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余紅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社會各行各業(yè)陸續(xù)發(fā)生了重大變革,而這其中,信息化技術成為了推動社會發(fā)展的主要動力。以計算機網(wǎng)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技術在不斷擴展人們生活能力的同時,也極大程度地削減了人們的日常工作強度,使得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诂F(xiàn)代社會對信息化技術的依賴程度的不斷提升,我國開始在初中教育中融入計算機教學,以培養(yǎng)初中生的計算機能力,促進其全面發(fā)展。實現(xiàn)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整合及實踐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整合的意義
初中計算機教學的目的主要在于激發(fā)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興趣,調(diào)動其積極性,促使其能夠通過主動學習熟練掌握計算機運用及操作的相關知識與技能,從而能夠有效地與實際實踐相結合,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養(yǎng)。
就目前的初中計算機教學現(xiàn)狀而言,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1)教學內(nèi)容過多,但課時相對較少,導致學生在有限的接受能力范圍內(nèi)無法快速吸收所學知識;(2)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更注重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具有操作性的實踐過程。因此,必須針對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對教學方法實施科學的改進,必須以學生為本,圍繞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生活經(jīng)驗、計算機學科的人文特點及實踐特征,促進教學方法的有效整合,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發(fā)揮學科的特色。
二、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方法整合的探究
初中計算機作為一門新興的教學課程,具有一定的實踐性,因此,這門課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鍛煉學生實際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其課堂教學方法的整合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fā)。
1.以興趣帶動教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計算機是一門新興的學科,學生必須具備足夠的積極主動性才能在短時間內(nèi)完全吸收相關的知識,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設置具有吸引力的教學情境,采用情境教學法向?qū)W生傳授計算機課程的相關理論知識,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能夠在充分掌握理論知識之后熟練地運用到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一般無法完全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但是教師可以將學生生活中時常接觸的計算機信息運用到教學中,學生在產(chǎn)生熟悉感的同時,其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
2.促進理論與實際生活的結合
一般來說,學生接受計算機理論知識后,其掌握程度會受到理論是否付諸于實踐的直接影響,若學生將理論充分運用到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則其對知識的印象會更加深刻,長此以往,學生的計算機能力也會不斷提升。因此,在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學生受課堂的限制,無法在計算機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接觸實際生活,這時教師就需要在教授時引入現(xiàn)實生活的相關信息。
3.課后討論
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的實踐性較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必要的互動可以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課后討論環(huán)節(jié)也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梢杂衫蠋熖釂?,學生自由討論,以掌握學生知識接受程度,也可以由學生提問,老師負責解答,這樣就可以將整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整合起來,形成緊密的知識結構。
三、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
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的目的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幫助其更好地掌握知識,但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卻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1)對整合之后的教學性質(zhì)認識存在盲區(qū);(2)在經(jīng)整合的教學方法的應用上出現(xiàn)誤區(qū)。初中計算機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師在其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教師是引導者,但不是掌控者,雖然要從學生角度出發(fā),選擇最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教師應充分理解經(jīng)整合的教學方法實踐的性質(zhì)和意義,實現(xiàn)豐富實踐與枯燥理論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計算機技術作為一股新鮮的、強勢的力量,在社會的發(fā)展中已越來越體現(xiàn)出其無可比擬的價值。與此同時,初中計算機教學應順應潮流,不斷實現(xiàn)課堂教學方法的整合與實踐,才能促進初中計算機教育的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