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剛?オ?
[摘要]雖然新課程改革讓思想政治課煥然一新,但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仍存在著過于追求表象,忽視課堂的時效性、時代性、知識性,違背教學規(guī)律的現(xiàn)象。要想讓思想政治課堂變得更加精彩,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化繁為簡、求真務實、立德樹人、向善向美,還學生一個“素顏”的政治課堂。
[關鍵詞]素顏化繁為簡求真務實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6058(2016)130069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說過,要“把教育還給教育”,這是因為他看到了一些教育領域的失真現(xiàn)象。讓教育回歸真實,教師必須給課堂教學“卸妝”,把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把探究過程交給學生,讓思想政治課堂回歸“素顏”。
一、化繁為簡,回歸形式簡約
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運用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彌補單純理論灌輸?shù)娜毕?。但一些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把課堂變成了劇場,圖片、視頻、錄音、動畫滿天飛,干擾了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占用了學生思考和感悟的時間,擠壓了學生實踐和體驗的空間,讓學生的認知僅僅停留在表面。比如某教師在教學《股票、債券和保險》時,播放相聲《瘋狂股迷》的片段來幫助學生理解關于股票的知識,雖然學生被視頻短片逗樂了,卻仍是不明白股票是怎么回事。
“素顏”課堂要求教師堅持“三貼近”原則,以教材為依托,以生活為基礎,讓政治教學以生活中的熱點、難點、疑點和身邊事作為“切入點”,圍繞學生的生活情境,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需求,精選教學資源,用盡可能少的主題材料,闡述盡可能多的理論觀點。比如在2011年全國思想政治優(yōu)質(zhì)課上,王亮老師通過“選拔理財師”活動,讓學生一起幫忙探討自己十萬元該如何投資理財。這樣開展《股票、債券和保險》的教學,既讓人感覺真實、有趣,又使學生在積極參與中受到教育。
二、求真務實,回歸師生交流
新課改實施以來,廣大教師主動開展學習觀摩,積極研究教法學法。有的教師完全照搬現(xiàn)有的教學模式,強行推進教學環(huán)節(jié),整堂課忽略了學生的接受程度和接受能力,忽視了教育規(guī)律,扼殺了任何生成教育資源的機會,以至于整堂課都變得波瀾不驚。教師在“聲嘶力竭”講課,學生在“安靜學習”。教師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卻如同在拖著一頭不聽話的老牛,雙方都累得苦不堪言。
正如葉瀾教授所說,教學過程應當是師生共同參與,通過對話與合作,完成教學目標的過程。推行任何教學模式都是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追求學生的知識能力增長,而不是片面實現(xiàn)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完成?!八仡仭闭n堂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創(chuàng)設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并以教學智慧引發(fā)學生的思維共振,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產(chǎn)生師生之間的思想共鳴、情感交流。
三、立德樹人,回歸教育理性
思想政治課教學既要傳授學生知識,讓學生成才,還肩負著讓學生成人的重任。易中天教授說,教育是最需要“以人為本”的領域,卻最不拿人當人。長期存在的功利思想和浮躁的評價方式,不斷干擾、異化著我們的課堂教學行為。教師忽視了教學方法,學生忽略了學習方法,一群活潑的小鴨子被訓練成只會考試的“考鴨”或是思維呆板的“板鴨”。課堂沒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知識的快樂,卻讓學生對書本深惡痛絕。
溫家寶總理說:“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各類人才。” “素顏”課堂就是要擯棄那些功利性的思想,重新回歸到理性的育人思想上來,把成人成才作為課堂教學的追求目標,不僅要傳授知識技能,更要重視學生優(yōu)秀道德品質(zhì)、健全人格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努力把“成人”教育滲透到教學之中,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就業(yè)觀、誠信意識、民主意識、法制意識、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價值觀。
四、向善向美,回歸生命追求
印度詩人泰戈爾說過:“教育的目的是應向人類傳遞生命的氣息?!彪m然新課改實行多年,“虎媽” “狼爸”卻不斷涌現(xiàn),他們片面地崇尚望子成龍的成才教育,而忽視對青少年人文關懷的生命教育,導致有些學生無視生命的價值,漠視生命的意義,甚至摧殘生命。從劉海洋傷熊事件到藥家鑫事件,都讓我們感覺到:學生升學的壓力,讓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重”;教育對生命的忽視,更讓生命不能承受如此之“輕”。
尊重生命的教育,才能讓學生心中感受到愛,才能幫助學生體會到生命的意義,懂得生命的可貴,學會珍愛每一個平凡的生命。“素顏”課堂要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會到生命的意義和追求。比如在教學《影響價格的因素》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理解生活中的商品供求關系和價值究竟是如何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更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贊美普通勞動者,使學生尊重他人的勞動成果。
“素顏”課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生活實踐,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質(zhì),在參與中認識自己,在思考中發(fā)展自己,在尊重中提升課堂實效。
(責任編輯袁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