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
獻血者核酸篩查情況分析
趙燕
目的 分析棗莊市獻血者的核酸檢測情況,為以后更好的開展核酸檢測工作提供依據(jù)。方法 ALT檢測合格及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陰性的獻血者標本9901例,進行HBV-DNA、HCV-RNA和HIV-RNA的聯(lián)合混樣檢測,對混樣陽性的標本再進行拆分檢測。并對拆分乙肝HBV-DNA陽性的樣本進行乙肝兩對半血清學的酶聯(lián)免疫檢測。結(jié)果 共完成9901例標本的核酸混樣檢測,拆分陽性的標本7例,陽性率為0.071%(7/9901)。HBcAb陽性或HBcAb陽性伴HBsAb強弱陽性占71.40%(5/7),而HCV-RNA、HIV-RNA均陰性。對7例HBV-DNA陽性的標本進行乙肝兩對半檢測,結(jié)果顯示:HBcAb陽性2例(28.5%),HBcAb陽性伴HBsAb強弱陽性3例(42.9%),HBsAg弱陽性伴HBsAb陽性1例(14.3%),兩對半結(jié)果全部陰性1例(14.3%)。結(jié)論 常規(guī)檢測后的獻血者依然有傳染性的可能,核酸檢測可有效降低傳染性的風險。
獻血者;血液安全;核酸篩查
輸血作為一種不可替代的臨床治療手段,已經(jīng)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血液的輸注雖搶救了患者的生命和治愈了疾病,但也存在著輸血性傳播疾病的危險。因此,為提高臨床輸血安全,盡量避免傳染性疾病通過需要傳播,是血站工作的核心任務之一。目前,我國采供血機構(gòu),依據(jù)衛(wèi)生部相關(guān)標準,每份血液標本分別用兩種不同廠家的酶聯(lián)免疫試劑,對乙肝、丙肝、艾滋病和梅毒進行檢測,但是由于酶聯(lián)免疫試劑的靈敏度問題,但依然存在因漏檢而傳播的風險,這主要是“窗口期”問題而導致的。核酸擴增技術(shù)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異性,通過檢測病毒的核酸,可有效降低“窗口期”造成的漏檢,核酸檢測技術(shù)(NAT)在血站的應用彌補了酶聯(lián)免疫試的不足。因此,西方發(fā)達國家在上世紀末已經(jīng)普遍應用NAT進行血液檢測[1]。近年來國內(nèi)部分采供血機構(gòu)也把核酸擴增技術(shù)應用于血液的檢測[2]。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要求2013~2015年全面推進血站核酸檢測工作,并公布具體實施方案,到2015年,血液篩查核酸檢測基本覆蓋全國。為落實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的要求,本站2015初年開始核酸檢測的探索,已開始全面應用于血液篩查?,F(xiàn)將應用情況報道如下。
1.1 檢測標本 棗莊血站2015年7月20日~2015年12月20日,各個采血點采集的獻血者標本共計10140例。采血現(xiàn)場每個獻血者留取標本3份,1份核酸檢測專用試管用于核酸檢測,2份EDTA-K2抗凝真空管用于ALT、血液酶免檢測。核酸檢測專用試管在現(xiàn)場離心,標本保存及運輸溫度要求在2℃~8℃。按照《獻血者健康檢查要求》的標準,對ALT速率法進行檢測,對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進行兩遍酶聯(lián)免疫檢測(ELISA法)。ALT檢測結(jié)果合格(≤40 IU/mL),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檢測結(jié)果陰性的獻血者標本共計9901例。
1.2 檢測試劑 酶免試劑:乙肝表面抗原試劑(廈門新創(chuàng),北京萬泰);丙肝抗體試劑(廈門新創(chuàng)、北京萬泰);艾滋病抗體試劑(珠海麗珠、北京萬泰);梅毒抗體試劑(廈門新創(chuàng)、珠海麗珠);核酸檢測試劑: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1型)核酸檢測試劑(PCR-熒光法)(上??迫A)。上述所有試劑均有批批檢報告并在有效期內(nèi)使用。乙肝兩對半也用酶免法檢測,由棗莊市立三院進行。
1.3 儀器 哈美頓STAR全自動加樣儀(瑞士);澳斯邦24/20全自動酶免后處理機;Olympus AU480全自動生化儀(日本奧林巴斯);上??迫A核酸檢測系統(tǒng):Hamilton MICROLAB STAR全自動混樣提取儀、ABI 7500核酸擴增檢測儀。
1.4 方法 對10140份獻血者標本先進行ALT速率法檢測、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的酶免法檢測。去掉所有陽性標本,得到全部合格的標本共9901份。對9901份標本進行核酸HBV-DNA、HCV-RNA和HIV-RNA聯(lián)合檢測。8個標本混樣到1個pool,其中每個樣本吸樣180?L,對混樣陽性pool進行單個樣本(每個樣本吸樣1.44 mL)拆分實驗。對HBVDNA陽性樣本,做乙肝兩對半檢測,即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體(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體(HBeAb)、乙肝核心抗體(HBcAb)的檢測。
共完成9901例標本的核酸混樣檢測,拆分15批次,其中乙肝核酸拆分陽性的標本7例,核酸檢測陽性率為0.071%(7/9901)。HBcAb陽性或HBcAb陽性伴HBsAb強弱陽性占71.40%(5/7)。沒有檢出HIV-RNA或HCV-RNA陽性標本。對7例HBV-DNA陽性的樣本進行乙肝兩對半血清學標志物檢測。見表1。
表1 7例酶免陰性HBV-DNA陽性標本乙肝兩對半結(jié)果[n(%)]
如何降低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窗口期”感染風險,已成為血液檢測領(lǐng)域亟待解決的問題?,F(xiàn)有的酶聯(lián)免疫等血清學檢測方法檢測的是抗原或抗體,而核酸檢測技術(shù)檢測的是病毒核酸[3],能更早地發(fā)現(xiàn)病毒感染,減少經(jīng)血傳播疾病的潛在風險。這項技術(shù)目前可將乙肝、丙肝和艾滋病病毒的檢測“窗口期”分別由原來的50天、72天和22天縮短到25天、59天和11天[4],臨床輸血安全將更有保障。
本站核酸檢測結(jié)果,從9901例獻血者ALT、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檢測全部合格的標本中,用NAT檢測篩查并鑒定出7例HBV-DNA陽性,陽性率0.071%(7/9901),低于我國相關(guān)報道的0.15%[5]和0.47%[6],這可能與乙肝的流行區(qū)域差異有關(guān),也與人員操作、儀器和試劑有一定的關(guān)系,也可能與檢測的標本例數(shù)較少有關(guān)。從本結(jié)果看出,常規(guī)酶聯(lián)免疫法對乙肝標本檢測后,仍然存在漏檢的可能。對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檢測出處于窗口期的而且隱匿性感染的獻血者,酶聯(lián)免疫試劑方法是檢測不出來的,說明核酸檢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7]。從7例獻血者的兩對半檢測結(jié)果看出,HBsAg酶免陰性、HBV-DNA陽性乙肝血清學標志物共出現(xiàn)4種情況:其中以HBcAb陽性或HBcAb陽性伴HBsAb強弱陽性占比例最大,總共達71.40%(5/7),與廣州番禺地區(qū)的63.8%[8]相近。1例HBsAb強陽性伴HBsAg極弱陽性,是否為乙型肝炎病毒的PreS/S基因變異株所致,由于本站條件所限,無法進行病毒核酸測序確認。其中有1例獻血者乙肝兩對半的檢測結(jié)果全部陰性,對此獻血者準備跟蹤調(diào)查,如果檢測結(jié)果顯示其HBsAg、HBeAg轉(zhuǎn)為陽性,那么獻血者“窗口期”感染的可能性較大。由于本站開展獻血者的NAT檢測時間較短,標本數(shù)數(shù)量較少,加之獻血者的丙肝、艾滋病的感染率較低,所以暫未檢出HIV-RNA或HCV-RNA陽性標本。
[1] 王芳,欒燕,劉顯智.在獻血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篩查中的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10,23(10):892-894.
[2] 顏秀娟,陸祝選,邱昌文,等.核酸檢測技術(shù)應用于血清學篩查合格的獻血者標本檢測[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2):1322-1323.
[3] 歐山海,林永財,倪宏英,等.核酸檢測后血液檢測模式的探討[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3):244-246.
[4] 壬迅,鄭嵐,張晰,等.核酸擴增技術(shù)(NAT)在上海血液篩檢中的初步應用[J].中國輸血雜志,2003,16(3):157-160.
[5] 任芙蓉.核酸檢測技術(shù)在國內(nèi)外血液篩檢中的應用[J].北京醫(yī)學,2008,30(8):561.
[6] 劉麗,楊忠思,許雷.HBsAg陰性HBV DNA陽性的無償獻血者血清學模式及其意義[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1):49-50.
[7] 巫貢曉,賴福春,施東梅,等.核酸擴增技術(shù)在獻血者血液篩查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醫(yī)學檢驗雜志,2013,34(19):2530-2531.
[8] 藍文莉,謝敬文.廣州番禺地區(qū)開展核酸血液篩查的應用情況[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4):235-236.
Objective Analysis of NAT in Zaozhuang blood donors, provide the basis for better development of NAT work. Methods Qualif i ed ALT and ELISA in detection of hepatitis B, hepatitis C, syphilis and HIV negative blood specimens, HBV-DNA and HCV-RNA and HIV-RNA combined with separation detection of mixed samples and the positive samples. And ELISA of two pairs of semi–hepatitis, the sample is HBV-DNA positive. Results This study conduct 9901 mix sample test in total, 7 samples are split positive, and the ratio is 0.071% (7/9901), while HCV-RNA and HIV-RNA are negative. Two pairs of semi–hepatitis test of 7 HBV-RNA samples showed that, 2 of them are HBcAb positive (28.5%), 3 of them are HBcAb positive with HBsAb weak positive (42.9%), 1 of them is HbsAg weak positive with HBsAb positive(14.3%), and 1 is negative (14.3%). Conclusion After the routine detection of blood donors is still contagious, NA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risk.
Blood Donors; Blood safety; NAT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022
山東 277101 山東省棗莊市中心血站(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