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蘇麗
婦產科術后并發(fā)急性假性結腸梗阻的臨床護理
曾蘇麗
目的 探討分析婦產科術后并發(fā)急性假性結腸梗阻的臨床護理。方法 采用回顧分析的方法,選取60例婦產科術后并發(fā)急性假性結腸梗阻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采用手術治療,觀察組則采用非手術結合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保守治療。結果 觀察組有28例患者保守治療取得成功,沒有出現腸穿孔、壞死等嚴重并發(fā)癥,治愈效果良好,總有效率達93.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70.0%,對照組顯著低于觀察組,2組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婦產科術后并發(fā)急性假性結腸梗阻可以通過非手術方法治愈,避免了二次手術帶來的風險,因此,及時明確的診斷、正確的治療和護理是治愈患者、降低風險的最佳方案。
婦產科手術;急性;假性結腸梗阻;臨床護理
急性假性結腸梗阻(ACPO)又稱為Ogilvie綜合征,是一種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結腸擴張、而結腸本身無病變的一組綜合征,常發(fā)生于久病和長期臥床患者,發(fā)病部位常在回盲部或右半結腸[1]。急性假性結腸梗阻并不多見,發(fā)病的機制尚不明確,但如不及時進行治療,引起只發(fā)性穿孔的幾率有30%~40%,引起患者死亡的幾率達50%~70%[2]。但對于術后引發(fā)的急性假性結腸梗阻患者本研究并不主張直接進行二次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盡可能地采用保守治療。本研究對婦產科術后并發(fā)急性假性結腸梗阻采用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的療效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0月~2015年3月在江西省廣豐縣婦幼保健院就治的60例婦產科術后并發(fā)急性假性結腸梗阻的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1~42歲,平均年齡(32.0±5.4)歲;對照組患者年齡20~42歲,平均年齡(29.0±5.8)歲。2組患者在年齡、疾病類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手術治療,并做好術后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采用非手術的保守治療并結合相應的護理措施,具體護理如下。
1.2.1 密切觀察患者腹部體征的動態(tài)變化 每12小時對患者進行1次體質量、腹圍的測量,重復采用腹部平片對患者進行檢查,患者腹痛極容易被產后的宮縮痛所掩蓋,因此,密切觀察患者腹部體征的變化,判斷病情發(fā)展,減少誤診等,讓患者能得到及時的治療,避免出現腸穿孔、腸壞死、腹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3]。
1.2.2 腸胃的減壓護理 急性假性結腸梗阻患者必須讓其禁止飲食,期間患者機體日常所需的營養(yǎng)及水分均通過靜脈注射供給,進而減小胃腸道的壓力,減少患者胃腸道里的積液和積氣等,防止胃腸道里的積物漏入腹腔[4]。同時在對患者實施胃腸減壓操作時會放置胃管,患者會對此產生緊張和恐懼,導致操作出現困難,故在操作前要對患者做好心理指導,讓患者積極地配合,盡量避免在置管時傷及食道和腸胃粘膜。置管后每2小時要給負壓瓶加壓,以引流出胃液。一般胃管減壓時間不超過78h,當患者引流量減少,排氣便恢復時應及時停止減壓。
1.2.3 溫肥皂水低壓灌腸的護理 對于采用溫肥皂水低壓灌腸護理的患者要注意詢問患者是否有過便秘史,因為有便秘史的患者腸壁都很薄,進行溫肥皂水低壓灌腸極易造成腸穿孔,非常危險,需謹慎。灌腸過程中應時刻關注患者的癥狀及腹部特征,若患者腹痛加劇,臉色蒼白應立即停止灌腸[5]。灌腸完成后盡量鼓勵患者盡可能地延長灌腸液在體內的時間,使直腸黏膜受到充分的刺激,從而促進腸道蠕動,護士應守護在患者旁邊嚴密觀察患者的情況,看其肛門排氣、排便、腸蠕動等是否恢復。
1.2.4 定期進行動脈血氣分析、水電解質的檢測 由于對患者進行了長時間的進食,雖然期間有通過靜脈注射供給患者所需營養(yǎng),但難免還是會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的現象,所以對于出現水電解質紊亂的患者要嚴格按照醫(yī)囑對其進行補液和補鉀,進而防止因禁食而導致的腸麻痹,有助于患者腸道功能的恢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腹脹、腹疼、惡心、嘔吐等臨床癥狀有無消失或減輕,以及是否出現腸穿孔、腸壞死等并發(fā)癥[6]。若臨床癥狀完全消失,且未引起任何不適合并發(fā)癥及判斷為顯效;臨床癥狀未完全消失但明顯減輕,沒有引發(fā)任何并發(fā)癥則判斷為有效;臨床癥狀未消失或引起一些完全可以避免的并發(fā)癥則判斷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數據采用“x±s”表示,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秩和檢驗(Wilcoxon兩樣本比較法)進行,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30例患者中,有28例患者的保守治療都取得了成功,沒有出現腸穿孔、壞死等嚴重的并發(fā)癥,治愈效果良好。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也顯著高于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2組療效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n(%)]
急性假性結腸梗阻是由于支配人體結腸的交感神經遭到阻礙,副交感神經使結腸痙攣性、局限性收縮而引起的腸梗阻,屬于節(jié)蒼功能紊亂引起的非器質性腸梗阻。近年來研究發(fā)現,支配結腸的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在婦科或剖宮產手術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傷害,均會導致副交感神經受阻而導致結腸抑制[7-8]。因此,對婦產科手術后患者出現腹脹、疼痛、嘔吐、惡心等癥狀時要警惕是否出現了急性假性結腸梗阻。
雖然急性假性結腸梗阻引起患者死亡的幾率高達50%~70%,但對于婦產科術后引發(fā)的急性假性結腸梗阻患者本研究并不主張直接采用二次手術進行治療,而是盡可能地采用保守治療。本研究中有28患者通過保守治療得到救治,而且沒有出現腸穿孔、壞死、腹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總有效率高達93.3%,治愈效果良好,而采用手術治療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只有70.0%,有30.0%的患者因出現腸穿孔、腹膜炎等并發(fā)癥導致治愈效果不理想,而且二次手術的患者,雖然手術很成功,但是術后身體機能的恢復沒有采取保守治療的患者好。總的來說,對于急性假性結腸梗阻的治療,盡早發(fā)現、明確診斷、采用合理的治療以及護理方案才是關鍵。
本研究結果表明,急性假性結腸梗阻能通過非手術治療,采用保守治療既能達到治愈的效果,也能最大限度地減小對患者身體的傷害,降低救治的風險,值得臨床推廣。
[1] 桂培根,羅勇,曾鈞發(fā),等.危重癥患者繼發(fā)急性假性結腸梗阻的診治探討[J].中國現代醫(yī)學雜志,2012,22(11):91-93.
[2] 楊雪梅,孟敘民,趙芳.婦產科術后并發(fā)急性假性結腸梗阻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10):946-947.
[3] 錢次榮.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高齡結腸癌合并腸梗阻患者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11):128-129.
[4] 陳興娣.剖宮產術后急性假性結腸梗阻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3):46-47.
[5] 伍俊玲.胃癌術后化療并發(fā)腸梗阻的護理探討[J].當代醫(yī)學,2012, 18(26):4-5.
[6] 張紹東,陳文才,姚永庭.急性假性結腸梗阻9例[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1,27(5):924-925.
[7] 宋迎春,張丹,朱冰冰,等.剖宮產術后急性假性結腸梗阻13例臨床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8,24(7):438-439.
[8] 詹瑋,姬清華,張汝一,等.剖宮產術后急性假性結腸梗阻14例臨床療效分析[J].重慶醫(yī)學,2014,43(13):1620-162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7.086
江西 334000 江西省上饒市婦幼保健院 (曾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