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赟
【關鍵詞】 班級文化建設;環(huán)境布置;班風;自我意識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7—0033—01
班級環(huán)境文化代表著班級的形象,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是每個班級所特有的。它具有自我調節(jié)、自我約束的功能。從古時的“孟母三遷”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今天的“環(huán)境出人才”,無不證明了班級環(huán)境文化的重要性。班級環(huán)境文化無時無刻不熏陶、感染著學生。因此,班級文化建設,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精心設計和布置,使教室的每一塊墻壁、每一個角落都具有教育內容,富有教育作用。
一、環(huán)境布置,陶冶情操
環(huán)境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點,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努力使學校的墻壁也會說話。如果能使班級的各種物化的東西都能體現出班級的個性和精神,都能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那么,班級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風范的老師一樣起著無聲的教育作用。
教室的布置應整潔美觀、生動活潑、富有童真童趣,使學生們盡快地喜歡這個班級。教室內外的窗臺上擺放著幾十盆學生們帶來的花草,學生們在課余時間盡情地觀賞談論,在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也學會了細致入微地觀察。我每天一到學校就在小黑板上寫著關于時間和讀書的名言,把學生的思想教育寓于祖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中,造成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意境,滋潤學生的心田,陶冶學生的心靈,成為他們頑強拼搏、健康成長的一種強大的精神動力。
增設展示欄,反映學生生活和特長的園地。在教師的后墻上,我新增了“鋼筆作品展示”欄,每周學生交一張鋼筆字作品,內容可以是古詩,也可以是課文優(yōu)美片段,連續(xù)榜上有名的學生,就獎勵一個小禮物。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書寫水平也得到提高。學生需要全面發(fā)展,“書畫作品展”展示了他們的繪畫和手工作品,在選擇作品時我特地注意多選貼了后進生的作品,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力,讓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敖裉煳易畎簟?、“每周之星”等欄目,選擇日常生活中學生的閃光點,比如在學校就餐時愛惜糧食的,主動撿拾垃圾的,寫下他們的名字,貼上他們的照片,讓學生在展示中張揚個性,表現自我,讓他們有一種競爭和挑戰(zhàn)的意識,從而使他們的個性不斷地得到發(fā)展,心理素質不斷地得到鍛煉,同時讓學生在班級生活中不斷地受到鞭策和鼓舞,最終實現現有水平的超越。
班級圖書角中,都是學生自帶的書籍,我對學生說過,你帶一本書就可以讀到60本不同的書,好書大家讀。我們圖書角有世界名著、作文選、寓言故事、成語故事等等。一下課,學生就簇擁在圖書角那里,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締造“書香班級”,做“書香少年”,這樣既增添了學生學習生活志趣,又擴大了學生視野,開拓了思維,形成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濃郁的班級文化氛圍。學生整天在這樣情文并茂的教室的熏陶下,拓展了知識面,激發(fā)了興趣特長,提高了修養(yǎng),養(yǎng)成留心觀察、閱讀的好習慣,整個教室成了無聲的老師,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有效提升。
二、精神建設,促進成長
班級文化的深層面是班級精神文化,它是班級中全體成員的群體意識、輿論風氣、價值取向、審美觀念的精神風貌的反映,是班級文化的核心。
1. 班風是班級精神的具體體現。形成班風,讓學生感到他們的學習是絢麗多彩的、是快樂的、有意義的。我除了在布置教室環(huán)境外,在平時晨會、品德課上,我也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覺、自主、自強的學習作風,經常鼓勵表揚有進步的學生,使大家共同前進。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班級衛(wèi)生,并落實到個人,使學生產生責任感,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了正確的輿論、良好的班風。
2. 培養(yǎng)自我意識,張揚學生個性。從本質上講,我們的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活動,離開了這一屬性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傳統(tǒng)的班級是老師的地盤,在這一凈土中,老師說了算,“一言定乾坤”,這樣的班級導致許多學生不敢張揚個性,盲目尊從師長教誨,喪失個性,缺乏自我意識。我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尊重學生,給予學生發(fā)問的機會,建構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學生可以給我提意見,也可以談自己對班級的設想,這樣一來,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縮短了,學生感受到我就在中間,和我的關系更加親近了。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