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薇
【摘要】:學院派即興舞蹈是對學生的表現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和應變力的考驗。它可以帶給學生從未有過的身心自由體驗,嘗試著放下思維慣性和身體的習慣動作,通過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對自我身心的再認識。在本篇的論文中,筆者就對“即興”舞蹈在學院派舞蹈課堂中的訓練價值進行相關的闡述。
【關鍵詞】:即興舞蹈、訓練方法、訓練價值、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第一章學院派“即興”舞蹈的概述
第一節(jié)學院派“即興”舞蹈的定義
學院派“即興”舞蹈是培養(yǎng)學生自發(fā)性的一種探索,使學生在沒有經過刻意思考的情況下,對眼前情景感觸后臨時發(fā)生興致,再由身體由內到外的一個折射,也可以說是外在表現的一個內化。即興舞蹈從字面意思上就可以理解到,它是沒有經過精心的策劃和編排,是隨性而發(fā),隨性而舞的,它的意識和思想是不受時間、地點、主題等限制的一種舞蹈形式。學院派“即興”舞蹈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表演素質和創(chuàng)作技巧以及對舞蹈基本元素加以快速整合能力的過程,它要求學生在接受信號刺激( 音樂、節(jié)奏、空間、語言提示、畫面場景等 ) 的同時開始身體運動,并根據提示信號發(fā)展相應的舞蹈動機,再將這些動機連貫發(fā)展下去。
第二節(jié) 學院派“即興”舞蹈的特點
在學院派舞蹈課堂中,“即興”舞蹈會科學、系統(tǒng)、規(guī)范的幫學生提高靈敏性和觀察力,同時會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使學生能將豐富的內心世界與身體語言相結合。
首先老師會給出一個命題或條件,比如:把自己想象成任何一種物體,若是飛禽走獸的話,我們可以模仿動物的奔跑、覓食,表情眼神等;若是一陣風、一朵云等抽象的物體,我們可以展開自己的想象,不受空間方位的局限,用自由的身體承載著最大的想象,最終呈現出的表演沒有對錯好壞之分。
之后,在舞蹈即興過程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師會根據學生們的思維模式、情緒狀態(tài),可以用語言或簡單的肢體科學規(guī)律的、循序漸進的啟發(fā)學生或糾正學生,使學生用準確地肢體動作語言表現出自己的內心情感和感受,讓一種被動化的教學變成主動化。而不是像很多課堂中教師在前,學生在后,老師做什么學生就做什么,這種教學方式不能夠是學生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另外舞蹈即興并不是必須要在教室中進行,可以再任何一個場地,也可以在任何一種情緒狀態(tài)下進行,這樣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展現自己的個性。
第二章“即興”舞蹈在學院派舞蹈課堂中的訓練方法
“即興”舞蹈在學院派舞蹈課堂中的訓練方法是可以科學性、規(guī)范性和規(guī)律性的。即興舞蹈表現一瞬間心靈的狀態(tài)和感受,這種狀態(tài)是無時無刻不在發(fā)生變化的,因此,即興舞蹈的訓練方式不能因循守舊,被某一種模式所框死,應當采用科學、系統(tǒng)且靈活的教學方式。第一: 肢體的探索; 第二: 空間的探索( 包括舞者的內空間和外空間) ; 第三: 重力的探索( 包括引導、流動、突發(fā)) ; 第四: 時間的探索( 包括速度、節(jié)奏) ; 第五: 人與人接觸的探索( 包括接觸知覺、交換重心、應變) ; 第六: 人與物體關系的探索( 包括形的空間利用、質感) ; 第七: 環(huán)境設計。
第一節(jié) 用“樂”帶動身體
準確的把握節(jié)奏是訓練的關鍵部分。舞蹈是伴隨著節(jié)奏而存在的,音樂節(jié)奏表現在舞蹈形象中,而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又是體現舞蹈形象的感情色彩的,也是舞者掌握舞蹈動作的符號。例如:每一首音樂都有它自己的風格特點,我們不能把同一個動作套用在每首音樂里,而是應該感受感受音樂的魅力,把握節(jié)奏和情感,捕捉動機、發(fā)展動機,從而創(chuàng)造出舞蹈形象。
第二節(jié) 用“題”激發(fā)想象力
在即興訓練中,教師應當首先給學生一個條件或者主題,剛開始可以以學生親眼見過的物體或親生經歷過的情感作為主題。這樣,學生即興出的動作即真實也不會因為一無所知,讓其受心理緊張和壓力的影響而縮手縮腳。進過長期科學的訓練后,老師可加大即興的難度條件,可以將模仿變得更加抽象,也可以循序漸進地練習雙人或多人的重心接觸訓練等。老師可以通過音樂觸動、環(huán)境變化、語言刺激等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情感的抒發(fā)欲望,讓學生迅速開啟生活經驗表象積累的資源庫,整合信息,獨具慧眼地從不同的視角挖掘出尋常人認為平凡中的不平凡。
第三節(jié) 用“思”打破常規(guī)
在即興舞蹈訓練當中,通過設置好的訓練內容和指令,對動作的形式、力量、性質做出盡可能多的變化,不斷嘗試更多的可能性,盡可能讓舞者從原有的根深蒂固的舞蹈套路中解放出來,對已經形成一定程式化的肢體運動慣性進行重新編碼。例如: 以身體的某一個部位為中心,讓其與身體其他部位或外部空間不斷任意發(fā)生變化,在肢體流動的過程中,大腦會高速積極運轉起來并不斷地向自己提問“我還可以怎樣做? 我還可以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或者我們可以將每個部位的動作進行先后順序的任意組合,然后再作不同時間、空間、力量的處理,這種方式將產生無限的可能性。人的身體是極富表現力且靈活多變的,你會從中發(fā)現你的身體做了很多平時想都想不到的動作。
第三章 “即興”舞蹈在學院派舞蹈課堂中的訓練價值
第一節(jié)提高學生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
“即興”舞蹈是不斷思考、不斷創(chuàng)造、不斷想象的一種訓練。我們會在即興的過程中,通過對老師語言的提示、音樂的變化、情感的轉變做出快速且更多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我們還可以將剛才的即興錄制下來,你會從中發(fā)現你的身體做了很多平時想都想不到的動作,還會反思剛才這段即興中,“有哪些我還沒有想到?這個動作動機我還可以怎么發(fā)展?”舞蹈即興的練習會使我們反復思考,不斷提高我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第二節(jié) ?解放身體、拓展能力
對于舞蹈者身體動作開發(fā)來說,即興舞蹈的訓練,是激發(fā)學生身體語言的重要方式,可以讓學生最大可能地走出舞蹈動作思維慣性,探尋更多新動作的可能性,幫助學生彌補身體動作的慣性和原有的局限性,這是舞者對自我身心的開拓性的再認識。在即興的練習過程中引導學生發(fā)現原來身體可以用很多以前不曾想到過的方式去運動,當這些動作連貫自由發(fā)展時,就成了具有個人風格的屬于自己的、自由的即興舞蹈,動作的幅度、維度、速度、力度等全由自己把控,完全服從身心的瞬間變化與感受。身體是物質的物理過程,但是身體的即興和變化卻是無窮無盡的。
第三節(jié) ?培養(yǎng)學生表演意識與自信
多數學生剛開始學習舞蹈編導時,總是套用過去接觸過的一些動作,并沒有自己的想法理解,舞蹈與音樂、主題完全不符。在舞蹈即興課程中,通過老師們不斷地鼓勵學生,他們開始漸漸豐富了自己的舞蹈語匯,開始相信自己,運用自己的大腦,大膽的去想象創(chuàng)作,進行表演,既能鍛煉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表演意識。即興的訓練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動作與音樂有機結合,提高了動作的表現力。也提高了自身身體肌肉的敏感度,鍛煉了敢于釋放內心情感,用肢體大膽傳達內心世界所想所悟的心境,讓舞姿不再只擁有華麗的外殼,而是更為生動,富有內容。所謂“悅人先悅己”,只有讓學生完全學會如何投入表演當中,享受表演,這份陶醉和享受所流露出來的成熟和內斂,就是舞者自信心的體現,它自然而然會打動觀者,并使之與舞者產生共鳴。即興舞蹈對于舞蹈動作的開發(fā),在舞蹈創(chuàng)編中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周露、周楊/著.《論即興舞蹈及其教學實踐的價值與意義》.北京我的學院學報,2016年1月
【2】洪霽/著.《關于“即興舞蹈”的理性反思》.舞蹈,1999年6月
【3】馮澤墨、石志宏/著.《淺談舞蹈表演中的即興與編創(chuàng)》.現代企業(yè)教學.2009年18期
【4】潘垠松/著.《淺談高校課堂中的“即興舞蹈”》.教育戰(zhàn)線
【5】王福銀/著.《綜合院校舞蹈編導方法論》.山東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