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旭
在人們眼里,陳景潤是一名數(shù)學天才。實際上,他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自己一套獨特的方法。陳景潤的兒子叫陳由偉,陳由是他與夫人各自的姓,偉則希望其對人類有偉大貢獻的意思,有望子成龍之意。
陳景潤在與兒子的相處過程中,根據(jù)孩子的個性特點總結(jié)了一套方法:民主對待兒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長,使兒子的思維方法更具個性。陳景潤認為,孩子有個性才能成才,那些文藝家、政治家、科學家都是靠個性的發(fā)展才獲得成功的。陳景潤也希望自己的兒子將來能成為科學家。
循著這一理念,陳景潤對兒子采取“放任”培養(yǎng)。小時候,像所有好動的小男孩一樣,陳由偉特別淘氣,總是拿支筆在家里的墻上到處亂涂亂畫??申惥皾檹膩聿簧鷼猓J為那是兒子在動腦筋,要妻子不要管他。他說:“男孩子嘛,愛想愛動是好事兒。這樣的孩子,腦子靈活?!?/p>
聽了父親的話,陳由偉更來勁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家里有個超大的計算器,陳由偉總是好奇地按來按去,覺得非常有意思。每蹦出來一個數(shù)字,他總是目不轉(zhuǎn)睛地瞧著,心想這東西怎么會認數(shù)字?后來,他不但把計算器翻來覆去地折騰,還把那些按鍵一個個“挖”出來,想看看里面究竟藏著些什么東西。身為母親的由昆急得直跺腳,很想阻止他。陳景潤則認為兒子在做研究,擺擺手不讓她管。陳由偉“挖”出來的按鍵,陳景潤再把它們一一復位,一臉笑容,非常耐心。
兒子上小學后,常常向陳景潤談自己的事,學習、勞動或與同學的往來。陳景潤認真聽著,然后為孩子當參謀,或表揚或批評糾正。很快,他就獲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兒子成了朋友。
陳景潤曾有意識地培養(yǎng)兒子對數(shù)學的興趣,希望將來他能接自己的班。但他發(fā)現(xiàn)年幼的兒子對音樂更感興趣。雖然這使他略微感到失望,但他依然熱心地鼓勵兒子去學自己喜歡的東西。陳由偉于是報名參加了中央音樂學院的小號班,學吹小號。
2003年22歲的陳由偉出國留學,在加拿大多倫多攻讀國際商貿(mào)。一年后,身負使命感的他,為了完成父親未竟的事業(yè),主動轉(zhuǎn)到了應用數(shù)學系。在探索數(shù)學研究的道路上,他繼承了父親的事業(yè)。盡管探索數(shù)學未知領域的道路很艱難,但他一直對自己說,要像父親那樣,對數(shù)學充滿熱情和執(zhí)著,堅持走下去。
陳景潤認為,教育培養(yǎng)孩子,要因人而異,不同環(huán)境、不同性格,教育的方法也要不同。這是數(shù)學家陳景潤夫婦的教子經(jīng)驗,值得廣大父母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