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斯柔
【摘 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一種崇高的理想信念,是理想信念教育內容和形式的最佳結合,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培育有著重要作用。高校應針對當前“中國夢”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提出的要求以及大學生理想信念出現(xiàn)的問題,高度重視“中國夢”的引領作用,積極創(chuàng)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育途徑。
【關鍵詞】中國夢 大學生 理想信念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Τ缥┲荆瑯I(yè)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鼻嗄甏髮W生肩負著祖國與民族的希望,是社會前進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往往反映出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方向,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當代大學生應在“中國夢”的引領下,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樹立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發(fā)圖強。
一、“中國夢”與大學生的理想信念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一個歷史主題。自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來的一百多年間,中國經(jīng)歷了多災多難、內憂外患、備受欺凌的悲慘遭遇,經(jīng)歷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趕走列強、推翻“三座大山”,實現(xiàn)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揚眉吐氣,經(jīng)歷了改革開放后國家迅猛發(fā)展、躍居世界第二經(jīng)濟實體的輝煌豪邁。至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xiàn)這個目標。” “現(xiàn)在大家都在討論‘中國夢,我認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绷暱倳浭状翁岢隽恕爸袊鴫簟钡母拍?。2013年3月17日,習總書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又深刻闡述了“中國夢”,指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中國夢”是民族夢、國家夢,更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它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信念?!爸袊鴫簟焙w了民族的夢想和個人的夢想,存在于每個中華兒女的個體理想之中,更存在于每個青年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之中。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作為大學生主體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體現(xiàn),是大學生將個人的理想信念與社會共同理想信念相結合的理想信念,是以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為重,將個人的理想信念融于國家、民族、社會共同理想信念之中,是大學生對社會、人生的精神追求和奮斗目標?!爸袊鴫簟钡奶岢鲐S富和創(chuàng)新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話語體系,是理想信念教育內容和形式的最佳結合,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的形成和培育有著重要作用?!爸袊鴫簟笔且环N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千萬億夢想的凝聚和升華,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內容,能夠引導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方向目標,是激勵大學生奮發(fā)進取的強大精神動力。同時,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能為“中國夢”的實現(xiàn)加油助力,以“中國夢”引領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可以使大學生牢固樹立“中國夢”的遠大理想,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科學信念,增強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
二、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追夢與實踐主體,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如何,關系到大學生個人的人生價值能否實現(xiàn),關系到黨的事業(yè)和社會主義建設的興衰成敗。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狀況總體來看是好的,無論是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還是愛國熱情都大大增強,思想主流繼續(xù)保持積極健康向上的態(tài)勢。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經(jīng)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互聯(lián)網(wǎng)的普及和新興媒體的興起,各種價值觀念、社會思潮不斷涌現(xiàn),部分大學生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現(xiàn)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理想信念不堅定
當今時代是迅猛發(fā)展、瞬息萬變的時代,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信息技術的高度發(fā)達,各種良莠不齊的思想充斥著當代大學生的生存空間。后現(xiàn)代主義、新自由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社會思潮對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認知、價值判斷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三十多年改革開放過程中出現(xiàn)的貧富差距、公平失義、道德滑坡等社會問題蒙蔽了大學生的雙眼,致使部分大學生無法正確地看待和評判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產生了理想信念的動搖,甚至質疑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造成的后果就是對社會主義前途感到渺茫,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不堅定。
(二)理想信念多元性
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多元并存,我國也逐漸形成了一個開放、多元、民主的社會,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念產生了很大的沖擊。多元文化并存的社會環(huán)境,必然導致價值取向呈現(xiàn)出多樣化的趨勢,大學生的理想信念也必然出現(xiàn)多元性。多數(shù)大學生能夠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能夠深刻踐行“中國夢”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但是,在多元化社會思潮的影響下,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處于不斷地變化中,他們思想中的獨立性、選擇性、差異性、多變性也日趨凸顯,進而表現(xiàn)出理想信念的多元性。
(三)“個人夢”與“中國夢”相脫離
多數(shù)大學生都能夠深刻理解“中國夢”,能夠清醒地認識到個人的自我發(fā)展與祖國的全方位發(fā)展休戚與共,能夠做到“先人后己”“先集體后個人”。但是也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人生理想和價值觀念上,以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自我奮斗為主導思想。他們的理想信念趨于低層次化、個人化,傾向于工具性而非價值性,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思想嚴重,個人理想與社會共同理想相脫離。在這些大學生看來,對名、利、權等個人欲望的不懈追求才是理想信念所在,他們把個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凡事都以自我為中心,把他人、社會看成謀求成功的手段,更把社會責任拋在腦后。
三、“中國夢”引領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的培育
“中國夢”是新時期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指導思想, 為解決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存在的問題提供了理論依據(jù)和思想支撐,對加強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原則和對策起到了指引作用。針對當前“中國夢”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提出的要求以及大學生理想信念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和原因,高校應高度重視“中國夢”的引領作用,積極創(chuàng)新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培育途徑。
(一)以“中國夢”引領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
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包括愛國主義教育、集體主義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以及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教育等內容,這些內容與“中國夢”的內涵與實質是統(tǒng)一的?!爸袊鴫簟本褪且獙崿F(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它扎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宏偉事業(yè)之中,在實踐中總結經(jīng)驗,提煉升華?!爸袊鴫簟闭蔑@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五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政治自信和價值自信,“中國夢”必須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中國夢”引領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是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內容的深化和豐富,對于大學生積極參與“中國夢”的實現(xiàn)進程,在逐夢之旅中接受教育、提升素質、增長才干,成為國家棟梁具有重要作用。
(二)充分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作用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精髓,是興國之魂,是“中國夢”不可或缺的價值內核,為實現(xiàn)“中國夢”提供了有力武器和精神支撐。在高校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也是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過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下,加強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教育貫穿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大學生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科學信念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努力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境界和道德素養(yǎng),使其成為具有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的社會主義事業(yè)接班人。
(三)充分發(fā)揮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導作用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育大學生理想信念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發(fā)揮著主導作用。高校應積極響應中宣部、教育部的號召,把宣傳思想工作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生命線來抓,努力做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國夢”的“三進”工程,切實做到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找出社會制度、歷史事件、傳統(tǒng)文化、社會道德等與“中國夢”的契合點,把“中國夢”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統(tǒng)一起來,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悟中國夢的科學內涵和內在價值,強化“中國夢”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價值引領。
(四)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的全方位滲透作用
校園文化作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載體,既有內在的教育導向,同時也有潛移默化的隱性滲透功能。開展新型校園文化活動,需要繼承和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聚人心,把“中國夢”巧妙地植入到校園文化中。比如組織舉辦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征文活動、知識競賽、演講比賽、文藝會演等校園文化精品活動,利用校園報紙雜志、校內網(wǎng)、廣播、電子屏、校園景觀等廣泛宣傳,邀請專家學者并結合大學生所關注的時事熱點問題開展形式多樣的討論研究,深化大學生對“中國夢”的認識,深入理解“中國夢”,使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道德品質、理想追求、行為習慣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熏染和陶冶。
(五)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的平臺作用
當前,互聯(lián)網(wǎng)猶如一把雙刃劍,給全社會帶來了深刻影響。高校應積極打造網(wǎng)絡教育陣地,合理運用網(wǎng)絡資源,對大學生展開理想信念教育。網(wǎng)絡陣地已成為助推高校工作的重要著力點,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資源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可以開設專門的思想政治教育網(wǎng)站,將“中國夢”的理論材料、視頻資料、先進事跡等在網(wǎng)站上進行集中展示,圖文并茂的立體教育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加強記憶,并通過微博、微信平臺建設,主動掌握“中國夢”傳播的話語權,在網(wǎng)絡教育平臺中引導形成一種濃厚的理論學習氛圍和良好的精神風貌,避免錯誤思想的長驅直入,幫助大學生在樹立理想信念的道路上少走彎路,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實效性。
(六)充分發(fā)揮社會實踐的外化作用
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中,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是讓大學生把“中國夢”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一個重要途徑。高校應認真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的實踐過程,引導大學生在磨煉中踐行“中國夢”,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組織與“中國夢”有關的“三下鄉(xiāng)”活動,開展“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有意識地引導青年大學生深入基層,了解社會,體察民情。社會實踐活動和志愿服務行動是大學生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培育的重要實踐環(huán)節(jié),將“中國夢”最大限度地融入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中,對大學生了解國情、了解社會、鍛煉能力、積極投身于實現(xiàn)“中國夢”的偉大實踐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繼續(xù)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奮勇前進——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的講話.
[2]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3-18.
[3]范迎春.中國力量:中國夢的力量保障[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