乳房充分暴露在空氣中。(3)醫(yī)師采取觸診的方式進行診斷從而了解腫塊的部位、活動度以及硬度。(4)取順時針的方向和縱橫方向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連續(xù)掃查患者的雙側乳房,并觀察病灶部位、形態(tài)、大小、有無鈣化深淺筋膜、腫塊內(nèi)部信號的形態(tài)和分布等情況。(5)將彈性成像模式打開,探頭垂直于皮膚表面,并將腫塊調(diào)整到取樣框的中心位置,然后通過輕觸腫塊的方式獲得彈性成像圖。
1.3 診斷標準 觀察彈性成像圖并采用五分法進行評價[3],即1分是指病變區(qū)和周圍組織均完全由綠色覆蓋;2分是指病變區(qū)中間由藍色覆蓋,而其余部分由綠色覆蓋;3分是指病變區(qū)由藍色和綠色覆蓋,且兩種顏色所占比例接近;4分是指病變區(qū)由藍色和綠色覆蓋,但是以藍色為主;5分是指病變區(qū)和周圍組織以藍色覆蓋為主,混雜著少量綠色。診斷標準:若彈性成像評分>3分,則診斷為惡性腫瘤;若彈性成像評分≤3分,則診斷為良性腫瘤[4]。
1.4 評價指標 以病理診斷作為金標準,評價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總符合率。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總符合率為93.00%(93/100),與金標準診斷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超聲彈性成像診斷與病理診斷結果比較(n)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經(jīng)濟水平不斷提高,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斷改變,乳腺腫瘤患者的數(shù)目呈現(xiàn)逐年增長趨勢。至今為止,乳腺腫瘤在女性惡性腫瘤發(fā)病率中居首位[5]。乳腺腫瘤是激素依賴性腫瘤之一,中醫(yī)學認為引發(fā)乳腺腫瘤的主要原因是肝氣郁結、氣血不暢而導致氣滯血瘀,進而蘊結乳中[6]。乳腺腫瘤主要的臨床癥狀有乳腺腫塊、乳腺疼痛、腋窩淋巴結腫大和乳頭溢液等。乳腺腫瘤主要分為良性和惡性兩種類型,其中惡性乳腺腫瘤會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乳腺腫瘤的早期診斷十分重要。
乳腺腫瘤的早期診斷可以有效地幫助乳腺腫瘤患者及時通過手術切除病灶,從而防止癌細胞的轉(zhuǎn)移,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和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臨床上,鉬靶X線攝影診斷乳腺腫瘤的方法已是廣大醫(yī)務人員所認可的有效診斷手段,但是采用鉬靶X線攝影對患者進行診斷時,會對患者產(chǎn)生放射性,因而鉬靶X線攝影在臨床應用上受到限制[7]。病理學檢查是診斷乳腺腫瘤的金標準,但是采用病理學檢查方法對乳腺腫瘤患者進行檢查時,檢查對象必須是新鮮組織,這樣就容易對患者造成外在創(chuàng)傷。近幾年,隨著超聲技術不斷提高和超聲應用越來越廣泛,超聲彈性成像技術也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上診斷乳腺腫瘤。超聲彈性成像技術是一種通過彩色編碼疊加在常規(guī)二維超聲圖像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成像技術。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診斷乳腺腫瘤的機制是借助收集和發(fā)射信號之間的時間差從而判斷患者組織的彈性系數(shù),并通過使用彩色編碼來顯示受力后產(chǎn)生的應變大小,進而通過不同的彈性系數(shù)和應變大小來診斷病變的性質(zhì)[8]。
本研究結果表明:超聲彈性成像診斷乳腺腫瘤良惡性的總符合率為93.00%(93/100),與金標準診斷結果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因此,超聲彈性成像在乳腺腫瘤良惡性診斷中具有顯著的臨床價值,診斷的總符合率較高。
[1] 郝軼,呂曉玉,郭莉,等.乳腺腫瘤超聲彈性成像與肌成纖維細胞分布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2):138-141.
[2] 胡向東,馮彥紅,王艷紅,等.周圍組織與乳腺病灶的應變比值對乳腺良惡性病變的診斷價值[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1, 8(9):1970-1976.
[3] 曾慶勁,曾婕,鄭榮琴,等.剪切波彈性成像在乳腺實性病變良惡性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4,23(2):129-132.
[4] 鄭春梅,王薇,王繁博,等.超聲彈性成像對乳腺腫瘤診斷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4,28(3):259-260.
[5] 肖曉云,智慧,楊海云,等.超聲造影5分法診斷乳腺腫物的價值初探[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2,21(4):328-331.
[6] 劉衛(wèi)勇,隋秀芳,李紅苗,等.乳腺實性病灶組織多普勒超聲彈性成像時間-應變曲線分析[J].中華醫(yī)學超聲雜志(電子版),2012, 9(8):744-752.
[7] 郭曉霞,王雁,趙紅梅,等.超聲彈性成像與BI-RADS-US分級診斷乳腺腫塊的價值[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26(8):783-784.
[8] 孫衛(wèi)健,康莉,范曉芳,等.常規(guī)超聲與彈性成像技術鑒別診斷乳腺腫塊的比較研究[J].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10,19(2):181-18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26
江西 330029 江西省腫瘤醫(yī)院超聲科(佘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