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孫柏
摘 要: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人們對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關注度也是越來越高,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與施工技術管理之間存在著很大的關系,采用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和施工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質量,推動建筑行業(yè)發(fā)展。該文主要對建筑工程當中各種施工技術存在的質量問題進行了闡述,并針對性提出了相應的技術控制措施,以期能夠不斷豐富施工技術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 施工技術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U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5(a)-0030-02
隨著我國建筑行業(yè)需求的不斷提升,對于建筑工程質量的關注也是越來越多,在施工過程中很多因素會影響施工技術質量,包括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施工人員操作等等這些都會導致施工技術質量問題存在,因而有必要加強對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的研究,并持續(xù)采取相應措施來提升施工技術質量,從而為建筑工程質量提供有力技術后盾。
1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當中存在的質量問題
1.1 建筑外墻滲漏問題
外墻滲漏問題一直是建筑工程中的常見關鍵質量問題之一,其出現(xiàn)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響導致的,建筑設計不合理產生的滲漏問題,有些建筑材料由于本身特性的影響,導致其發(fā)生外墻滲漏的可能性大大提升,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沒有按照相應的施工質量標準進行施工操作,導致外墻施工質量不過關也會導致外墻滲漏的出現(xiàn)。
1.2 混凝土問題
混凝土施工是現(xiàn)代建筑工程施工當中的重點施工技術,如果混凝土施工質量不過關,那么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也無法得到保證,混凝土施工中的框架和剪力墻應用對于工程使用安全性具有重要價值,因而越來越多的企業(yè)也是加強對混凝土的施工重視,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在運輸方面,運輸距離沒有控制合理,加上樓層高度的影響,長時間的運輸和暴露在空氣中使得混凝土質量下降。在振搗方面的力度不足,混凝土的密實度沒有達到相應的施工標準,或是在混凝土表面或內部出現(xiàn)蜂窩麻林等問題,直接影響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影響混凝土的強度。
1.3 樁基質量問題
在進行深基坑施工過程中,由于施工人員本身對于深基坑這種地下工程的重視程度不足,導致部分施工人員對于深基坑施工技術和質量的追求出現(xiàn)偏差,尤其是表現(xiàn)在樁基施工上,基礎樁的施工程序、原料等往往不符合施工規(guī)范,使得基坑的支護穩(wěn)定性降低,后期基礎樁還有可能產生裂縫問題,影響整個深基坑施工質量的提升,也會給建筑工程的后期使用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而出現(xiàn)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在于很多施工單位為了能夠縮短施工時間,加快建筑工程的施工進程,在施工技術和施工質量的把控上沒有進行嚴格要求,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嚴格按照設計圖紙上的標準來進行,導致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偷工減料的問題,樁基施工質量達不到施工設計要求,給建筑工程施工帶來影響。
2 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
2.1 防滲漏措施
一方面是加強砌體施工質量控制。砌體的施工質量是防止外墻滲漏的主要影響因素,加強對砌體施工質量的控制對于減少外墻滲漏的發(fā)生具有重要價值,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控制外墻砌筑質量:一是減少干磚上墻情況的出現(xiàn)。二是嚴格控制填充墻的沉縮裂縫。三是采用揉壓法砌筑;另一方面是可以加設防水層來減少滲漏發(fā)生。外墻滲漏的發(fā)生與水分入侵之間有著之間關系,因而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在外墻加入防水層,有效防止外部水汽進入到墻體當中,也能夠減少外墻滲漏問題的發(fā)生,在防水層材料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放水性能較好,與水泥相容性較高的聚合物材料,同時施工工藝要簡單容易操作,方便控制防水層的施工質量,有效保證外墻施工質量,增強外墻的防水性能。提升外墻抹灰施工質量。
2.2 混凝土施工技術
一是在振搗方式選擇上可以采取二次振搗的方法來滿足大量混凝土的施工需求,并且在澆筑過程中要注意連貫性,避免中間出現(xiàn)斷層或是間隙影響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二是在澆筑完成之后,施工人員應該盡量避免讓混凝土受到振動,以保證混凝土在凝結過程中不會因振動而進入空氣或是其他雜質影響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三是在對混凝土進行二次振搗過程中要注意關注混凝土的緊實度,要盡量避免混凝土因振搗操作產生微孔,這些微孔會影響混凝土的緊實度,進而影響混凝土質量。振搗施工人員在進行第一次振搗過程中,混凝土會因與鋼筋脫離下沉而增強自身的緊實度,但在二次振搗過程中為了避免進入空氣則可以采用分層振搗的方式進行。再者,在完成混凝土澆筑之后,施工人員也要加強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工作,將表面壓實,在上面灑水之后,做好保溫措施,以便施工時使用。
2.3 深基坑施工質量措施
一是選擇合適的支護方案。深基坑支護方案隨著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也在不斷增多,在選擇相應的支護方案時應該綜合考慮地質、水文、周邊建筑、巖土勘察等因素,結合建筑工程類型來選擇最適合的支護方案?,F(xiàn)在常見的支護方案主要有土釘墻支護方案、灌注樁支護方案和護坡樁支護方案,每種支護方案的施工條件、施工環(huán)境和技術要求都不同,像是灌注樁支護是我國當前很多大型建筑工程中常見的一種支護方案,在施工是主要依靠鉆機成孔打樁的方式來進行支護,對于鉆孔施工技術有一定要求,在施工時重點要放在鉆機成孔的技術控制上;二是控制土方挖掘技術質量。在進行土方挖掘過程中,施工人員應該事先對施工環(huán)境進行綜合考察和分析,根據(jù)施工設計人員提供的設計圖紙制定相應的土方挖掘方案,并且嚴格控制施工速度,對于較為復雜的邊坡處理應該由人工進行及時修整,且在挖掘的過程中一定要不時對挖掘深度進行檢查,以免挖掘深度過深或是過淺。再者,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還要控制好基坑中地下水的處理工作,做好排水施工,提前對施工區(qū)域的地下水層進行勘察,在基坑外圍設置相應的排水溝槽,將基坑中的水分及時排出基坑外。
2.4 加強施工技術管理
通過科學的施工技術管理能夠有效檢測和控制施工過程中的各項質量檢測指標,確保施工過程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達到施工質量要求和標準,使得建筑內外部的施工質量都得到統(tǒng)一。對于施工技術管理主要應該從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三個階段進行,實施全過程、全方位的技術管理,這樣才能保證整個建筑工程中都不會出現(xiàn)施工技術質量問題。其中在施工前應該對建筑工程設計方案進行審批,對相應的施工設計圖紙進行審核,組織人員對設計圖紙會審,商討施工設計中的重點問題,配合建設方對設計圖紙進行優(yōu)化。對于在施工前規(guī)劃過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技術、施工設計或新的施工材料等進行技術鑒定,并對相關鑒定書進行審核,以保證所使用的施工設計和技術符合施工要求。同時在施工階段,施工單位和建設反應該先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在施工前根據(jù)施工現(xiàn)場和建筑工程的實際情況來確定相應的施工技術,對于施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xiàn)的施工技術問題提前進行溝通交流,及時商討相應的修正方法,以便建筑施工能夠順利進行下去。在施工過程中加強對各環(huán)節(jié)關鍵技術的質量控制。在竣工階段,施工方應該成立相應的施工技術檢測小組,對建筑物的各項參數(shù)進行檢查,確定建筑物的各項技術參數(shù)都符合要求之后才能申請進行質量審核。
3 結語
對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技術質量控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建設方和施工方的長期、共同努力,對每個環(huán)節(jié)的關鍵技術進行深入研究,針對性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并且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應對當前的建筑行業(yè)發(fā)展,不斷滿足當前的建筑工程質量需求,推動建筑行業(yè)的不斷向前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永恒,李東東.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5(8):243.
[2]陳俊杰.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方法研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4):83-84.
[3]賀聲東.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管理分析[J].科技經(jīng)濟導刊,2015(16):187-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