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70后作家地域文化的杰出書寫

        2016-05-30 11:28:45田振華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后土魯南蘇北

        摘 ?要:地域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自新文學發(fā)現(xiàn)以來,一代代作家都把地域文化書寫看做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中之重。70后作家葉煒無疑是這方面的杰出代表。文章以葉煒的長篇新作《后土》為例,主要從作品中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原型、文化象征符號、方言口語等展現(xiàn)蘇北魯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幾個方面來闡釋作品中流露出的地域文化情結(jié),以及對這種地域文化書寫的重要意義,進而透視70后作家的地域文化書寫狀況。

        關(guān)鍵詞:70后作家 ?地域文化 ?《后土》

        引言

        所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nèi)特定人群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的總和[1]。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中,作家們不知不覺間就在作品中流露出明顯的地域文化情結(jié),這種情結(jié)往往不是有意而為之的,是作家們多年生活經(jīng)驗的積累和人生感悟的外在體現(xiàn)。著名評論家何西來認為:“作家從小的地域文化傳統(tǒng)的接受與熏陶,他的鄉(xiāng)音、鄉(xiāng)思、鄉(xiāng)情,即是他的故園情結(jié),都會以各種方式進入作品,影響他的選材,他的作品的情韻”。[2]同時,不同地域內(nèi)人們的行為模式和思維模式的不同,便導致了地域文化的差異性。路遙、陳忠實、賈平凹的陜北文化、莫言的高密東北鄉(xiāng)風情等都在其各自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王志彬說:“可喜的是,在70后作家中,還有部分作家仍秉承文學傳統(tǒng),以強烈的使命感去書寫鄉(xiāng)土中國,葉煒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盵3]葉煒推出的以蘇北魯南這一地域為寫作背景的“鄉(xiāng)土中國三部曲”的前兩部——《富礦》《后土》已經(jīng)在文壇引起了一定的反響。麻莊在葉煒的小說作品中已經(jīng)成了蘇北魯南的代名詞,蘇北魯南這一特定地域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原型(如神話傳說、圣賢精靈等)、文化象征符號(如日常生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民間藝術(shù)等)、方言口語等都或明或暗地包含在麻莊這一作者構(gòu)筑的現(xiàn)實世界和精神世界中。這些地域文化元素的書寫有其獨特的價值意義所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70后作家對老一輩作家們地域文化書寫的繼承和發(fā)揚。

        一、文化原型:地域文化書寫的精神寄托

        每一個地域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原型,這個原型可能是有形的,也可能是無形的,但都是在各自地域內(nèi)長期形成的,對當?shù)厝藗儺a(chǎn)生潛移默化影響的精神寄托和情感支柱。無論是在《富礦》還是在《后土》中,葉煒都沒有回避神靈、神話等文化原型對麻莊發(fā)揮的不可替代甚至舉足輕重的作用。葉煒在創(chuàng)作中,總是以匠心獨運的藝術(shù)構(gòu)思將蘇北魯南的文化原型寫進作品中,融化為作品的題材、主題或人物,從而提升作品的藝術(shù)境界和藝術(shù)水準,給人以崇高感和敬畏感。下面我們就以《后土》中呈現(xiàn)的“土地神”為例,粗略地探討一下這一文化原型對蘇北魯南地域文化的影響。

        在《后土》中,葉煒大量并詳實的描寫了蘇北魯南勞動人們千百年來信奉的精神領(lǐng)袖——“土地神”這一文化原型?!巴恋厣瘛笔锹榍f的指路明燈、精神寄托,從開篇劉青松與“土地神”結(jié)緣到建土地廟,從修土地廟、遷土地廟到劉青松多次被“土地神”托夢,好像麻莊人遇到什么事情都與“土地神”有關(guān)。我們也知道,這并不是簡單的封建迷信,新時代的麻莊老百姓也明白凡事的成與敗不是說拜一拜“土地神”就能決定的,就像西方人信奉基督耶穌一樣,他們甚至只是想通過跪拜“土地神”而求得心安罷了。

        中國自古以來都有著對土地的敬畏,《西游記》中,每當師徒四人到達一個不熟悉地域的時候,孫悟空總會想到找“土地神”來問一問,好像在他們眼中“土地神”對他所掌管的土地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一樣。也正是因為麻莊人知道自己的所做作為都會被“土地神”看在眼里,他們才對“土地神”既敬畏又愛戴。麻莊人都信賴這樣的話:人的出生和成長叫土生土長,人的死去也叫入土為安。雖然現(xiàn)在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好像人們距離土地越來越遠了,但實際上土地從來都是人們特別是鄉(xiāng)土勞動人民一生中接觸最多、最不可或缺的。土地廟是“土地神”的現(xiàn)實體現(xiàn),對土地廟的崇拜就是對土地的崇拜。作者之所以把土地廟這一蘇北魯南的文化原型拿出來,不是簡單地告訴人們它是麻莊人們信奉的神靈,而是想講述人們崇拜“土地神”背后的故事。中國是傳統(tǒng)的農(nóng)耕社會,千百年來都對土地有著像娘親一樣的依賴,葉煒在全書開篇中就寫到:“在蘇北魯南的小山村里,差不多每個村子的東南角都會有一座土地廟。麻莊也不例外。麻莊人崇拜土地,視土地為娘親?!币源藶槿珪ㄏ禄{(diào),統(tǒng)領(lǐng)全書。作者之所以將本書命名為“后土”,之所以用后面的“后”,一方面取“皇天后土”之意,另一方面就是想表達出,土地永遠是人們“身后”最強大的支撐和后盾,這個支撐是不求回報的,默默無聞的。千百年來,蘇北魯南老百姓似乎也已經(jīng)意識到了這一點,但老百姓卻不知道怎么報答他(因為土地是不求回報的),于是老百姓想到了把土地奉為神靈——“土地神”,為“土地神”建土地廟,每年都來恭奉“土地神”,遇到事情請教“土地神”,犯了錯誤在“土地神”面前悔罪,等等。上海政法學院文學院副教授張永祿說道:“土地爺是麻莊人的信仰?!盵4]這無疑是正確的。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只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麻莊人的骨子里對土地的崇拜甚至超越了信仰的高度,上升到了神話這一文化原型的層面。

        二、文化象征符號:地域文化的精神呈現(xiàn)

        每一個地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象征符號,都有著彰顯地域個性的人們的日常生活、風俗習慣、民間藝術(shù)等。陜北人們愛吃臊子面,愛看秦腔;高密東北鄉(xiāng)人們愛喝高粱酒,愛唱貓腔。蘇北魯南的老百姓同樣有著自己獨特的生活習慣,有著他們不一樣的藝術(shù)追求,而這些都在葉煒的作品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葉煒的《富礦》曾入圍第八屆矛盾文學獎,在一次對他的電視采訪中,他自己也說道:“書里面有大量的蘇北魯南的風俗和習慣的描寫,這一點也在北京研討會得到了許多專家的認同,他們說這本書是體現(xiàn)了蘇北魯南地域特色的一本書。”《后土》中,更是多次出現(xiàn)了具有蘇北魯南風味的拉魂腔、柳琴戲、出嫁歌、民歌、沂蒙山小調(diào)、歌謠、童謠等地方曲種。這些曲種都是對當?shù)厣顮顩r、風俗習慣的概括和提煉,以文中出現(xiàn)的柳琴戲為例:

        大路上來了我陳世鐸,

        趕會趕了三天多,

        想起來冬裝上唱的那臺戲呦,

        有一個唱的還真不錯。

        頭一天唱的“三國戲”,

        趙子龍大戰(zhàn)長坂坡。

        第二天唱的《七月七》,

        牛郎織女會天河。

        (《后土》)

        柳琴戲的產(chǎn)生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廣泛流行于蘇北魯南地區(qū),它以表演樸實、唱腔優(yōu)美、鄉(xiāng)土氣息濃厚,深受當?shù)厝嗣裣矏邸T缙诘某欢鄟碜詾?zāi)民為謀生乞討時而說唱的“吉利話”,以徐州方言為基礎(chǔ),形成了“九腔十八調(diào)十二哼哼”的唱腔特點,被譽為“蘇北魯南戲曲的活化石”。[5]它的形成和發(fā)展,是蘇北魯南文化的瑰寶,是蘇北魯南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再如《后土》中有這樣精彩的一段:

        劉青松抬頭看到墻上寫著一幅大字,題曰:西集羊肉湯賦。其內(nèi)容為:

        羊湯之愛,因乎眾矣!地近鄒魯,習禮法之善美。語曰:羊大為美,入口為善。思民風之純樸,度羊湯之至愛,乃心歸方正之道也!而或重巒逶迤,育秉性之豪邁,沃野迢遙,生胸懷之坦蕩。故豪爽之情,恰投齊魯之冠稱。飲食之風,豈遜《水滸》之云涌!更有林郁草豐,得地利之垂青,禽畜徜徉,享四時之恰平。乃有羖盈食豐之資也!

        在山東棗莊的大街小巷,我們往往能看到一家連著一家的全是羊肉湯館,在棗莊出生的人也都知道這樣的順口溜:“不喝西集羊肉湯,枉來棗莊走一趟”,《賦》中魯南的味道撲面而來。同時,《賦》中關(guān)于羊肉湯的描述也很容易讓我們想到徐州人們家喻戶曉的“伏羊節(jié)”,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就會想到每逢暑期這個節(jié)日到來,徐州百姓都會吃羊肉、喝羊湯,以此強身健體,滋陰補氣。這些都有著濃郁的蘇北魯南地域特色。

        這些文化象征符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作品內(nèi)容的同時,更是通過麻莊的生活習慣、風俗民情、人物個性等對蘇北魯南這一地域特色加以勾勒和呈現(xiàn),近而展現(xiàn)其獨特的地域文化魅力,彰顯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三、方言與口語:地域文化的情感憑介

        說起地域文化,方言是不可回避的要素之一。方言必然體現(xiàn)著一個地域的文化。文學作品中的方言是文學作品中刻畫人物、抒發(fā)情感、展示文化的得力工具。表現(xiàn)一地的生活,描寫一地的人物,必得展示出此地的獨有色彩。方言因其結(jié)構(gòu)要素(語音、語法、詞匯)有悖于民族語的規(guī)范而不能使用,但方言的文化負載對文學卻是不可或缺的。方言的話語,除了傳達信息,往往透射出一方人們的性情喜好、想事和言談的特點。[6]在本地人和異鄉(xiāng)人的眼里,這種話語能顯示出地方風韻,傳達出鄉(xiāng)土的情趣,而獨特的鄉(xiāng)土情趣恰恰是文學意境所珍視和追求的。生長于某地的作家,從思維方式到心里結(jié)構(gòu)都受到這一地域方言的影響,其創(chuàng)作就會自覺不自覺地摻雜著地方方言,從而使作品也具有地域特色。拿賈平凹的作品來說,他的作品之所以取得如此高的成就,是與其獨樹一幟的語言藝術(shù)追求分不開的。他非常重視對自己母語——商洛方言的開掘與創(chuàng)新,使商洛方言煥發(fā)出勃勃生機。葉煒對蘇北魯南方言同樣是懷著敬愛之心的,葉煒本人在講話中帶有濃厚的家鄉(xiāng)口音,一方面這是葉煒多年來生活在農(nóng)村的緣故,另一方面,鄉(xiāng)音難改,蘇北魯南口音已經(jīng)深深印刻在葉煒心中,不是他不想說標準的普通話,而是地域文化的影響不是想剔除就能夠?qū)崿F(xiàn)的。巧合的是,曾經(jīng)有人問過賈平凹為什么這么多年不說普通話,賈平凹調(diào)侃說:“一方面自己小時候沒有學過拼音,另一方面普通話是普通人講的,毛主席都沒有講普通話,我也就不說普通話了?!边@里面雖然有賈平凹故意說笑的成分,但是從其地道的方言表達中也能聽出,對于賈平凹來說,商洛方言已經(jīng)深深扎根在他內(nèi)心里了。對于家鄉(xiāng)話,他不想改,也改不了。

        葉煒作品中方言的使用不可謂不多,除了在《富礦》中諸如“拉呱”“手捏子”等方言俗語都是直接用到了作品中之外,在《后土》中大段大段的方言對話更是非常多見,例如:

        她一看見那頭種豬的架勢就來氣,隨口罵了句:“誰家的爹跑出來了也不管一管?!边@話被曹東風的婆娘聽見了,一看是自己家的豬,就回了一句惡毒的話:“白給你配種都不要啊?!壁w玉秀肺都氣炸了,氣急敗壞的她隨手拿起喂豬的勺子,照著劉小妹的臉就扔了過去。只聽見,劉小妹慘叫了一聲“我的個親娘耶!”就捂著臉倒下了。(《后土》)

        透過方言,我們明顯地能夠看出麻莊人直白的神情口氣、幽默的性格特征。再如從口語方面,也能看出其明顯的具有蘇北魯南的味道:

        曹東風在大喇叭里喊道:“各位鄉(xiāng)親,我廣播個事。啊,那啥,三門村辦磚廠開工了!啊,要開始重新招人啦!啊,歡迎鄉(xiāng)親們?nèi)竺?!啊,去報名?!保ā逗笸痢罚?/p>

        在“《后土》農(nóng)民的中國夢”北京研討會上,著名評論家、中國小說學會會長雷達就說:“我特別欣賞《后土》中蘊含的蘇北魯南的味兒,我覺得這是一種鄉(xiāng)土知識分子回到故鄉(xiāng)的寫作,他是從內(nèi)部向外看的,他就是鄉(xiāng)土的一份子,他本身也是懷著很深的鄉(xiāng)愁。”葉煒在《后土》的寫作中,雖然是把自己置身其外,但是透過這些展現(xiàn)蘇北魯南鄉(xiāng)土民情的方言,我們讀者甚至都有置身其中的感覺,作品中的人物好像都被寫活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好像都與我們有關(guān)一樣,給人一種莫名的親切感和存在感,這也是地域文化給我們帶來的魅力。

        不同的地域有著不同的方言體系。我們甚至可以說,在一定的地域中,方言的形成進而促進了地域文化的形成。作為媒介或載體,方言和地域文化在形成和發(fā)展的過程中是同步的、相互的。話說聽口音可辨是何方人氏,解方言可釋心靈密碼。葉煒正是通過在作品中對大量蘇北魯南方言的使用,使我們看到了蘇北魯南這一地域色彩的魅力之處。同時,透過方言麻莊人的心里結(jié)構(gòu),情感指向都或多或少地展現(xiàn)在其中了,這有助于我們對這一地域文化構(gòu)成的解讀、大眾心理的探究,從而更好地指引勞動人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葉煒對蘇北魯南方言是非常熱愛的,他對蘇北魯南方言的重視與實驗是一種修辭策略,是對現(xiàn)代母語的建設(shè)大膽的探索與嘗試,更是對家鄉(xiāng)故土的一次回歸和敬仰。

        四、葉煒小說地域文化呈現(xiàn)的價值意義

        在蘇北魯南作家群中,葉煒是在作品中足夠充分展現(xiàn)這一地域文化的作家中為數(shù)不多甚至僅有的一位。他以一顆赤誠的心展現(xiàn)了對家鄉(xiāng)故土的敬畏和感激,也顯現(xiàn)了他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這樣的書寫無疑是意義深遠的。

        謳歌蘇北魯南鄉(xiāng)土大眾的美好人性

        葉煒在創(chuàng)作時,往往是將這些地域文化元素自然而然地寫到作品中,從而創(chuàng)作出獨具個性的象征符號——人物形象。在以往的許多作家的優(yōu)秀作品中我們也能夠看到這一點,魯迅作品中的阿Q、祥林嫂、閏土都帶有明顯的浙東文化特征;沈從文筆下的翠翠、儺送等都帶有湘西人物的樸實、勤奮;路遙、陳忠實、賈平凹作品中的諸多人物都是陜北人們的行為、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念的集合體。在這一點上,葉煒在作品中也有意無意地讓其主要角色都帶上了蘇北魯南人物的性格特征,并且在對這些人物進行勾勒時,每一個人物又有每一個的個性特征、有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如《富礦》中,作者在寫到人物笨尼、福尼以及一些礦工和百姓的時候,不論是通過回憶兒時的時光還是描寫現(xiàn)實人物的對話,都展現(xiàn)出蘇北魯南女性的純真、率真、無知?!逗笸痢分?,雖然王遠、劉青松、曹東風、劉非平等鄉(xiāng)村官場人物性格上都有其獨特之處,但是處在蘇北魯南大的文化環(huán)境下,他們的文化心理、情感結(jié)構(gòu)都有其普遍性和共通性:貪圖小利中滲透著憐憫之心,勾心斗角中流露出自然和諧。

        葉煒出生在棗莊,在那里生長了將近20年,縱使讀大學的時候也只是在濟寧曲阜,說起來也是魯南的一部分,工作后,又長期居住在徐州直到現(xiàn)在。棗莊是魯南的代表,徐州當然是蘇北的代表,再加上葉煒本人愛好觀察、關(guān)注民生疾苦,即使到城市工作了也經(jīng)常到混亂的礦區(qū)、貧困的農(nóng)村去考察。所以,從這一點來說,葉煒以蘇北魯南為背景來書寫鄉(xiāng)風民情、世事變遷,是當之無愧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這種書寫也是最能體現(xiàn)其地域情結(jié)的。葉煒自己也說過,在《后土》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曾多次回到家鄉(xiāng),那里的人和事他再熟悉不過了。葉煒通過自己對家鄉(xiāng)情感的眷戀,書寫出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們淳樸善良、樂于助人、安于天命的精神都是蘇北魯南地域文化特征的內(nèi)在體現(xiàn)。葉煒在《后土》創(chuàng)作談中寫到:《后土》的寫作是一次精神還鄉(xiāng)。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曾多次借助作品中主要人物之手,展開對自己兒時鄉(xiāng)村的回憶,描寫他看到的、聽說的關(guān)于鄉(xiāng)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在葉煒看來,那時候的鄉(xiāng)村是極其貧困的,但也是無比快樂,那里的人和事也是永遠無法忘卻的。

        五、訴說蘇北魯南地域文化的獨特性

        蘇北魯南這一地域在方位上就有其獨特之處。處于中國南北交界地帶,北臨孔孟之鄉(xiāng),南接東吳文化。既有北方地區(qū)大氣磅礴硬漢的姿態(tài),同時兼具南方小橋流水般溫潤的風姿。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決定了其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獨特性。葉煒在小說中明顯注意到了這一點,如作者在以二十四節(jié)氣結(jié)構(gòu)全書時,遵循著這一地域自然生態(tài)規(guī)律變化的同時,也展現(xiàn)了這一地域獨特的人文風情。

        正是蘇北魯南南北交界地理位置的獨特性,決定了這里無時無處不充裕著海納百川、兼收并蓄、大度包容的文化胸懷,蘇北魯南文化本身就是南北文化幾千年來長期交流、融合的結(jié)果。這里有過戰(zhàn)爭、劉邦項羽曾在這片大地上一決雌雄;這里有過融合,多民族曾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長此以往,通過相互影響、相互吸收就形成了蘇北魯南開放、無私的文化品質(zhì)。例如:在《后土》中,曹東風就是一個來自山西的外來戶,之所以他能夠與土生土長的麻莊人融洽的生活在一起,并成為麻莊的一把手,就是因為祖祖輩輩的共同生活已經(jīng)使他在骨子里對麻莊人有了足夠的了解。

        當然,每一個民族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形成的文化缺陷。蘇北魯南也不例外,這里的民眾有時候也會貪圖小利,有時候也會嫁禍他人。葉煒在寫作中也沒有回避這一點,而是展現(xiàn)其文化品格中有血有肉、愛恨情仇的一面:曹東風為了順利當上村支書,也會在李強書記面前倒“把兄弟”劉青松一把;大家都知道王遠貪污受賄,卻采用忍氣吞聲、原諒的態(tài)度。這些都展現(xiàn)了沉積在蘇北魯南人們靈魂深處的文化劣根。

        六、70后作家的地域文化書寫

        每個作家,都有自己成長的一方土壤,70后作家也不例外,70后的形成,時間上看有其歷史必然性,空間上看更有其特殊的地域性。但是在最近幾年,我們明顯看到,隨著網(wǎng)絡(luò)文學及各種文學類別的興起,后起作家們漸漸開始忽視作品中地域文化的書寫。一方面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后起作家們漸漸地放棄了對自己生與長的土地的熱愛,一些70后和大部分80后、90后作家已經(jīng)不再對自己土生土長的家園懷有眷戀之心。在他們看來,他們生活的地域內(nèi)同質(zhì)化的高樓大廈、商業(yè)街區(qū)與其他任何地方已經(jīng)沒有了什么區(qū)別,從而不能產(chǎn)生諸如50后、60后老一輩作家們的地域情結(jié);另一方面,隨著大眾消費的盛行、大眾閱讀的普及以及盲目追求名聲和發(fā)行量,后起作家們轉(zhuǎn)而走向迎合市場或天馬星空的寫作,他們純粹為了迎合大眾心理,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只要是大眾喜歡的他們就去寫,而忽略那些真正具有價值和意義的東西,這是令我們感到遺憾和可悲的地方。

        70后作家的地域文學書寫現(xiàn)狀堪憂。放眼70后,諸如葉煒這樣始終對鄉(xiāng)土懷有深深的眷顧而勤耕不輟地書寫地域文化的優(yōu)秀作家實是如數(shù)家珍。地域文化對文學創(chuàng)作乃至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在經(jīng)過了50后、60后一批充滿地域文化情結(jié)和鄉(xiāng)土精神的作家后,70后作家更應(yīng)繼承老一輩作家的傳統(tǒng),而不是在作品中單單表現(xiàn)現(xiàn)代城市新文明的新面貌,更應(yīng)該理性的、不余遺力的將現(xiàn)代城市新文明和鄉(xiāng)村傳統(tǒng)文明結(jié)合起來進行展示,更多地傾向于對地域文化的思考與反省,透過地域文化透視中華文化、折射新時代背景下具有普世價值的人的心理、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從而更好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結(jié)語

        所謂地域的就是中華的、世界的。在《地域文化與文學學術(shù)研討會》上,著名評論家吳義勤教授認為,對于地域性和中華性之間的二元對立關(guān)系的看法應(yīng)該引起警惕。實際上,二者更應(yīng)是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滲關(guān)系,而我們在思考全球化和地域化之間的關(guān)系時,也要避免將世界他者化,而將自己人為地邊緣化。同時他也指出,地域性越到現(xiàn)代越淡泊,現(xiàn)代性對地域性的削減、遮蔽是明顯的。[7]在葉煒的作品中,明顯地可以看出他在這方面的擔憂。在一次電視采訪中,葉煒自己也說道:“《富礦》中,我主要想表達的是在蘇北魯南這一片地域中,現(xiàn)代工業(yè)文明的興起對麻莊這一傳統(tǒng)的農(nóng)業(yè)文明帶來的沖擊、對傳統(tǒng)文化產(chǎn)生的消解?!痹凇逗笸痢分校榍f人不顧老年人的勸阻開辦磚廠,把土地吃去了一個大坑,劉青松和曹東風為了彌補犯下的過錯,用改建魚塘為村子牟利來遮擋村民的憤怒。這里面無不包含著葉煒對蘇北魯南地域文化漸行漸遠的憂慮以及自己想改變這一現(xiàn)狀的迫切心情,也能夠看出葉煒對蘇北魯南地域文化的關(guān)切,以及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的地域文化情結(jié)。同時,葉煒在對麻莊這一地域風情、地理風貌進行描繪時,也通過對這一地域環(huán)境下人物性格的塑造、人物心理的變化進行闡述,從而說明某些具有普世價值的東西來。例如在《后土》的結(jié)構(gòu)安排上,葉煒巧妙的安排了以二十四節(jié)氣來貫穿全書,更切合的是,葉煒將其結(jié)構(gòu)安排為從驚蟄開始到驚蟄結(jié)束,這里面就暗含了某種“生死輪回永不休”的哲學道理。至于生死輪回的道理,又是任何人也回避不了,永遠也解釋不完的。這也就是所謂的“地域的”就是“世界的”道理。僅從這一點上來說,葉煒無疑是優(yōu)秀的,作為一個七十年代中后期的青年作家,能對地域文化做到如此深沉的關(guān)照,而沒有像其他那些70后、80后作家那樣浮躁、喧嘩,是很值得文學界予以充分關(guān)注的。有評論家說道:“葉煒《后土》的寫作是‘十年完成精神還鄉(xiāng)?!蔽蚁肴~煒花費十年的辛苦無疑是值得的、有意義的,也是令人感動的。

        從以上來看,葉煒對地域文化不遺余力的持續(xù)關(guān)照,是值得70后、乃至80后、90后作家學習的,年輕的一代人應(yīng)該擔負起弘揚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任,描繪出那個我們曾經(jīng)摯愛著的、屬于我們自己的那片“鄉(xiāng)土”。

        注釋:

        [1]張鳳琦:《“地域文化”概念及其研究路徑探析》,浙江社會科學,2008年,第4期。

        [2]李小紅:《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概況及意義——以地域文化為視角》,新疆社科論壇,2013年,第1期。

        [3]王志彬:《反思中國鄉(xiāng)土文明的<后土>》,文藝報,2013年11月25日。

        [4]張永祿:《信念與未來:對<后土>的一種闡釋》,揚子江評論,2013年,第6期。

        [5]張耀:《也談“柳琴戲”》,黃河之聲,2013年,第4期。

        [6]柯靈:《方言的文學功能》,修辭學習,2005年,第3期。

        [7]盧少華:《“地域文化與文學學術(shù)研討會”綜述》,山東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田振華 ?江蘇徐州 ?江蘇師范大學文學院 ?221116)

        猜你喜歡
        后土魯南蘇北
        后土文化:土地崇拜的信仰傳承
        廉政瞭望(2024年4期)2024-04-22 21:10:19
        我尋找
        當代作家(2023年5期)2023-07-10 22:13:48
        魯南制藥:瞄準“治未病”深耕“大健康”
        金橋(2022年5期)2022-08-24 01:41:16
        中國品牌日 從商標中發(fā)現(xiàn)魯南力量!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5:40
        CSAMT在蘇北月亮灣地熱勘查中的應(yīng)用
        喊一聲蘇北大平原
        萬榮后土祠大殿楹聯(lián)賞析
        對聯(lián)(2016年8期)2016-05-24 09:28:04
        三峽水庫蓄水后土腦子河段河床演變分析
        八路軍新四軍的蘇北整編始末
        文史春秋(2016年8期)2016-02-28 17:41:28
        吉縣南柯榼村后土廟舞樓及戲碑考
        中華戲曲(2016年2期)2016-01-22 08:19:00
        国产精品r级最新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无|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很黄很色很污18禁免费| 风韵饥渴少妇在线观看| 国产美女69视频免费观看| 日日噜噜夜夜久久密挑| 午夜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湿的视频| 欧美专区在线| 美女黄网站永久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自拍在线视频91| 玩弄丰满奶水的女邻居|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盗摄XXXX视频XXXX| 男女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乱码av麻豆丝袜熟女系列| 久久免费看少妇高潮v片特黄| 成在线人免费无码高潮喷水| 自拍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国产1区2区3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2020| 一区两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我和隔壁的少妇人妻hd| 免费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大|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一区二区蜜桃| 成熟了的熟妇毛茸茸|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蜜桃| 久久久久久AV无码成人| 日本a爱视频二区三区| 天天爽夜夜爱|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蜜费| 日韩性感av一区二区三区| 一本久道综合色婷婷五月| 欧美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自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老熟妇毛茸茸| 久久亚洲成a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