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康
摘 要:本文在闡釋人性化教育的基礎上,分析了我國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性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人性化;大學生;思政教育
一、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它從人的本性出發(fā),強調對受教育者的尊重,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受教育者的主觀能動性,創(chuàng)造條件使其合理需要得到滿足,并在需要滿足的基礎上促進他們潛能的發(fā)揮、價值的提升和人性的完善。人性化教育理念符合人性的需要,更有利于協(xié)調人性沖突,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將人性化教育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既符合當前教育理念的要求,又滿足大學生的心理需求。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人性化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如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愛國意識顯著提高,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增強等。但在取得良好成績的同時,人性化教育也存在著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內容生硬、空洞,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當前,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面臨著教育內容生硬、空洞,學生學習興趣不足的尷尬局面。而且,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我國大學生的思政教育還存在著過分注重形式、愛喊口號的問題。這樣的思政教育并沒有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沒有抓住學生的學習心理,因而“填鴨式”教學并不能達到理想的教育目標。
2.教育方式單一滯后,學生抵觸情緒明顯。當前我國大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即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述,學生在臺下被動地接受。這種單向傳播的授課方式嚴重違背了現(xiàn)代教育的精神和理念,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甚至會使學生對思政教育產生抵觸情緒,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3.師資力量不足,思政教育人性化建設落后。近年來,高校擴招使得大學生數(shù)量激增。與此同時,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學生的性格特征、素質結構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但是,高校從事思政教育的教師數(shù)量有限,而且往往僅憑經驗和常識去開展工作,這導致高校思政教育在人性化教育方面存在不足。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人性化教育的對策
1.注重思政教育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素質。在加強高校思政教育隊伍建設的過程中,首先要優(yōu)化師生比例,完善思政教育教師的配備,爭取建設一支理論素質過硬、男女比例協(xié)調、年齡分配合理的思政教育隊伍。其次要注重教學、研究相結合,思政教師不僅要探索如何提高教學效果,也要加強科研攻關,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最后要加強思政教師的培訓。由于時代變遷和教育情況的變化,高校更要注重加強教師隊伍的培訓,更新其知識結構,使其緊跟時代要求,把握學生的特點,以滿足不同時代、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而達到理想的思政教育效果。
2.滲通人性化教育理念,增強學生主體性。高校思政教育的人性化要求一切以人為本,以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培養(yǎng)學生為核心。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過程中,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十分必要。我們要轉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方式,通過設定課題、制訂教學任務、建立學習小組等方法完成教學。這樣既能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使思政教育實用化,讓學生切實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效果。
3.營造人性化校園氛圍,提高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校園環(huán)境的建設對學生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營造人性化的校園氛圍可以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行為產生積極影響,從而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人性化教育的實效性。而人性化的校園建設包括兩個方面:(1)物質建設。物質建設包括校園景觀建設、校園氛圍建設等,通過改善校園環(huán)境,形成人性化的氛圍。(2)精神建設。精神建設包括學校的傳統(tǒng)文化、校風校規(guī)、師生關系等,通過精神建設,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心靈的升華。
四、結語
人性化教育不僅是一種先進的教育理念,更是一種教育態(tài)度。將人性化理念應用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真正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中心”。隨著教育理念的深入和高校建設的推進,我國大學生思政教育必將會向人性化教育的目標邁進,以此為促進我國大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許文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思考[J]. 金陵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23(4).
[2]許恒. 加強高校后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幾點思考[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5(4).
[3]劉力為. “柔性管理”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J]. 長春醫(yī)學,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