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波
摘 要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語文教法多樣化了,教師對語文教學法研究更加深入,那樣怎么在中學作文中推薦教學法呢,這是廣大語文教師研究的永恒主題。
關鍵詞 課程改革 異步推進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025-01
作文教學素稱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歷來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不論在高考、中考語文試卷中,作文的賦分都超過總分的三分之一。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語文教師真正花在作文教學上的時間、精力與之是不相稱的。每每考試或作文競賽優(yōu)秀作文不多,而平庸和尚未成文的作文卻不少。這與作文教學過程“走過場”和“不到位”是不無關系的。這一問題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有人感嘆學生的作文“一代不如一代”了。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構(gòu)建了中學作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基本教學模式。這個模式就是“三程七步”,即“三程”:“議”“寫”“評”“七步”:“定題——討論——成果交流——評價——寫作——批改——評講”。
第一個程序“議”,包括“定題”“討論”“成果交流”“評價”?!岸}”是指教師規(guī)定作文的范圍,或給一個話題,或給一篇材料,或教師命題,讓學生圍繞教師給的題目,結(jié)合學生各自的情況再命題。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擬定作文的題目,確定作文的題材(讓學生獨立思考十分鐘左右,并將自己擬定的題目和內(nèi)容梗概,即思考的成果簡略記錄下來)。力求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自己要寫的題目和內(nèi)容?!坝懻摗笔侵附處熃M織合作學習小組進行討論,每位同學都談談自己的想法,再互相建議“你應該怎么寫”“你應該增刪哪些內(nèi)容”等。通過互相補充,互相點撥,互相評論,互相幫助,形成各自作文的構(gòu)想(或作文的雛形)。教師要逐組介入,參與討論(十至十五分鐘)?!俺晒涣鳌笔侵父鹘M選出代表匯報本組討論的情況,包括大家的題目和構(gòu)想,特別是有創(chuàng)意的題目和構(gòu)想等。讓全班同學相互交流,相互借鑒(十五至二十分鐘)?!霸u價”是指教師對同學們的交流情況進行提示性的、導向性的、鼓勵性的評價,或請學生代表對其感受最深的口頭作文進行評價,并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把評價引入學生作文的過程之中。
經(jīng)過廣泛深入地“議”,把“寫是么”“怎么寫”“怎么寫好”的問題潛“移”默“化”到學生的腦海里,而且會成為他們豐富多彩的記憶,有利于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意義建構(gòu)。同時,還可以豐富他們的思想。有人說:“你一個思想,我一個思想,加在一起就會產(chǎn)生更多的思想”。建構(gòu)主義認為“情境”“協(xié)作”“會話”和“意義建構(gòu)”是學習環(huán)境的四大要素,我們必須將這四大要素引入作文教學過程之中。
第二個程序“寫”,即指學生在課余寫作文。有了題目,有了要表達的內(nèi)容,有了寫作文的思路和構(gòu)想,還不等于形成了作文。要完成一篇作文,學生還要經(jīng)歷一個艱難的文字組織過程。因此,我們不提倡“當堂作文,當堂完成”。因為“當堂作文,當堂完成”只是一種變相的考試,只能反映學生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對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幫助是不大的。這種方法只能在考試檢測或在畢業(yè)班訓練應試技能和速度時用用。作文教學必須在現(xiàn)有的發(fā)展水平前面創(chuàng)造“最近發(fā)展區(qū)”,充分發(fā)揮學生作文的潛能,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寫作文,學生就有了相對充裕的時間查閱資料,整理思路,謀篇布局,譴詞造句,修改完善,周周正正地把字寫好。
第三個程序“評”,包括教師“批改”作文和作文“評講”。“批改”時,教師要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多就少改,注意捕捉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特別要注意發(fā)掘不同層次學生的“新的增長點”。眉批和總批要多用鼓勵性的語言。教師批改時要做詳細的記錄,作為“評講”的備課資料。“評講”時,要注意賞析不同層次學生的文章、語段和句子。每次表揚面不得少于三分之一,特別要注意表揚作文成績差的學生的“新的增長點”。讓他們品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作文的積極性。還要對存在的有傾向的共性問題進行認真分析。對個別的問題,教師要進行個別指導。不能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點名批評作文寫得不好的同學,更不能用諷刺挖苦的口吻念他們的作文或?qū)懙貌煌樀木渥?。以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積極性,削弱他們作文的興趣。
以上是中學作文異步推進教學法的基本模式,或叫“范式”,我們并不要求每一次作文都要完整運用這個模式,還可以根據(jù)教學的實際需要簡化“議”的過程。但要體現(xiàn)其指導思想、基本內(nèi)涵和教學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