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天芳 李蓉蘭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當前中小學教育面臨的新任務和新要求。如何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分析中學生心理不健康的原因,從而探討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和途徑,只有科學的認識和正確的觀念,中小學才能有效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高中生心理不健康的成因
1.家庭因素
一個人從小生活在什么樣的家庭,對其心理發(fā)展關系甚大,這是第一影響源。家庭的經(jīng)濟地位,政治態(tài)度,思想傾向,文化教養(yǎng),人際關系乃至家庭氛圍等都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經(jīng)濟條件.健康文明的家庭風氣以及和諧的家庭人際關系,對學生高尚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反之必然會給學生成長中的身心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國內外離異家庭子女心靈受到創(chuàng)傷的大量報道都說明了這一點。諸多事實也論證了家庭教育的觀點、態(tài)度,方法上的失誤都可能造成孩子的心理畸形,甚至成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之一。
2.實踐因素
這里的實踐,一是指個人的經(jīng)歷、遭遇、生活中的突發(fā)事故等,可造成心理挫折。比如犯錯誤受批評、親人去世受刺激等,尤其是粘液質、抑郁質的人往往經(jīng)受不住過于強烈的打擊而形成心理障礙;另一方面是指社會活動、文化生活、人際關系等對人的影響。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青少年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青少年也是構成社會關系的重要因素,其行為深受生活環(huán)境的影響,當前青少年生活在一個改革開放的時代,隨著經(jīng)濟、科技迅猛發(fā)展,信息交流劇增,中外交流頻繁,各種激烈競爭,大眾傳媒深入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文化的沖擊,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使他們的心理活動較之以往更復雜、更激烈、威脅心理健康的因素也越來越多。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人際間的接觸和交際日益頻繁。這一切又必然反映到青少年頭腦中,與他們原有的知識結構、價值觀念等產(chǎn)生矛盾,使他們感到困惑,并帶來一系列心理壓力,行為上也出現(xiàn)許多問題,如賭博、酗酒、抽煙、打架、偷盜等,精神疾患的發(fā)生率也不斷增加。這些無一不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無一不影響著學生的素質。青少年學生,身出這樣一場“史無前例”偉大社會實踐中,既能夠成為時代的佼佼者,也很可能為其所“害”,少有不慎,就會造成心理失衡,進而導致心理不健康。
3.生理因素
處于青春期前后的中學生,是生理、心理矛盾沖突的急劇發(fā)展階段,心理學家稱為“風暴期”、“躁動期”、“心理斷乳期”、“第二反抗期”、“第二誕生期”等等,其眾多名目,正顯示了這個時期對于人的一生的極端重要性。此時的中學生產(chǎn)生一些心理問題是不足為奇的,是正常現(xiàn)象。如果家長、學校不及時針對這一特殊時期出現(xiàn)的問題,加以疏導、引導、誘導、指導,而任其自由發(fā)展,他們的心理能量得不到合理和正確的釋放,不能變成前進的動力,很可能產(chǎn)生過度抑制、過度興奮或盲目沖動等造成不該發(fā)生和本可避免的心理疾病。
二、對策和措施
1.提供學生自我教育、自我調適的機會與場所
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都十分強調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只有充分調動和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積極性,才能使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卓有成效。與各學科的知識教學相比,心理教育更加需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和平共處主動調適,因而,學校應注意為學生提供自我教育、自我調適的場所。
(1)開設“心理素質教育圖書閱覽室”。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引導學生通過讀書來自我積累心理學知識和經(jīng)驗,培養(yǎng)學生在心理素質教育方面的自我教育能力。
(2)建立心理松馳訓練室,進行團體輔導。學習和借鑒歐美等國的中學生心理教育經(jīng)驗,針對中學生的身體特點和學習、生活壓力大的特點,建立心理松馳訓練室,通過團體輔導形式,對學生進行心理調適的訓練。
(3)對學生進行必需的心理測試。自我教育、自我調適的一個前提是學生必須自己認識到自己的心理狀況,因而學??刹捎谩禖PQ》、《MHT》等國內通用的心理量表和自制問卷“影響學習因素的問卷調查表”和 “學生心理狀況家長問卷”來對學生進行必需的心理測試,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從而制定相應的心理輔導對策。
2.心理健康教育應注重家長與社會力量的參與
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無時不受各種社會因素的制約,其中家長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影響最大,我們從電視上經(jīng)常會看到一些學校組織的手拉手夏令營或少年軍校活動被塞滿了高級食物的書包和家長兩三天一次的探望搞的變了味。除此之外,各種社會現(xiàn)象,輿論、影視文化等因素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健康??梢?,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全社會共同的任務。因此,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時必須重視家長的參與,要改變家長只要學習好就是發(fā)展好的舊觀念,幫助家長建立現(xiàn)代的人才觀,并創(chuàng)設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的家庭環(huán)境與氛圍。要調動一切社會力量,凈化社會環(huán)境,為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
加強青少年心理素質教育是時代的呼喚,社會的呼喚,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對此都承擔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只有我們認真分析研究其心理障礙形成的原因,不斷尋找學校教育的對策,精心施教,堅持不懈,才能把學校建設成為青少年“心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