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亮 張歆 劉偉博
【摘 要】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了解影響河北省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因素,并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分析如何促進高校體育資源的社會化,為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提供經驗,對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做出完善。研究得出,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促進要做到四點:將社會化作為衡量辦學質量的標準;社會化過程中由當地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高校與周邊社區(qū)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合作共贏;兼顧鍛煉者的權利與義務。
【關鍵詞】利益相關者;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
高校體育資源豐富,可以為全省人民的健身事業(yè)發(fā)揮重要作用。但目前,高校體育資源開放程度不夠,體育場館、人力、信息等資源利用率很低,僅僅應對于高校課程,致使高校體育資源時常閑置,和出現社區(qū)體育資源嚴重緊缺的現象。本研究從利益相關者理論的視角出發(fā),對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過程中遇到的主體利益損益進行剖析,得出高校體育資源不能充分服務社會的癥結所在,設計合理的服務模式,將高校和周邊社區(qū)在實現體育資源共享過程中所涉及到的利益作最合理的分配,實現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
一、影響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因素
1.缺少相關支持政策
據調查得出,缺少相關的政策支持是影響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毫無疑問,政府在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政府的主導是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原動力,缺乏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體育資源社會化就會陷入間斷性的共享。目前,政府在對高校的體育資源管理過程中,沒有嚴謹的考核標準、缺少有效的政策法規(guī)、甚至缺少對高校體育資源的實施標準。
2.鍛煉者的安全隱患
入校體育鍛煉者的安全隱患是影響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主要因素之二。安全問題是近年來國民越來越重視的問題,目前,我國出現很多體育鍛煉者在學校體育設施上使用時,即出現事故后校方、個人難以協調的現象,據調查高校管理者,幾乎所有高校認為體育鍛煉者進入校園,擔心出現事故后的責任承擔問題,會阻礙他們實施體育資源共享,因此,學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后,安全因素成為高校管理方最大的顧慮。
3.體育資源的經費匱乏
高校體育資源的經費匱乏是影響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主要因素之三。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后,為了確保體育資源的消耗,保證體育資源的長久運作,都需要有大量人力與經費的投入。然而,政府的政策法規(guī)并沒有考慮學校的經費問題,政府的一些形式化的文件無法真正落實到高校的對策中,因此,體育資源的經費匱乏會制約體育資源社會化的長久實施。
4.教學沖突與校園環(huán)境
高校的教學沖突與校園環(huán)境是影響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主要因素之四。高校的體育資源是以大學生為主要對象,主要服務于大學生的體育課程教學,然而,河北省還沒有高校能夠做到體育教學為主,充分利用體育資源為輔;其次,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會影響到校園環(huán)境,違背了校園的安靜環(huán)境利于大學生學習、生活的現象,因此,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需要合理的構建模式,以達到兩者之間時間、利益協調。
二、“利益相關者”理論解析
1.利益相關者概念介紹
“利益相關者”是西方的經濟學范疇和管理學范疇內研究的一個理論,來源于英國,如今被許多學者介入其它理論而進行深入研究,得出了很多成果。美國經濟學家弗里曼認為“利益相關者”是能夠影響一個組織目標的實現或者能夠被組織時間目標過程影響的人。我國的學者普遍認為,“利益相關者”理論應該在實施的過程當中,明確各方的利益,做到各方的利益都實現最大化。
2.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利益相關者”
目前,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是推進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國民群眾享受終身的體育權利,想要長久發(fā)展高校體育資源的共享,就要明確影響其發(fā)展的各方“利益相關者”。首先,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利益相關者無疑是體育資源的直接參與者——社會群眾;其次是高校,高校是實現體育資源社會化的組織管理者;最后是政府部門,政府部門是體育資源社會化的政策方針制定者與推動者,兼顧各方的利益缺一不可。
三、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促進
根據博弈論的零和理論、非零和理論和負零和理論,互動主體存在價值和利益非輸即贏、多贏和皆輸的3種形態(tài)。學校場館服務于社會和社會反育學校體育場館會形成互動利益,以下提出四點促進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對策。
1.將社會化作為衡量辦學質量的標準
社會群眾無疑是高校體育資源的直接受益者、直接參與者,隨著我國計劃經濟的實施,高校需要在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之上承擔社會的公共健身任務,不能單單承擔教學任務。然而,本節(jié)提出的把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作為衡量辦學質量的標準,無疑是一種新型的評價標準,這個標準給社會群眾帶來了最直接的身體鍛煉受益,而且給高校帶來了一種長遠的利益。因此,將高校體育融入我國的大背景之下,讓高校也承擔起來全民健身這個重要任務,必須把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成為衡量辦學質量的一個標準。
2.社會化過程中由當地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
政府部門是體育資源社會化的政策方針制定者與推動者,需要兼顧各方的利益主體。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如果政府僅僅是出臺高校體育資源的對外開放政策,這對于學校主體來說,無疑加大了高校的負擔,增加了讓高校在教育的壓力下出現管理難,維護難的現象。因此,政府的政策要做到既代表高校的利益,也代表社會群眾的利益人,而且還要代表國家的整體利益,政府部門在制定了相關政策后,為了兼顧學校的利益,為了從全局出發(fā),仍要給予高校一定的政策支持與資金支持,不能放任不管。
3.高校與周邊社區(qū)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合作共贏
高校利益與社會利益、以及政府利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后,高校體育可以與周邊社區(qū)做到相互影響、促進、共贏的狀態(tài)。前提是學校、社會群眾的利益都各不影響的狀態(tài)下,比如學校的利益缺失、社會公共所反映的信息沒有及時回饋等,都會影響高校體育資源社會化的實施。為次,從高校長遠的利益角度來看,高校體育設施對外開放,不僅僅可以促進學校與社會的相融合,也提高了高校的知名程度,同時利用學生的勤工儉學服務高校體育資源,給學生帶來了社會鍛煉,也給學校減少了經濟壓力。另外,體育場館可以接納體育比賽、演唱會等大型文體活動,在合理的情況下大大增加了學校體育經費收入,可見,這些都是給高校帶來長遠利益的表現。
4.兼顧鍛煉者的權利與義務
隨著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日益增長,鍛煉者在高校體育資源對社會開放后,他們自身也享有一定的權利和義務。權利者是法律賦予的一種正常情況下獲得利益的一種手段,義務是法律監(jiān)督下的你必須保證別人獲得利益的一種約束手段,如今,消費者、勞動者、投資者、甚至旅游者都有相應的權利和義務,這些人在權利受到傷害時,都受到保護,同時在履行義務時,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權利和義務是相輔相成的。同樣,高校體育資源在對社會開放后,政府部門對學校做出了相應的規(guī)定,開放時間、開放地點、開放對象、開放形式等,高校為其服務是主要職責,鍛煉者便可享受在相應規(guī)定下的權利,反之,鍛煉者也需要承擔一定的義務,例如,保持校園的公共秩序與環(huán)境,對高校管理制度的規(guī)定要嚴格遵守等。
參考文獻:
[1]李驍天.我國城市社區(qū)與學校體育設施共享的影響因素及模式構建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09
[2]張偉,吳必虎.利益主體理論在區(qū)域旅游規(guī)劃中的應用[J].旅游學刊,2002,18(4)
注:河北省社會科學發(fā)展研究課題區(qū)域經濟聯合基金項目,項目號:20150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