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93 例臨床分析
王冰
目的:研究分析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床特點。方法: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間在我院分娩的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患者的肌瘤情況采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分娩并采用不同方式治療子宮肌瘤,并在治療2個月后對評價指標內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采用手術方式治療的總有效率為100%顯著優(yōu)于采用藥物治療的85.92%,P<0.05;采用肌瘤切除術的術中出血量優(yōu)于采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P<0.05;采用子宮切除術的手術時間優(yōu)于肌瘤切除術,P<0.05。均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對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應根據肌瘤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在條件許可情況下采用手術方式具有較高的治療有效率,對肌瘤較小的可采用藥物方式進行治療。
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臨床分析
子宮肌瘤(纖維肌瘤、子宮纖維瘤)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主要由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形成有少量纖維結締組織作為一種支持組織(肌瘤)而成,臨床無明顯癥狀(偶有下腹墜脹感、腰背酸痛、白帶增加等)[1]。關于子宮肌瘤的病因至今仍無明確結論,目前普遍認為其可能是子宮平滑肌細胞增生、突變、性激素及局部生長因子間的較為復雜的相互作用形成。妊娠期女性發(fā)病率較高,約在20%~40%之間[2]。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會影響子宮收縮而造成產程延長或滯產以及阻礙胎兒下降造成難產、產后出血等[3]。為此我們進行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床分析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間在我院分娩的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的基本資料為:年齡在25~3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8.6±2.7歲;孕周在36周~41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7.8±1.2周;子宮肌瘤情況為:肌壁間肌瘤91例,漿膜下肌瘤61例;多發(fā)肌瘤41例;生育情況為:137例為初產婦,55例為經產婦。患者經臨床多項檢查均得以確診,193例患者均無妊高癥癥狀。
1.2 方法
(1)根據患者病情(子宮肌瘤大?。┎捎貌煌绞街委煟瑢τ诓捎闷蕦m產的行合并手術治療,對采用自然分娩的在分娩后采用藥物進行治療。
(2)剖宮產手術治療:對為肌瘤較大、肌瘤生長較快但無惡變者采用肌瘤切除術進行治療;肌瘤有惡性變可能的且無生育要求的患者根據病情采用全子宮或次子宮切除術。共有139例患者采用剖宮產分娩,其中107例患者采用肌瘤切除術,9例采用全子宮切除術,13例采用次全子宮切除術。
(3)對行自然分娩的在分娩后采用藥物(米非司酮)進行治療:根據子宮肌瘤的大小采取空腹或進食2小時后口服方式給藥,按12.5~25mg/1d劑量使用,連續(xù)使用7周。并觀察患者在治療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對出現嚴重反應者即刻停止治療。
1.3 評價指標
將手術情況(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治療效果為評價指標內容。其中治療有效情況的評判標準為:顯效:子宮肌瘤體積縮小率達75%以上;有效:子宮肌瘤體積縮小率達50%以上;好轉:子宮肌瘤體積縮小率達25%以上,無效:子宮肌瘤體積縮小率小于25%。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在患者接受治療的2個月后進行復查。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評價指標數據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統(tǒng)計,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當P<0.05為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1)比較剖宮產不同手術方式的治療情況見表1,采用肌瘤切除術的術中出血量優(yōu)于采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但手術時間較長,比較差異值P<0.05,均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剖宮產患者不同方式的手術情況統(tǒng)計比較表(±s)
表1 剖宮產患者不同方式的手術情況統(tǒng)計比較表(±s)
(2)比較兩種分娩方式的效果見表2,采用手術治療的總有效率達100%顯著優(yōu)于采用藥物治療的85.92%,比較差異值P<0.05,有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
表2 兩種分娩方式患者的治療效果統(tǒng)計比較表(n,%)
子宮肌瘤可能與患者的雌激素異常有關,由于患者雌激素增高導致內分泌系統(tǒng)失調造成;另有研究表明,人類的神經中樞活動能影響到體內激素的代謝活動,也會促進患者這種疾病的發(fā)展,同時有研究顯示部分肌瘤存在著遺傳細胞異常,因此妊娠期女性的發(fā)生率較高[4]。
對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治療目前臨床主要根據肌瘤對生育構成的影響而采用不同方式進行治療。臨床認為對出現肌瘤體積較大(≥5cm3)的不宜采用自然分娩方式生育,以縮短產程時間及降低出現難產、大出血等癥狀,而對于肌瘤較小患者宜采用藥物治療或采用栓塞術進行治療,但對于剛剛生育的女性采用藥物則更為理想[5]。通過本文內容我們看到,采用剖宮產的129例患者在選用手術方式使也要根據肌瘤的檢查結果分別采用不同方式手術;而采用藥物(米非司酮)治療同樣可以取得較好的療效,由于觀察結果的時間較短,所以統(tǒng)計缺乏完整性。通過結果我們認為采用手術方式可獲得極高的治療有效率,而在手術中除非肌瘤有惡變情況否則應盡量選擇肌瘤切除術進行治療。
綜上所述,對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川治療應根據肌瘤情況而選擇合適方式治療,在癥狀符合要求下可盡量選擇采用肌瘤切除術進行治療,以提高治療有效率。
(作者單位:阜南縣人民醫(yī)院)
[1]白開.193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1:140-140.
[2]徐媛媛.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臨床診治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6,29(9):146-147.
[3]溫蓉艷.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6,16(84):1982-1983.
[4]柳亞芬,張鳳格.妊娠合并子宮肌瘤142例病例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6,25(7):128-130.
[5]楊琴,謝青.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綜合化護理的相關因素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8):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