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劼,翁惠根
(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 體育軍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
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教學業(yè)績考核體育工作指標體系構建及計分辦法優(yōu)化研究
盧劼,翁惠根
(浙江金融職業(yè)學院 體育軍事部,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以文獻資料法、邏輯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在簡要概述浙江省高職高專院校教學業(yè)績考核工作的基礎上,對2015年11月發(fā)布但暫緩實施的體育工作指標體系構建及計分辦法方案進行分析,提出了科學構建高校體育教學業(yè)績指標體系,注重《工作標準》中體育課程設置與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普測合格率、學生校內運動參與率、運動技能競賽和體育教科研等工作業(yè)績,采取綜合積分等級排名制取代簡單排名給分制的激勵為主型計分方法等建議。
關鍵詞:教學業(yè)績;體育工作;指標體系;計分方法;優(yōu)化建議
1問題的提出
為彰顯教學工作中心地位,切實提高各普通高校辦學質量與效益,浙江省財政廳、教育廳于2009年啟動了普通高校教學業(yè)績考核工作,并實施考核結果與財政撥款掛鉤的教學業(yè)績提升計劃和獎懲機制,自2009年來,浙江省普通高校教學業(yè)績考核(以下簡稱“業(yè)績考核”)工作的對象由省屬15所普通本科院校,逐步向省屬本科院校、省屬本科院校(含獨立學院)和高職高專院校拓展和延伸,對促進浙江省各普通高校進一步注重教學質量和教育效益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5年11月前,“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中的7個一級指標、25個考核點均未設立體育工作考核指標,2015年11月23日,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發(fā)布的《關于做好2014—2015學年普通高校教學工作及業(yè)績考核的通知》中,提出并明確了為進一步推進高校體育與衛(wèi)生工作,浙江省教育廳對2014—2015學年普通高校教學工作及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中增加分值為10分的體育與衛(wèi)生工作考核指標。然文件發(fā)布不久后,2014-2015學年高校體育工作業(yè)績考核(以下簡稱“體育業(yè)績考核“)工作暫緩實施,這與“體育業(yè)績考核”制度設計存在不盡合理的指標體系和計分方法有直接關系。如何科學構建既彰顯體育教學業(yè)績本質,又體現科學合理、兼具激勵鞭策的“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和計分方法,是全省體育教育工作者亟待研究的重要課題。本文以文獻資料、邏輯推理等研究方法,對“業(yè)績考核”和“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及計分辦法進行了系統(tǒng)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高職高專院?!绑w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及計分辦法的優(yōu)化設計建議。
2高職高?!皹I(yè)績考核”指標體系與計分辦法概述
2.1“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與計分辦法
“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包括教學保障、教師情況、人才培養(yǎng)質量情況、教學改革和辦學特色情況、校企合作與專業(yè)社會服務能力建設情況、開放教學、爭先創(chuàng)優(yōu)情況等7個一級指標、25個考核點??己丝偡譃? 080分,其中基本分為1 000分,爭先創(chuàng)優(yōu)加分最高不超過80分。單列的體育工作考核指標體系分本科和高職高專院校兩類,分值8分,在核計各??偡謺r附加計算。
計分方式分四類:第一類是增量給分制,根據各項指標的增長情況計算相應的分數;第二類是達標給分制,達到規(guī)定要求的得滿分,達不到要求的不給分;第三類是等級加分制,每一項分成“優(yōu)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 個等次,各項指標按權重(即優(yōu)秀100%、良好85%、合格70%、不合格0)賦分;第四類是項目加分制,根據加分項目評審情況打分。
2.2“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與計分辦法
體育工作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主要包括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學生體育競賽及活動情況、體育成績等3個一級指標,學生體質現場抽測排名結果、承辦體育競賽等7個考核點,考核總分為8分,具體內容歸結為表1。
表1 高職高專教學業(yè)績考核體育工作指標體系
注:組織校運會數量、單項賽數量和參與率三個考核點,為承辦體育比賽和教學總課時數基礎上須同時具備的考核要求
體育工作業(yè)績考核計分方法主要有兩類:排名給分制和等級給分制,3個一級指標根據其評價標準分設A、B、C、D四個等級,分別以100分、85分、70分和0分賦分,并按照3個一級指標0.5、0.35和0.15的權重折算成各校業(yè)績考核得分,最后乘以“業(yè)績考核”總分中體育工作占比8%,結算出各校最后考核得分后再按照排名給分制計分,前10名為A;11-25名為B;26-40名得為C;41名以后的為D,具體內容歸結為表2。
表2 高職高專教學業(yè)績考核體育工作考核計分辦法
3“體育工作業(yè)績”指標體系與計分方法的分析
經過6年的“業(yè)績考核”工作推進,高校體育工作納入 “業(yè)績考核”工作,充分體現了浙江省教育廳領導們高度重視高校體育,注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促進和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提升,推進各高校更加重視體育工作質量和效益。本著“把好事辦好”的基本理念和“科學性、合理性、激勵性”的基本原則,我們認為目前出臺的高職高?!绑w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及其計分方法在以下幾個方面有待修改和完善。
3.1考核指標體系與考核點設計欠科學
從“體育業(yè)績考核”3個一級指標和7個考核點的設計來看,主要存在教學業(yè)績考核“重心”不夠突出、指標內涵不夠清晰、指標適用性不夠強、等級差異性不足等問題。
3.1.1教學業(yè)績考核“重心”不夠突出。“業(yè)績考核”工作的主導目標在于彰顯教學工作中心地位,體現教學績效,“體育業(yè)績考核”的“重心”勢必在于人才培養(yǎng)、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和效益。3個一級指標和7個考核點中僅“體育課教學總課時”1個考核點與體育教學直接有關,在7個考核點中有5個考核點直接與運動競賽有關,并將承辦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廳以及省大學生體協組織的體育競賽這一社會體育服務非核心教學功能列為必要性指標,然體育課程開設面、課時設置、課程類型與課程數量、體育教科研工作等方面均未涉及。
3.1.2指標內涵不清晰。從“開展學生體育競賽及體育活動”一級指標來看,就其概念當指屬于第二課堂的校園陽光體育活動,然其考核點中竟包括第一課堂的體育教學總課時。同時,體質現場測試抽測結果排名有合格率排名和良好及以上等級率排名兩類,指標體系中沒有具體明確具體按照哪類排名,體育課教學總課時有體育必修課課時和體育必修課、選修課總課時兩類,《工作標準》中要求的高職高專體育教學總課時不少于108學時,具體明確為體育必修課,然“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相關指標均未具體明確。再則,一級指標中“體育成績”其考核點僅單指學生體育競賽成績,并不包括體育課成績、體質健康成績、體育綜合測評成績等,用詞不妥,內涵不清。
3.1.3指標適用性不夠強。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水平指標選取當年度抽測的各校200名學生(男女各100名)的五項身體素質達標成績,折合成百分制及達標等級率后的全校達標率結果作為評價依據,一則各校抽測到的200名學生大多情況下本身就存在達標等級差和總體性差異,用抽樣人群的抽測結果去直接反映該校約50倍總學生規(guī)模的體質健康水平不具有適用性;二則在缺失身體形態(tài)指標(身高、體重)和身體機能指標(肺活量)的條件下,直接五項身體素質成績折算成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八項)成績并加以比較,其科學性、客觀性、真實性勢必存在責疑;三則體質健康標準現場抽測工作組織和實施過程繁瑣、工作量大、周期長、任務重,尤其是可能遇到2017年全國學生運動會賽期等客觀因素的影響,現場抽測不一定能做到每年度如期順利完成,如果因故暫?;虿荒苋客瓿?,那“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不得不需要調整,其不具有可持續(xù)的操行性;四則每年度教育部、省政府、省教育廳以及省大學生體協組織的體育競賽不到20個,全省106所普通高校(57所本科、49所高職)平均每所可承辦不足0.2項,如何實現每年度不少于1項的A等級評價標準?也就是判定了每學年沒有承辦2項體育比賽的學校,當學年“體育業(yè)績考核”最多為81分,因此該指標體系普適性和合理性不夠強。
3.1.4等級差異性不足。在“開展學生體育競賽及體育活動”一級指標的6個考核點中,各指標之間存在著交互制約性,在不同考核點上存在評價錯位情況下的A與B,B與C,C與D之間的評判存在不確定性,不宜直接評定;同時,在一級指標“體育成績”考核點評價中,“教育部組織的大學生運動會比賽獲團體或單項前八名與全國大學生體協組織的單項比賽獲團體或單項前六名、省級教育部門組織的比賽獲團體或單項前三名等級均是A的等級差異性不足,沒有具體明確名次數或積分數。絕大多數高職高專參賽院校多能獲得至少一項省教育廳以及省大學生體協組織的體育競賽前三名,這樣多數學校都能容易達到A等級,該指標的等級差異性無法充分體現。
3.2計分方法欠合理
從“體育業(yè)績考核”3個一級指標分別以排名給分制和等級給分制,最后結果以排名給分制來看,主要存在絕對性太強、柔性太少、鼓勵性不足、適用不當等問題。
3.2.1絕對性太強。眾所周知,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促進需要一個漸進的推進過程,其達標率的提升在實踐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可能區(qū)間,在某一區(qū)間內都屬于基本合理區(qū)間,仍簡單用抽測合格率絕對數值來進行直接排名,不論其達標率達到多高(如90%),生源質量變化多大、提升幅度多大仍然存在一定數量的學校排至C和D,絕對性太強,客觀性不足。
3.2.2柔性太少?!绑w育業(yè)績考核”3個一級指標的計分方法分別屬于排名給分制和等級給分制,缺失“他補性”的柔性加(減)分制,缺乏對不同院校體育特色性、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性和規(guī)范性的柔性補償或鞭策,需要適當增加2~3項加(減)分制指標,予以柔性調節(jié),以進一步體現分類考核精神,積極探索按綜合型院校、特色型院校、公辦院校及民辦院校分類考核工作。
3.2.3鼓勵性不足。從“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中的“學生體質健康水平”和“體育成績”兩個一級指標,以及最終排名以計分給分法的計分辦法來看,一則體質健康不論合格率多高都采用排名,如果各校都已積極努力,合格率都達到90%以上了,還至少有50%的學校處于C和D等級,缺失鼓勵性;同時“體育成績”指標計分方法A等存在等級差異性不足,也失去鼓勵性。
3.2.4適用不當。一則最終按照前10名為A;11-25名為B;26-40名得為C;41名以后的為D的計分方法應當屬于排名等級制,而不是排名給分制;二則體育教學總課時數屬于《工作標準》中的“國標”,不適用于等級給分制,應當采用達標給分制,達到規(guī)定要求的得滿分,達不到要求的不給分。如果“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采用等級賦分法,“體育成績”采用積分給分法,最終采用綜合積分等級排名制,“體育業(yè)績考核”計分方法科學性、合理性和激勵性就會大大提高。
4“體育業(yè)績考核”優(yōu)化方案設計建議
4.1考核指標體系與考核點
設立體育課程建設、校園陽光體育活動參與率、學生體質健康達標水平、學生運動技能競賽水平、體育教科研成果、學生體質健康抽測、社會體育服務和體育特色創(chuàng)新等8個一級指標、13個考核點,詳見表3和表4。
表3 高職高專教學業(yè)績考核體育工作指標體系優(yōu)化方案設計
表4 高職高專教學業(yè)績考核體育工作指標體系優(yōu)化方案評價說明
4.2計分方法
“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計分方法主要有三類:達標給分制、等級賦分制和項目加(減)分制,在采用達標給分制和等級賦分值的5個一級指標中,根據其在高職高專院校體育工作中的功能,分別賦予0.1、0.2、0.25和0.15的權重(其中體育課程建設指標中的3個考核點合計為0.3),折算成各校體育教學業(yè)績考核得分,然后乘以“業(yè)績考核”總分中體育工作占比8%,加上項目加(減)分制3個一級指標的折算得分后,結算出各校最后考核總得分,具體內容歸結為表5。
表5 高職高專教學業(yè)績考核體育工作指標體系計分方法優(yōu)化方案設計
最后,各校業(yè)績考核總得分以綜合積分等級排名制進行排名,可以較好地規(guī)避相同積分、積分同等級學校排名差距大的現象,見表6。
表6 高職高專教學業(yè)績考核體育工作得分
5結語
科學合理的高校教學業(yè)績考核體育工作指標體系和計分方法,是有效推進高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提升的重要抓手,是高校體育工作重要性的彰顯。
2015年度暫緩實施的“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主要存在教學業(yè)績考核“重心”不夠突出、指標內涵不夠清晰、指標適用性不夠強、等級差異性不足問題,計分方法主要存在絕對性太強、柔性太少、鼓勵性不足、適用不當等問題,有待于在2016年度“業(yè)績考核”制度中修改完善并試行。
建議“體育業(yè)績考核”指標體系設置8個一級指標、13個考核點,采用達標給分制、等級賦分制和項目加(減)分制三類計分方法,最后以綜合積分等級排名制進行排名,以提升“體育業(yè)績考核”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適用性和激勵性。
參考文獻
[1]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財政廳.關于做好2009學年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業(yè)績考核工作的通知[Z].浙教高教〔2010〕140號.
[2]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12—2013學年高職高專院校教學工作業(yè)績考核工作的通知[Z].浙教電傳〔2013〕492號.
[3]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2014—2015學年普通高校教學工作及業(yè)績考核的通知[Z].2015-11-23.
[4]胡洋,尹少豐,張偉.普通高校體育工作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體育研究與教育,2009,24(3):78-80
[5]湯靜.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山東體育科技,2012,34(1):67-70.
[6]李平斌,王玲.普通高校體育教師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研究[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8,26(4):67-70.
Optimization Research on Teaching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Index System of Sports Work and Scoring Method for Zhejiang Higher Vocational and Junior Colleges
LU Jie,WENG Hui-gen
(P.E & Military Department Zhejiang Financial Vocational College,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logic method, such a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 the teaching performance assess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n Zhejiang province, on the basis of a brief overview of released in November 2015, but to give the sports work of index system building and scoring method scheme analysis, put forward the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teaching performance index system,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k standard, sports curriculum and implementation,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percent of pass, the student campus sports participation, sports skills competition and sport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o on work performance, adopt comprehensive ranking integral level instead of the simple ranking to mean the scoring method.
Key words:teaching performance; sports work; index system; scoring method;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G807.4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盧劼(1982-),男,浙江臨海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為高校體育教學與校園文化建設.
收稿日期:2016-02-22
文章編號:1004-3624(2016)0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