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帥棟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2-0043-01
課堂教學激勵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學生的內在需求誘發(fā)其學習動機和興趣,激發(fā)其內在潛能,促使學生為追尋的目標持續(xù)努力奮斗的過程,有著獨特的育人價值。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既需要熟練掌握一些常用的激勵方法,更需要基于課堂教學激勵原理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促使學生不斷達到目標,發(fā)揮課堂教學激勵的最佳效果。
一、表揚激勵法
著名特級教王蘭說:“不是聰明的孩子常受表揚,而是表揚會使孩子變聰明”。教師的表揚就像一縷陽光,讓學生心花怒放。表揚依據出現形式不同可分為物質表揚和精神表揚,兩者既有共性又有差異性。著名心理學家雷珀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挑選出一批喜歡繪畫的孩子分為兩組,對第一組說:“如果畫得好,就給獎品”;對第二組說:“我想看看你的畫?!眱蓚€組的孩子都很高興的畫了起來。結果,第一組孩子得到了獎品,第二組孩子得到了點評。三周后,雷珀發(fā)現,第一組孩子的繪畫興趣明顯降低,大多不愿再畫。由此可以看出,二者都能夠激發(fā)學生熱情,促進學生奮發(fā)向上。差異性在于興趣持續(xù)時間長短不同,物質獎勵在短期內能激發(fā)、維持學生興趣,但精神激勵的效果更持久。教師在教學中要把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進行表揚,前期以物質激勵為主,逐步轉化為以精神獎勵為主,讓學生愛上學習。
二、鼓勵激勵法
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挫折或者不自信的情況,依據歸因理論,人們常常將失敗歸因于自己不夠努力、能力低下、運氣不佳等,由此產生情緒低落、積極性不高的狀況。鼓勵猶如夏季的一股清泉沁人心脾,讓我們重振士氣、奮發(fā)圖強。課堂中教師的角色呈現多樣化,不僅僅是指導者、講解者、引導者,還需要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鼓勵者。一位語文老師的做法充分體現了鼓勵激勵法的力量。
一次語文課,學習完新知識后,進行鞏固訓練,老師點名找同學板書。當老師點到一個平時成績不好的同學時,她站起來說:“老師,我不會。”老師笑著說:“我不信,沒試試就說不會嗎?大膽試試看?!庇谑沁@個學生便走了上去,過了七八分鐘她竟然做出來了,雖然做得有些問題,但是方法很對,同學們包括她自己都很驚訝。老師笑著說:“同學們,任何時候都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行,你就能行?!?/p>
教師通過對學生進行鼓勵,帶來了可喜的結果,鼓舞了全班的士氣。教師的鼓勵能增強學生的自信。教師一個關注的眼神、一個溫柔的微笑、一句和藹的問候都讓學生感受到一絲絲的溫暖,進而產生戰(zhàn)勝困難的斗志。
三、競爭激勵法
競爭激勵法就是采取讓成員比賽的方式來激發(fā)斗志、激情的方式方法。一般而言,小學生的生理、心里特征決定了他們具有爭強好勝、力爭上游的心理特點,教師可抓住這種心理,設置一些具有競爭性的課堂活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競爭中形成你追我趕、爭相前進的氛圍。競爭激勵給予學生參與學習的機會,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內在潛能,使學生在生活中精力高度集中,快速開動腦筋、思考問題。同時,競爭激勵法具有簡單易操作的特征,在小學中受到師生的一致喜愛,彰顯了競爭激烈的獨特魅力。
四、示范激勵法
示范法又稱榜樣法,是利用模范人物的事跡來激勵學生學習的一種方式方法。榜樣人物具備典型性、號召力和影響力的特征,動員學生向他們學習具有信服力。教師可通過組織學生學習偉人事跡、參觀博物館、觀看視頻等形式,讓學生學習榜樣行為,激發(fā)其向榜樣學習的熱情。同時,身邊的榜樣人物也是十分重要的,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教師要嚴于律己,從人格魅力、學識、能力等方面嚴格要求自身,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其次,樹立部分學生作為榜樣,比如認真的學生、有愛心的學生、按時完成作業(yè)的學生等等,號召學生向榜樣看齊。榜樣激勵注重借助優(yōu)秀人物的良好行為,感化、熏陶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行為感染,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課堂教學激勵的具體方法很多,教師仍需結合課堂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特點,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找到適合自己的課堂教學激勵方式,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刺激內驅力,使其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