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賽
多層螺旋CT在胃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肖 賽
目的 了解多層螺旋CT在胃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92例胃癌患者,對患者行多層螺旋CT檢查的診斷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結(jié)果 (1)經(jīng)多層螺旋CT掃描后得知,腺癌50例、黏液性癌22例、印戒細胞癌20例,診出率100%;(2)68例患者胃壁增厚,17例依照MIP重建可見腫瘤供血動脈,4例患者CTVE檢查明確腫塊部位與腔內(nèi)病灶,3例患者利用Raysum法了解到胃癌總體情況;(3)92例患者中I期32例、Ⅱ期15例、Ⅲ期25例、Ⅳ期20例,經(jīng)手術證實TNM分期準確率高達100%。結(jié)論 多層螺旋CT重建功能強,影像清晰,可對胃癌進行準確定位,診斷正確率高。
胃癌;多層螺旋CT;臨床應用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胃癌的發(fā)病率卻逐年升高,傳統(tǒng)胃鏡檢查方法已不滿足新時期臨床疾病診斷檢查需求[1]。近年來,臨床發(fā)現(xiàn)多層螺旋CT在胃癌中的診斷率較高,將其應用于臨床該疾病的早期診斷中,可及時提供更準確、更清晰的病變信息[2]。本研究對應用多層螺旋CT診斷該疾病的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來遼寧省錦州市錦州市第二醫(yī)院就診的92例胃癌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年齡20~80歲,平均(51.3±1.6)歲,病程18d~1年,平均(0.2±0.1)年,患者均表現(xiàn)為腹痛、上腹不適、腹脹、反酸、嘔吐等,后均經(jīng)手術病例證實為胃癌。
1.2 方法 患者均采用多層螺旋CT掃描診斷。檢查前,囑患者禁食12h,盡可能排盡胃內(nèi)食物,掃描前10min為患者肌內(nèi)注射20mg山茛菪堿,減慢胃腸蠕動、痙攣與其他不適,并在上床前囑患者口服溫水600~1000mL。開始掃描時,囑患者取仰臥位,屏氣。對患者采用多層螺旋CT掃描,儀器參數(shù)(掃描層厚定為5mm、螺間距定為1mm、電壓120KV、電流210mA),掃描范圍包括右膈頂?shù)礁闻K下緣的整個范圍,還包括胰腺在內(nèi)的整個腹部,在使用CT掃描過程中,均使用非離子型對比劑(30%的碘海醇100mL),并采用高壓注射器通過肘靜脈用2.5~3mL/ s的速度注入,將藥物注射劑量控制在1.5~2.5mL/kg,并在注藥的25~30s、70~80s、180~240s展開動脈期、門靜脈期與平衡期等的3個不同時期平衡掃描[3]。此后再由圖像識別經(jīng)驗豐富的放射科醫(yī)生進行Raysum、SSD顯示法、MIP重組圖像等方式實現(xiàn)多平面重建,提交相關審核報告。
2.1 疾病檢出情況 92例患者中,因早期胃癌未及時查出,腺癌50例,黏液性癌22例,印戒細胞癌20例。而腺癌患者中高分化腺癌19例,高分化腺癌11例,中風分化腺癌20例。此外,經(jīng)多層螺旋CT掃描,可見病變部位于胃底賁門處有26例,病變部位在胃竇部的37例,病變部位在胃體部的29例,最終行多平面重建后,胃癌檢出率為100%,均經(jīng)手術病理證實為胃癌,定位診斷準確率高達100%。
2.2 多層螺旋CT表現(xiàn) 92例患者均通過多層螺旋CT掃描,其中可見胃壁增厚的68例(圖1),其中33例胃壁呈環(huán)狀增厚,導致胃竇部狹窄病變、幽門梗阻(圖2),9例患者可見胃部腫塊,腫塊表面粗糙,胃周脂肪層已消失,不排除為局部浸潤的可能。CT掃描后可見腹主動脈旁后腹腔淋巴結(jié)腫大8例,腹主動脈旁后腹腔淋巴結(jié)腫大5例,另有13例患者因胃壁癌腫已遮擋表面,那么即可通過SSD技術來對病變處進行準確定位,后經(jīng)手術病例證實完全相符。
有17例依照MIP重建可見腫瘤供血動脈(圖3),其中4例患者經(jīng)由CTVE檢查明確其腫塊部位與腔內(nèi)病灶情況(圖4),剩余3例患者利用Raysum法了解到胃癌腫塊大小、長度、范圍、形態(tài)等情況(圖5)。本研究的92例患者均給予增強三期掃描與平掃掃描,其病灶平掃后的CT中位值為35~38Hu。在門靜脈期、動脈期,病變處均表現(xiàn)為不均勻強化。其中,門靜脈期強化明顯的有68例,占總病例數(shù)的73.91%,強化平均CT值定為80~90Hu。
圖1 胃竇癌注:MPR重組圖顯示胃竇部胃壁呈環(huán)狀增厚,胃竇部變形狹窄且幽門梗阻
圖2 胃竇部大彎側(cè)胃癌注:MPR重組圖顯示胃竇部大彎側(cè)胃壁不規(guī)則增厚,并朝腔內(nèi)隆起,顯示增厚胃壁邊界與移行
圖3 (a) 胃癌MIP重組后圖像注:a為胃周大血管與主要分支
圖3 (b) 胃癌MIP重組后圖像注:b為腫瘤供血動脈與病灶染色
圖4 (a) 胃癌CTVE圖像注:a中顯示突入胃腔內(nèi)腫塊,且表現(xiàn)為菜花狀
圖4 (b) 胃癌CTVE圖像注:b中胃竇部塊影突入腔中,表面呈結(jié)節(jié)狀
圖5 (a) 胃底賁門癌注:通過透明法顯現(xiàn)出胃底部為不規(guī)則充盈缺損,粘膜破壞,類似胃鋇餐雙對比相影像
圖5 (b) 胃竇癌注:顯示胃竇部高度變形狹窄,局部僵硬
2.3 多層螺旋CT的TNM分期情況 92例患者中I期32例、Ⅱ期15例、Ⅲ期25例、Ⅳ期20例,后經(jīng)手術證實TNM分期準確率高達100%。
3.1 多層螺旋CT 多層螺旋CT主要是根據(jù)橫軸掃描三維獲得數(shù)據(jù)后,并實現(xiàn)多方向重建,而重建后的冠狀切面、軸位像、矢狀切面等均具備一致的空間分辨率[4]。此外,該設備因結(jié)構(gòu)上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掃描范圍廣、薄層、多時像等特征,且特有的三維重建技術與CTVE可準確定位病變部位,增強了多層螺旋CT在臨床胃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5]。
3.2 多層螺旋CT應用于胃癌診斷中的優(yōu)勢 多層螺旋CT可在0.5s的時間段內(nèi)進行超快速掃描,并于1次屏氣下完成整個胃部掃描工作,降低了呼吸運動的偽影,并極大地削弱了患者X線吸收劑量[6]。同時,多層螺旋CT還可在有限的掃描時間內(nèi)進行薄層掃描,掃描的厚度僅0.5mm即可,在此種掃描厚度下獲得的圖像更具有各向同性,可實現(xiàn)三維重建[7]。此外,多層螺旋CT可實現(xiàn)SSD、4-D、CIVE、MPR等的重建,還可對病變組織周圍的器官進行監(jiān)測,了解患者周圍器官有無受侵,進而為臨床該疾病的診斷提供更多更準確的資料[8]。
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掃描范圍面廣,可實現(xiàn)軸位圖像與重建圖像的結(jié)合,增強了胃癌檢出率,提升了病變部位的定位準確性,還可及時查出患者的疾病分期情況,更有針對性,臨床應用價值可觀。
[1] 楊曉.多層螺旋CT多平面重組技術在評估術前胃癌TN分期中的應用價值[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5):100-102.
[2] 張秉權,曾沛豐,孔德燦.多層螺旋CT在胃癌術前檢查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按摩與康復醫(yī)學,2013(8):203-204.
[3] 王永鋒,劉紅南,李建偉,等.多層螺旋CT三期動態(tài)增強掃描在胃癌術前T分期的應用價值[J].浙江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2012,22(6):467-469.
[4] 趙化嶺.3.0T磁共振成像與多層螺旋CT在胃癌診斷對比應用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4,20(20):66-67.
[5] 王治民,徐香玖,鐵萍,等.128層螺旋CT對胃癌血供和血流動力學的評價及意義[J].臨床放射學雜志,2014,33(3):395-398.
[6] 高艷妮.CT在胃腸道腫瘤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4,33(1):173-175.
[7] 韓建成.對胃鏡在診斷早期胃癌方面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4,15(6):62-63.
[8] 陳玉桂.64層螺旋CT對胃癌及腫瘤血供顯示的應用價值[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3,12(17):1414-141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7.033
遼寧 121001 遼寧省錦州市錦州市第二醫(yī)院 (肖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