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霞
【摘要】:形成藝術風格是一個聲樂演唱者走向成熟的標志。我們不能忽視,雖然我國的聲樂演唱藝術不斷發(fā)展,但是聲樂演唱者很少形成自己的風格,基本是“千人一面”、“千人一聲”,長此以往會給觀眾帶來審美疲勞,不利于聲樂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嘗試分析聲樂演唱者形成演唱風格的對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聲樂演唱;藝術風格;文化素養(yǎng)
一、前言
每個聲樂演唱者都希望發(fā)揚自己的個性,不想成為別人的“翻版”,這就需要聲樂演唱者要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藝術風格。所謂藝術風格,就是演唱者在長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相對穩(wěn)定的藝術特色、品味和氣派。形成藝術風格是一個聲樂演唱者走向成熟的標志。我們不能忽視,雖然我國的聲樂演唱藝術不斷發(fā)展,但是聲樂演唱者很少形成自己的風格,基本是“千人一面”、“千人一聲”,長此以往會給觀眾帶來審美疲勞,不利于聲樂藝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在本文中,筆者根據(jù)自己的經(jīng)驗,嘗試分析聲樂演唱者形成演唱風格的對策,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二、聲樂演唱者形成演唱風格的對策
1、加強演唱基本功訓練
聲樂演唱兼具藝術和技術這兩大特性。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聲樂已經(jīng)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的技術體系,旨在促使演唱者能使用科學的發(fā)聲法,唱出感人肺腑、打動人心的聲音。所以聲樂演唱者要想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首要之事就是加強自己的演唱技術訓練,打牢基本功。首先,聲樂演唱者要端正學習心態(tài),認識到聲樂演唱是建立在人體發(fā)聲器官基礎之上的,需要經(jīng)歷漫長、艱辛的學習過程。如果在學習期間出現(xiàn)困難和挫折是難以避免的,關鍵要堅持下去。如果聲樂演唱者能正視這些困難,并努力解決各種問題,必能有所收獲。其次,聲樂演唱者要不斷練習和鞏固自己的演唱技術,演唱功底越扎實,越有利于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聲樂演唱者要將基本功練習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中,不能懈怠,否則不僅難以收到預期的練習效果,還會損傷發(fā)聲器官。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我國老一輩演唱家雖然年事已高,但是一天也沒有放棄過基本功練習,所以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能唱出純美的聲音,這值得我國年輕演唱者學習。
2、不斷參加藝術實踐活動
作為一門表現(xiàn)性藝術,聲樂演唱者要站在公共舞臺上為大家表演,為大眾帶來藝術審美享受,這樣才能實現(xiàn)聲樂藝術的根本價值。一個聲樂演唱者只有在舞臺實踐中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磨練自己,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從目前來看,我國不少聲樂演唱者缺乏足夠的實踐經(jīng)驗,雖然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科班出身,畢業(yè)于專業(yè)院校,在校期間接受過系統(tǒng)的聲樂教育,但是他們在校期間并沒有參與過太多的實踐活動,沒有經(jīng)受過足夠的實踐鍛煉,雖然他們在教室里有著良好的表現(xiàn),但是一到了公共場合,當著大眾的面演唱,表現(xiàn)就差強人意,存在緊張、膽怯興趣,這樣的情況下,聲樂演唱者體現(xiàn)個人演唱風格就無從談起。有鑒于此,我國聲樂演唱者不能放過任何一個實踐機會,要主動參與到藝術實踐活動中,不要過多考慮舞臺規(guī)模、出場費等要素,要將每一次登臺演唱的機會都視為對自己的歷練,要享受演出過程,不斷提升自己的演唱水平,逐漸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另外,我國聲樂演唱者還要走出模仿怪圈,雖然對一些成名演唱家、優(yōu)秀演唱家心生崇拜是無可厚非,但是年輕一輩不要刻意模仿他們,否則會導致“千人一聲”的不良現(xiàn)象,給觀眾帶來審美疲勞是得不償失的。雖然適當?shù)哪7率潜匾?,但是這只是一個過程,一種方法,年輕一輩的聲樂演唱者應該在模仿基礎上實現(xiàn)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形成自己特有的演唱風格,發(fā)揚自己的個性。
3、注意提升文化素質
聲樂藝術是一個文化集合體,在漫長的歲月洗禮中,聲樂演唱已經(jīng)與歷史、美術、文學、哲學等多種學科知識牽扯在一起,聲樂演唱者如果擁有豐厚的文化素質,淵博的文化知識,那么就能站在更加廣博的視角來理解作品,為形成獨特的演唱風格奠定扎實的基礎。以我國著名鋼琴演奏家傅聰先生為例,他在父親的引導下,自幼學習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有著豐厚的文化造詣。在這樣長期的熏陶下,傅聰先生在演奏西方鋼琴作品時,能夠以東方文化思維理解作品,彈奏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鋼琴聲。比如傅聰先生將莫扎特看做莊子,從肖邦聯(lián)想到南唐后主李煜,在這樣的境界中,傅聰先生演奏出個性化的效果。雖然這個例子舉的是鋼琴演奏,但其中的道理是一樣的。目前,我國不少聲樂演唱者在文化造詣方面比較淺薄,他們將大多數(shù)時間放在聲樂技巧學習方面,沒有重視文化課學習,所以唱出的歌聲難以打動人們的心靈。有鑒于此,聲樂演唱者必須重視文化學習,拓展自己的視野,增長自己的見識,多從不同的角度理解聲樂作品。這樣必然會使聲樂演唱獲得質的提高,個人演唱風格也會在此過程中得到孕育和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之,聲樂演唱者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至關重要,關鍵要加強基本功訓練、豐富自己的舞臺實踐,還要不斷提升文化素養(yǎng),從多個角度入手,才能發(fā)揚自己的個性,得到觀眾的認可。
參考文獻:
[1]林俊卿.歌唱發(fā)音的科學基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192.
[2]韓勛國.歌唱教程[M].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大學出版社,1999.3.
[3][美]杰羅姆·漢涅斯.大歌唱家談精湛的演唱技巧[M].黃伯春(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73,205,352.
[4]傅雷,傅雷談音樂[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2.174.186.
[5]徐小懿.聲樂演唱與教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110.
[6]王硌.論聲樂表演中的美學思維問題[J].音樂研究,2006,(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