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瑪央宗
興趣是一種學習動力,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學生學習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越高,學習的效果就越好。老師要把興趣培養(yǎng)成為一種學生學習漢語文的心理需要,使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樂于學、勤于學。”精心設計導語,是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前奏曲;科學設置疑問是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火種;適時適宜鼓勵是提高學習效果的動力。成功的漢語文教學不應該停留在知識的表面,而是深入挖掘其內(nèi)容;不應是僵死的知識灌輸,而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了學習興趣,學起來輕松快樂;有了學習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能自覺的克服各種困難,集中注意,活躍思維,促進學習成績。
世紀偉人阿爾伯特·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痹S多著名的教育學家也非常重視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激發(fā)出強大的學習動力、旺盛的學習熱情、持久的學習激情。一個成功的小學漢語文老師必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深入持久地培育學生對漢語文學習的興趣,引發(fā)他們的新鮮感、刺激他們的好奇心、提高他們的關(guān)注度,使他們始終保持興奮的學習狀態(tài),使他們想學、會學、愛學、善學、樂學。藏族地區(qū)以藏語為母語,他們對漢語文的學習有很大的難度,很多學生在學習漢語時很被動,不敢說,影響了漢語課的正常開展,成績也受到了影響。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必須從他們的學習興趣入手,只要有了學習興趣,他們才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使學生真正懂得學習漢語文的重大意義。
那么,在教學中應該如何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學、會學、善學、并養(yǎng)成學習興趣呢?
一、樹立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人的行為是受信念支配的,而人們所創(chuàng)造的結(jié)果是由行為產(chǎn)生的。當一個學生老是對自己說“我不行”的時候,很難想象他會學好知識;相反,當他在內(nèi)心深處總是跟自己說“我行”的時候,他所創(chuàng)造的成功機會會很大。作為老師要抓好學生初學漢語文時的好奇心,再加以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學習時最重要的一點是使學生明白為什么要學和為什么要學好,并鼓勵每個學生都要會學、學好。由于學生的視野有限,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告訴學生漢語文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的廣泛性和重要性。多講一些生動的具體的實例,使學生明白要想成為未來有用之才就必須學好漢語文,從而產(chǎn)生學好漢語文的渴望?!笆郎蠜]有兩片相同的樹葉”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不同的層次因材施教,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讓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在學習上提高自信。
二、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學習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氣氛是否輕松愉悅,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著極大的影響。教師要以灑脫的儀表,文雅大方的舉止,簡潔幽默的談吐吸引學生,以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輕松愉悅的表情感染學生。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中貫穿課堂的教學過程。
精心設計導語。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設置懸念,提出引人深思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用直觀的教具和演示開始。把握學生的心理生理特點,在教學中善于運用教室里的人、物、直觀的教具。(如,投影、音樂、游戲、多媒體、圖片、簡筆畫和實物等。)設置情景,這樣學生印象才深刻;才能把漢語的音、形、意有意結(jié)合,把教學內(nèi)容在課堂中一定程度的再現(xiàn),有效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因素,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刺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效率,已達到完成教學目標的目的。
三、發(fā)揮學科本身固有的特點,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第一、在小學學習階段,學生對生動,具體的東西比抽象的知識更感興趣。漢語文比起數(shù)學、科學等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課文內(nèi)容具體,語言生動形象。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漢語文課本中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就可成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有力條件。
第二、語文來源于生活,是社會和人生的反應。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會的大課堂,納課內(nèi)課外為一體,熔學校社會為一爐,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了解社會、感悟人生、受到思想教育,人生的啟迪及美得熏陶?;钣脻h語文教材,開放漢語文教學的空間,擴展學生的視野,開放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古語說得好:“親其師而信其道?!痹诮虒W過程中,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著感染的作用。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學生,這種感染力更為突出。學生對教師是真誠尊敬的,充分信賴的。如果老師不尊重學生,不愛護學生,學生就會產(chǎn)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厭倦。這種煩感的情緒,也會直接影響到老師所教的學科上,從而引起他們對這門學科的煩感。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缺少了任何一方都不可能成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爭取學生配合,尤為重要。而學生肯不肯配合老師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信不信任老師,因此要想較好的調(diào)動學生,教師必須跟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嚴格的,但從不向?qū)W生發(fā)脾氣,總要親切的誘導他們,關(guān)心他們,即使對學生的批評,也使讓他們感覺到這是老師的關(guān)懷和愛護。
總之,要提高小學生學習漢語文的興趣,就要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和欲望。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