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嬌
據(jù)說情人節(jié)這天,
化學系的男生是這樣表白的:
H ?At ?Tc
/氫砹锝
Os ?As ?At ?Ge ?Nb
/鋨砷砹鍺鈮
Nb ?Pu ?Kr ?Y ?Pu ?Li ?Os
/鈮钚氪釔钚鋰鋨
Ga ?Os ?Pd
/鎵鋨鈀
看到這樣獨特的“火星文”,
你是否想深入了解、
感受一下化學系的“風情”呢?
浪漫:我們一起做實驗吧
我一直覺得化學是個浪漫的專業(yè)。3月8日“女生節(jié)”,化學系的男生會在女生寢室樓下拉上這樣一條橫幅:“你是我的第30號元素!”好多人看到不明就里,還要查元素周期表——第30號元素是鋅啦!這樣高端霸氣的“秀恩愛”不浪漫嗎?
當然化學的“浪漫”不止這些小把戲。就說我們最常做的一件事——做實驗,這個過程常常是充滿浪漫與驚喜的。有時候,實驗做出來的產(chǎn)物會有非常漂亮的形狀,比如雪花狀的結晶。有時候,可以做出漂亮又干凈的顏色,比如銀鏡反應會使試管壁鍍上一層閃亮的銀色。還有的時候,實驗產(chǎn)物會有好聞的氣味,比如制備蘋果酯,這種無色透明的液體聞起來像新鮮的蘋果,可以用來配置蘋果味的香水、洗潔精、洗滌劑。
此外,化學系的同窗情誼一般建立得比其他專業(yè)好,這也得益于實驗課。實驗反應過程中的漫長等待給了我們很好的交流時間,這是學化學最“浪漫”的時候。聊聊明星八卦,聊聊男女朋友,唱歌唱得好的同學還會哼點小曲兒。有時候,老師在旁聽得不過癮,會加入我們一起聊人生、聊理想,真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以小組為單位做實驗時,如果男孩子表現(xiàn)得紳士一點,女孩子刷試管的時候勤快一些,“班對”自然就出現(xiàn)了。要知道,化學系學霸最常用的表白詞是:“我們一起做實驗吧!”所以,大學四年下來,絕對不會有同學之間沒說上幾句話、互相不熟悉的情況。
疑問:大學里的化學比中學的難在哪
其實大家對化學并不陌生,各種化學反應方程式、實驗室里的瓶瓶罐罐人人都接觸過。那么,大學里的化學比中學的難在哪?
要說不同,首先是中學階段更多是介紹化學反應的現(xiàn)象和結果,而大學里會更深入地介紹化學反應的本質(zhì),偏向原因。
舉個例子,高中里會學到金屬鈉與水的反應,關于這個反應還有“浮游熔嘶紅”這樣一句順口溜,提醒我們反應現(xiàn)象:鈉“浮”在水表面,四處“游”動,“熔”成金屬小球,發(fā)出“嘶嘶”聲,加酚酞變“紅”。但在大學里,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是反應現(xiàn)象,而是鈉與水為什么能發(fā)生反應、反應過程中涉及哪些反應機理、詳細的反應步驟是什么、原子或者分子間是如何發(fā)生碰撞的……
其次,中學階段學的是最基礎的知識,有機化學、無機化學等各方面多少都會涉及,而大學里的學習內(nèi)容更細化,有機、無機等課程之間的分界相對明顯,不會混在一門課中學習。
有的高校在本科階段就會細分方向,比如北京大學的化學系下就設有化學、應用化學、材料化學、化學生物學等專業(yè),讓學生能更好地專注于自己喜歡和擅長的領域。而我就讀的中國人民大學化學系,本科階段只有化學專業(yè),可能是學校希望我們能在化學的每個領域都打下很好的基礎吧。
無論是否細分專業(yè)方向,以下幾門基礎理論課都是必修的: 普通化學、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而結構化學、儀器分析、無機化學、化工基礎、高分子化學、生物化學這幾門課,學校會根據(jù)專業(yè)方向,有選擇地開設。
誤會:做實驗很容易發(fā)生爆炸
有人會問:“做實驗是不是很容易發(fā)生爆炸?前不久清華大學的化學實驗室還爆炸了呢!”清華實驗室發(fā)生如此嚴重的事故,我們也很震驚。但是做化學實驗就是如此,少不了與易燃易爆物品打交道。所以在做實驗之前必須清楚了解注意事項,實驗過程中不違規(guī)操作,謹慎加小心方能保得平安。我也必須承認,大部分化學實驗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尤其是有機實驗,每次都會生成一些難聞的氣體,對身體是有害的。實驗用的藥品或多或少帶點毒性,會刺激皮膚。當然,做實驗有防護措施,因噎廢食也是完全沒必要的。
從上面這種說法能看出,外界對于化學這個專業(yè)多少有一點不解和誤會,也有人因此對學化學提不起興趣。但在我看來,不解和誤會終有澄清的一天,如果真的熱愛化學,為什么不投身于此呢?如果你非要我說一個“學化學不好”的理由,我想是課程多且枯燥。
前面提到的專業(yè)課,幾乎每一門都有相應的實驗課,課程量瞬間翻倍就算了,實驗也并不好做啊!一個實驗連續(xù)不斷做六七個小時,在我們看來是很正常的。實驗失敗或者數(shù)據(jù)不佳,就得從頭再來。當然,也有歡樂的時候,最開心的莫過于有機實驗做出了產(chǎn)物、實驗數(shù)據(jù)結果線性很好、測得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跟實際相差不大,因為實驗課的成績=實驗測量值÷真實值×100%,和實驗結果的準確性成正比!
所以呢,實驗課終歸還是有驚喜的,理論課的枯燥才是扼殺“浪漫”的“大殺器”。就拿物理化學這門課來說,從頭到尾都是一些像統(tǒng)計熱力學、化學動力學、反應速率理論、電化學反應熱力學之類的理論,老師講課時就是各種計算、各種原理介紹。如果哪天“有幸”插入了某位科學家多次與諾貝爾化學獎失之交臂這樣的小故事,大家都會興奮不已,笑作一團。學文科的同學肯定會覺得“這有啥好笑的”,在他們的課堂上,老師天南海北地“吹?!蹦鞘浅J?,笑點才不會像我們這么低!
素質(zhì):誰能駕馭化學
化學的枯燥,使得我們老師常把“搞科研要耐得住寂寞”掛在嘴邊。本科階段,會有沒完沒了的預習報告和實驗報告,有時候一份報告就可能花掉你大半天的時間。實驗結束后的數(shù)據(jù)處理也是很煩瑣的。但也不乏有人對化學愛得深沉!我的同學里,有在大一時就主動找研究生課題組的導師,成天泡在實驗室跟著師兄師姐做實驗的,哪怕只是在一旁打下手,也樂此不疲。
化學專業(yè)還要求懂得一定的計算機知識,比如C語言、數(shù)據(jù)庫等。因為化學研究越來越儀器化、精確化,熟練操作計算機是很重要的能力。大二以后,幾乎每次實驗都需要用計算機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和處理,包括簡單地用Origin軟件作圖等。
此外,你還要有一定的英語水平。因為搞科研免不了看一篇又一篇的文獻,這些文獻大多是英文的。中國人在《Science》這類權威期刊上發(fā)表論文,也是要英文的。不過你也別怕,文獻看得多了,英文水平自然會提高。
如果你喜歡鉆研,喜歡探求真理,看英文文獻不會覺得無聊,連續(xù)做七八個小時的實驗不會覺得煩悶,認為科研可以成為你一生專注的事業(yè),歡迎加入化學專業(yè)。
未來:怎樣學以致用
都說“學以致用”,學了化學畢業(yè)以后到底有哪些出路呢?不外乎以下三種:讀研、出國、直接工作。多年來,這三種去向大致呈1 ∶ 1 ∶ 1的態(tài)勢。近年來略有一些改變,直接就業(yè)的人越來越少了。據(jù)我了解,本科畢業(yè)直接工作的同學,從事的工作大多與化學無關,有關的也多是從事低年級的化學教學工作。而深造后就比較容易找到專業(yè)相關的工作,比如在大學當教授、到相關企業(yè)做研發(fā)人員。
讀研也分考研和保研。對于考研,不用多說,就是人生第二次“高考”,拼吧!而保研,是有一定限制和要求的。大部分學校除了看學分、績點外,還會要求本科階段有一些科研經(jīng)驗。如果在重要的學術期刊上發(fā)表過論文,那是最好不過了;沒有發(fā)表過論文,但有與研究方向相關的實驗室課題組經(jīng)驗也是有優(yōu)勢的。想要讀研的小伙伴們,建議你們在本科階段盡早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領域,讓老師或者實驗室里的研究生、博士生指導你做實驗,提前了解科研總是有利無害的。
如果想要出國,到美國、日本等科研比較發(fā)達的國家深造,首先必須成績好,否則很難拿到offer。同時,外語水平也不能太差,大二、大三就要開始準備托福、雅思等考試。此外,國外比較看重學生工作經(jīng)歷。所以,大學期間擔任過班長、學生會主席、社團社長之類的職務會有一定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