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摘要】舞蹈作為一種豐富多彩的藝術表現形式,其感染力強、參與性強的特點,深受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歡迎,而且通過對形象化、生動化、夸張化等表現手法,對提高學齡前特殊兒童審美感知、審美表現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將舞蹈引用到學齡前特殊兒童治療中,能起到一定康復作用。本文將對舞蹈治療對學齡前特殊兒童的康復作用進行分析探討。
【關鍵詞】舞蹈治療 學齡前特殊兒童 康復作用
一.舞蹈對學齡前特殊兒童的作用
學齡前特殊兒童教育不同于其他時期教育,大部分的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挖掘學齡前特殊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尤其是對于學齡前特殊兒童來說,舞蹈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一)有效促進學齡前特殊兒童的全面發(fā)展
舞蹈教學能夠有效的提高個人素質和個人修養(yǎng),在特殊院校中進行舞蹈教育教學有助于開發(fā)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智力,對促進學齡前特殊兒童的全面發(fā)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能夠提高學齡前特殊兒童對美的感受和理解,培養(yǎng)對學齡前特殊兒童的表現力和創(chuàng)造力。此外舞蹈教育教學還能夠對人的智力的開也有著很大的作用,能夠開拓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思維,使其更具有創(chuàng)造性。
(二)培養(yǎng)學齡前特殊兒童的藝術素質
隨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促使了體育教學思想、體育教學內容和體育教學形式不斷的進步。為了滿足人們當前的需求,所以要將體育教學與舞蹈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以這種新的教學方法來發(fā)展大學齡前特殊兒童的藝術素質,進而可以提高全民的文化藝術素養(yǎng)。所以,需要根據體育教學的獨特性,將舞蹈教育教學融合其中,在學齡前特殊兒童們的進行強健身體時還能夠很好的完善心靈,進而提高學齡前特殊兒童們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學齡前特殊兒童們的藝術素質,能夠有效的促進學齡前特殊兒童們的全面發(fā)展。
二.促進舞蹈教學在學齡前特殊兒童中的應用對策
(一)構建和諧教學氣氛
舞蹈教學中最主要的就是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模仿能力為基礎,早教學過程中按照舞蹈自身的規(guī)律和特點來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但也要合理利用兒童的想象力,激發(fā)學齡前特殊兒童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有效的培養(yǎng)特殊兒童在模仿行為中創(chuàng)造自己的肢體動作。其次,因為學齡前特殊兒童還處于學習語言的過程中,老師在教學時,一定要注意選擇適合學齡前特殊兒童理解的教學用語,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避免學齡前特殊兒童在學習枯燥的基本動作時產生的厭倦感。
學齡前兒童非常喜歡觀察和模仿老師的,因此老師一定要注意在教學過程與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溝通,用溫和的目光、善意的笑容去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用舞蹈動作表示自己的情感,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活動額效果,還能促使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性格變得更加活潑開朗、外向自信,感受到舞蹈肢體藝術美的魅力。
(二)注重老師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在當前社會,特殊學校的舞蹈老師應該建立與學齡前特殊兒童之間融洽的關系,為特殊兒童提供溫暖和關心。老師在對特殊學齡前特殊兒童進行教學時可以觀察學齡前特殊兒童的習慣,分析學齡前特殊兒童的學習規(guī)律,用愛和支持作為教學方法教育學齡前特殊兒童,以此獲得豐富的經驗和成果。舞蹈能夠有效促進特殊兒童的各方面發(fā)展。在特殊學校的教育中,老師要明確教學目的,針對特殊學齡前特殊兒童制定教學方案。
舞蹈老師對于舞蹈教學不應該單純地停留在對動作的教授上,老師本身對舞蹈教學過程中參與熱情也是激發(fā)學齡前特殊兒童創(chuàng)造力的一種重要途徑。教師豐富的表情、夸張的動作都讓學齡前特殊兒童體會到樂趣,并且充滿想象,從而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出學齡前特殊兒童的好奇性、主動性以及表現力、創(chuàng)造力等。所以對于學齡前特殊兒童舞蹈老師的選用應該選擇具有良好、全面的舞蹈文化知識、掌握基本的舞蹈表演技能,能夠盡量開發(fā)舞蹈教學中所具有的文化內涵,并在教學方式上不斷創(chuàng)新,對教學的把握要有分寸,還要擁有對舞蹈、游戲、生活等融會貫通的整合能力。
(三)注重多重感官
舞蹈是一門通過音樂的輔助,利用動作、表情等來表現的學科。對于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教學應該首先要引起學齡前特殊兒童對舞蹈的興趣,產生共鳴感,愿意自主學習。教師可以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去刺激學生的多重感官,如通過播放舞蹈伴奏音樂,讓學齡前特殊兒童逐漸熟悉旋律,激發(fā)其好動特性,通過想象力開始自主創(chuàng)造動作。此時,老師不要急于講解舞蹈動作,而是通過鼓勵方式讓學齡前特殊兒童慢慢融入課堂。
其次,教師必須根據學齡前特殊兒童特點來開展教學,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很差,要想使他們的生活能力以及智力的康復培訓順利進行,那么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使教學逐漸生活化。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把學齡前特殊兒童分成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有殘余的聽力且智力比較好;第二種類型存在聽力方面的障礙與智力中等;第三種類型智力比較遲緩。然后根據三種類型的學齡前特殊兒童特點進行教育,舞蹈動作的難易程度情況要根據學齡前特殊兒童實際情況而定,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結束語
總而言之,特殊教育學校要以學齡前特殊兒童為本,在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中提高特殊學齡前特殊兒童的舞蹈學習能力,關注特殊學齡前特殊兒童的成長發(fā)育。通過加強學校、老師與學齡前特殊兒童的互動,建立能夠提高學齡前特殊兒童的舞蹈教學的措施,根據學齡前特殊兒童相關認知能力的有效研究,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學校舞蹈教學的有效性和價值。
【參考文獻】
[1]龐佳.舞動療法運用于特殊兒童康復研究述評[J]. 中國特殊教育,2015,11:19-25.
[2]沈健.試論舞蹈治療對特殊兒童身心發(fā)展的作用[J]. 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16,01:85-89.
[3]柏玉紅,童彥.發(fā)展學齡前特殊兒童教育的思考——以武昌區(qū)學齡前特殊兒童教育為例[J]. 當代學前教育,2011,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