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然
一、調查概況
在信息技術與各門學科進行課程整合的今天,翻轉課堂作為最主要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受到了普遍認可。通過調查研究,通過對初中學習的九門學科進行實地調查,通過調查提供的真實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通過試驗提供的真實準確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探究翻轉課堂適合在哪類學科應用上效果更為顯著,并計劃將依據(jù)學科是否適合翻轉課堂模式而進行分類,以此為目標進行問卷調查,收集并分析學生與教師的態(tài)度與感受,以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學科適用性問題做出歸納和總結。
二、調查的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
通過對某校初中二年級的所有學生和老師進行問卷調查,探究每一門學科是否適合進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以便為其他教師在決定是否選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到自己所教科目時起到借鑒和建議的作用。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法。對于某一科目是否適合翻轉課堂模式開展教學,問卷中將進行調查,分別對教師和學生針對他們在翻轉課堂中的不同身份設置問題。對整個學年所有的學生和教師的開展問卷調查。最后整理調查數(shù)據(jù),將初中所學的包括數(shù)學、語文、英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在內的九個科目計劃分成三類,分別為非常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科目、比較適合翻轉課堂的科目和不太適合翻轉課堂的科目。
2.案例分析法。從之前分類中選取不太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幾個科目中的一個科目進行舉例說明,具體分析該科目不適合的原因。
三、調查內容
(一)教師
教師作為翻轉課堂的主導者,是首要的決定因素。翻轉課堂的成功與否,首先取決于教師對整個科目以及所教內容的把握。同時,課前準備的布置,教學視頻的制作,每個步驟的操作都是由教師作為主導開展的。
(二)學生
學生作作為課堂的參與者,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翻轉課堂的開展過程當中,學生的配合度是影響其效果的關鍵。由于翻轉課堂是一種依靠改變教學順序來革新教學的模式,因此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有一定的要求。從年紀上來看,越小的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低,因此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就不會很明顯;而年級稍大一些的學生,已經(jīng)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就會更容易接受并且適應翻轉課堂。因此在本研究的調查選取初中生進行問卷調查。
(三)教學內容
教學內容方面,應為每一科目的教學過程都是由簡到難的,因此雖然就每一門學科來說,不同教學內容使用翻轉課堂的效果會有出入,但是我們研究翻轉課堂在不同學科之間的適用性問題時,這種出入剛好反映了數(shù)據(j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四)教學環(huán)境
就教學環(huán)境來說,分為軟環(huán)境和硬環(huán)境。首先軟環(huán)境是指學校的領導層對新型教學模式的支持,只有學校的領導層開始展開教學改革,才能使整個學校形成風氣。硬環(huán)境指的是學校的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比如投影儀、各種音像設備,硬環(huán)境是翻轉課堂能順利開展的必要條件?,F(xiàn)在的中小學普遍都是可以提供這種環(huán)境的,所以現(xiàn)階段加強學校領導層觀念的轉變將成為很重要的一個方面。
四、調查結果
(一)教師態(tài)度
63%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十分了解并已經(jīng)開始運用了,但是由于并沒有系統(tǒng)化的學習,導致了部分教師對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知只是來源于自己的研究學習。有一部分教師對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十分感興趣并且想運用到課堂教學之中,但是由于學校沒有進行系統(tǒng)化的培訓,導致了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時會走些彎路。
在已經(jīng)選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師的調查中可以看出,這種新型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對學生都是一種十分具有吸引力的方式。接受調查的教師一半以上都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提高課堂效果是有幫助的。特別是在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傾向于抽象的邏輯分析的科目上較為明顯,而在語文、英語這類注重記憶、積累的科目上的效果沒有那么明顯。
(二)學生方面
73%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十分新穎、有趣,并且愿意接受這種教學模式;20%的學生認為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差別不大,僅有7%的學生認為對于這種教學模式興趣不大,參與熱情不高。
對于翻轉課堂的學科適用性上,學生的態(tài)度普遍是更喜歡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對于傳統(tǒng)課堂模式的顛覆對學生來說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的。
同時也可以發(fā)現(xiàn)在眾多科目中,偏理科類的科目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更受到學生的歡迎。
五、總結
經(jīng)過調查分析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數(shù)學、物理、化學此類的重視邏輯推理的科目上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十分有趣、能夠達到事半功倍效果的新途徑。而語文英語科目上翻轉課堂的應用就沒有那么好的效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我們對外國教學模式的學習和借鑒。但是不能盲目的照搬照抄,應當將其與我國教育特色相結合,選擇適配性最高的教學方案,充分發(fā)揮不同教學模式各自不同的作用,翻轉課堂的使用,將抽象變得具體,將復雜變得簡單,翻轉課堂將揭開我國教學模式變革的新篇章。
參考文獻:
[1]段春雨.國內翻轉課堂研究的現(xiàn)狀與展望[J].重慶高教研究,2014,04:106-112.
[2]馬俊臣.基于“翻轉課堂”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學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06:125-128.
[3]張軍.初中化學微課現(xiàn)狀、問題與思考——四川省首屆微課大賽初中化學作品述評[J].化學教學,2015,01:40-42.
[4]徐歆,張建平.翻轉課堂在我國的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分析[J].當代教研論叢,2015,01:4.
[5]方愛紅.翻轉課堂的嘗試與反思[J].教育觀察(中下旬刊),2015,06: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