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麗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2-0009-01
閱讀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現(xiàn)象。不能從實質(zhì)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學生的詞匯、說話、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的閱讀教學談幾點我的看法。
一、抓住重點詞句段,理解性閱讀
首先,把握讀準語氣。如在教學《“掃一室”與“掃天下”》一文中,“陳蕃之所以不掃屋子是因為大丈夫活在世上,要干的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業(yè),要掃除的是天下一切不平之事,哪里會花心思去清掃小小的一間屋子呢?”要讀出他的滿不在乎,理直氣壯的神氣。
其次,把握語速與語調(diào)。學生能用合適的語速語調(diào)朗讀課文,意味著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了一定的深度。如《三峽之秋》朗讀的時候應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帶著喜愛、欣賞的感情來讀。在讀不同的段落中注意語調(diào)、語速的變化。例如:讀早晨的三峽,語調(diào)應是輕快的,這樣才能把三峽明麗的特點展現(xiàn)出來。讀中午的三峽,語速應快一些,語氣是熱烈的。讀夜晚的三峽,語速應慢下來,體現(xiàn)三峽的寧靜之美。
第三,善于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一定的情景氛圍或生活經(jīng)歷中去體味文本,讓學生能夠入情入景的朗讀。一位老師教《草原》一課,在讓學生體會作者很想渴望到達時的心情,引導學生讀課文中的一句話:“快了,快到了!”讓學生體會他的焦急,期盼,并把這一體會帶入本課的朗讀中,學生讀出這種味道就顯得水到渠成,順理成章了。
第四,指導配樂朗讀,邊讀邊想象。如在教《暮江吟》時,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邊這紅霞滿天、彎月東升、露水晶瑩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們隨著音樂也來細細地品詩一番。(腦海中浮現(xiàn)出江邊美麗的夜景,我們仿佛看到珍珠般晶瑩的露水,彎弓似的月亮……)
最后,注重朗讀發(fā)展的層次性。老師在朗讀教學中如何引領學生由不熟悉到熟悉,由不流利到通順、流暢,由沒有感情到飽含感情,這些正是朗讀的發(fā)展,學生素質(zhì)的發(fā)展。如一位老師在一次賽課中執(zhí)教《猴王出世》時,讓學生找到了寫猴子的有關句子:那猴在山中,卻會行走跳躍,食草木,飲澗泉,采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在體會到猴子的活潑、頑皮之后讓學生朗讀,但老師并沒有在此點到為止,而是進一步引導學生體會作者運用排比的韻味,對偶的妙處,學生對猴子的形象還感受到了活潑可愛、有親和力、友善……并再次進行朗讀,層層引導,層層推進。每一次的朗讀,都在不斷的體驗,回扣式的感悟中層層涌進,讓人感到回環(huán)往復,一詠三嘆的層次美。
二、啟發(fā)學生質(zhì)疑,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就要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教師可以讓學生預習課文,有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詞義不懂的,查查字典。如在《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一文中“掖”字讀不來,讓學生自查字典,然后匯報,學生把信息反饋給老師,但此字有兩種讀音,學生的意見發(fā)生了分歧,我又讓學生看解釋并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學生很快找到了答案,效果要比老師講學生記好得多。真正不能解決的,老師幫助解決。教學中盡可能讓學生提出問題,哪怕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都行,培養(yǎng)他們逐步養(yǎng)成閱讀課文的習慣。
其次,矛盾激疑,在教學《孔子和學生》這篇文章時“孔子認為這些學生的這些優(yōu)點都比自己強,你不覺得迷惑嗎?”既然他們都比孔子強,那他們怎么愿意跟孔子學習呢?引導學生讀子夏越聽越糊涂,忍不住發(fā)問的話,“老師說的話真叫人迷惑,既然他們都各有長處,而且比您還要了不起,那他們?yōu)槭裁催€跟你學習呢?”采用懷疑的方式讀,引出孔子的話自然而然也就體會到孔子受人尊敬被世人稱為“萬世先師”的原因。
三、讓學生在拓展中再質(zhì)疑
要使學生在學習上永不知足,達到知識和能力的飛躍,老師要引導學生在知識的延伸、拓展中再質(zhì)疑。如《黑孩子羅伯特》一文在學生明白文章主題之后,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接著質(zhì)疑:“難道社會上只有種族歧視嗎?”同學們思維的閘門被打開了,通過小組討論,有的說:“性別歧視?!边€有的說:“殘疾歧視?!庇械男∨笥焉踔琳f:“乙肝歧視、艾滋歧視。”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創(chuàng)新者,他們喜歡用自己獨有的方式去認識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會獲得心靈上的滿足,并會用更高的情趣,更積極的方式去探索新知。教師要想方設法保護他們這種熱情,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學習,不要強求統(tǒng)一。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