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偉
摘 要:大學生不僅是國家的未來、希望,還肩負著引領國家不斷向前、不斷發(fā)展、逐步壯大、走向富強的重任。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忽視的教學部分,影響著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動向、自身素質、責任心等多方面的健康發(fā)展。因此,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成了高校教育的重點。人文關懷理念的運用使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學術界就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針對其原因、現(xiàn)狀、發(fā)展等方面得出了一定的結論。
關鍵詞:人文關懷理念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實效性研究
在全球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社會大背景下,我國急需大批的人才為各行各業(yè)注入新鮮的血液。高校作為我國培養(yǎng)人才的主要場所,要針對學生的教育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使得大學生無論是從自身能力方面還是從自身思想政治理念方面都可以成為適合我國社會現(xiàn)狀的全面的人才。思想是人類行為的指揮者,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培養(yǎng)當代大學生自身責任感最重要的一步。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這成為新時期高校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指導方向。
一、人文關懷理念的重要性
人文關懷理念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廣泛運用,其重要性主要可以從人性、時代、教育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1.人文關懷理念在人性方面的重要意義
人作為一個個體的存在,和外界存在有著直接或間接的聯(lián)系。每個人都需要來自外界的關懷,這是每個人的人性需求,人文關懷理念滿足了人在該方面的需求。高校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人文關懷理念作為一個切合人性需求的切入點,有效縮短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學生之間的距離。與此同時,我國高校之所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為培養(yǎng)人才。這和人文關懷理念的內在含義是完全相符的,因此,人文關懷理念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之間的結合是簡單且自然的。
2.人文關懷理念在時代方面的重要意義
全球化程度的不斷加深使得時代的發(fā)展速度不斷加快,這是當今高校難以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原因之一。當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不同的渠道無時無刻不受到新思想、新理念的猛烈沖擊,并且大學生本身就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理念。在這種情況下,人文關懷理念作為一種新理念運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得其更易于為學生所接受。
3.人文關懷理念在教育方面的重要意義
在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下,思想政治教育所展現(xiàn)出的內容枯燥乏味、難以理解、過于抽象、過于注重理論性,使得大學生在無形中對其產(chǎn)生了排斥心理。若是高校將人文關懷理念運用在學生身上,將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工作從原本的灌輸理念知識轉移到關懷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之上來,其所展現(xiàn)出的內容不僅得到了具體化,也更易于為學生所接受理解。
二、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
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有了一定程度的好轉,其實效性也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但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方面。
1.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存在實效性與問題性
我國高校將人文關懷理念運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應用中,取得的成效不可忽視,但是也帶來了許多相關問題。比如說有些高校將人文關懷理念做在表面功夫上,過于注重形式,沒有在真正意義上滿足學生的人性需求。與此同時還要注意的是,其實效性難以長期維持,短期的作用并不能真正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2.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存在認同性與欠缺性
在人文關懷理念運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后,根據(jù)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絕大多數(shù)學生針對新型的充滿人文關懷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持認可態(tài)度。這表明學生感到其自身作為學習主體的意識得到了實現(xiàn),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有超過半數(shù)的大學生對這種新型的教育方式表達出了自己的擔憂和不信任。他們認為這種教育方式過于理想化,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很難實現(xiàn)。
3.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同時存在廣泛性與不足性
自人文關懷理念提出后,越來越多的高校都將人文關懷理念運用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了,基于所有的高校都針對這一新型教育模式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嘗試,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取得了成績。這表明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仍存在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
三、基于人文關懷理念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強實效性的具體措施
1.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以學生為主體
大學生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高校在開展工作時要將以人為本作為開展工作的核心理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尊重學生作為主體和根本的存在,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同時,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和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主體意識。
2.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質
教育工作者是學生的靈魂導師,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意識動態(tài)起著引導作用。因此,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人文素質對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有著重要的作用。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合理的心理疏導,還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高校要定時對教育工作者進行人文關懷理念培訓,提高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水平,從而達到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學生的目的。
3.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要使教學內容多樣化
若想有效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就要保持其教育內容及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擺脫傳統(tǒng)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自然結合。教師應多關注學生的現(xiàn)實狀況、內心疑惑、生存境遇和身心健康等多方面內容,摒棄傳統(tǒng)的教條的教學方式及抽象的、枯燥的、空洞乏味的教學內容。
四、小結
人文關懷理念主要強調的是尊重學生的自身價值、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等多方面內容。這是為促進大學生和諧心理的建設,從而達到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目的,完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務。就目前情況分析,我國大多數(shù)高校將人文關懷理念運用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其實效性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人文關懷理念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然存在不足。教育工作人員自身人文素養(yǎng)的缺失、教育內容及教學方式的單一性等仍使得人文關懷理念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難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高校應積極解決現(xiàn)存問題,培養(yǎng)出更多適合我國現(xiàn)今社會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狀況的優(yōu)秀人才,為我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張敏.人文關懷視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2]宋勁松,王濱.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人文關懷的幾點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5).
[3]王利軍.注重人文關懷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8).
[4]教育部社政司.《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學習輔導讀本[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單位:沈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