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
我時常有一種時空交錯的想法:煲一鍋湯,愛一家人,終老一生,無怨無悔。
這種想法源于幼時外婆的口耳相傳。外婆對人和藹可親,她一輩子做得最多的事情便是煲湯。煲湯的手藝是她祖上傳下來的。據(jù)說外婆煲的湯能治百病,如果誰能喝到外婆親手煲制的湯水,便可以大病痊愈。因此,外婆成了村里的名人,鎮(zhèn)上的名醫(yī)。
外婆用湯滋養(yǎng)了許多人,但湯喝多了便不再具有吸引力。一大幫人走馬燈似的進(jìn)進(jìn)出出,有的人逝去了,有的人離開了,喝湯的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可這一切絲毫沒有影響到外婆,她仍在煲著營養(yǎng)湯。如果有人趕上了,就喝點;趕不上就留著,反正火未停,湯未撤,夜未央。
外婆煲湯時的樣子十分專注,就像藝術(shù)家對待藝術(shù)品。湯必須是加上各式各樣的佐料的,中藥少不了,外婆從不肯將秘方傳于外人,哪怕是自家人。她只是喜歡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融入一鍋湯中,讓人喝下去,帶走煩惱,沖走憂愁。
外婆煲湯的秘訣在她撒手人寰后銷聲匿跡,我再去時,小煤爐早已經(jīng)被拆掉了,現(xiàn)代化的樓房拔地而起,至于煤火,繼承者更是無人問津了。這是時代的變遷,一個人離開后,帶走了屬于她的時代。
迫于時間的壓力,我們再也不會守在煤火旁,費盡心力地煲一鍋湯了,我們會啃方便面,會吃快餐,或者是將啤酒拼命地倒進(jìn)肚子里。酒醉時,不時地哼著流行歌曲,我們會哭笑不得,會為了煩惱而變本加厲。
但我們總覺得少了點什么,現(xiàn)在想起來,卻是少了燉湯時的慢與猶豫。
慢慢地走路,慢慢地暢想,猶豫著該不該做這件事情,我們?nèi)鄙俚模沁@種慢下來的勇氣與力量。
母親在晚年時,終于學(xué)會了煲湯。一鍋湯,煮上一天一夜的時間還嫌短。一張小椅子,一把大扇子,不用煤氣灶,只用小煤火,砂鍋里香湯四溢,饞嘴的我們湊在一起,等待母親一聲令下,便重溫一下兒時的舊夢。
母親說,煲湯貴在慢,慢了,肉才會融入湯里;煲湯也需要穩(wěn),快了,肉雖化了,營養(yǎng)卻沒有充分溢出來,這是唯一的秘訣。
幼小的孩子調(diào)皮地問,難不成要用一輩子時間煲一鍋湯嗎?
母親拍拍孩子的臉蛋說,要的,這是煲湯的最高境界。
用一輩子時間煲一鍋湯,那一定是世界上最芳香無比的湯了,這鍋湯,一定會驚動世間天倫,驚醒悠悠塵世,羞煞天上御廚。
我最愛的事情便是老了,與愛人在一塊兒,花很長的時間煲一鍋湯。湯中溢滿了所有的人情與愛,湯中彌漫著煙火人間,也流淌著蕓蕓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