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指出: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學習內容、學校條件和學生實際情況、積極學習并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利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和現(xiàn)代教學技術,同時也要充分發(fā)揮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和教學資源的作用,使各種教育技術和手段都能科學、合理、恰當、簡約地為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服務。筆者在日常教學中注重探索和實踐多媒體教學手段,在不斷反思與改進中巧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構建小學英語故事教學高效課堂。
一、讀前鋪墊——巧用方法,激發(fā)興趣,因生而宜
Story time板塊都是生動有趣的小故事或小短文。三年級的學生年齡尚小,學習英語的時間尚短,語言儲備嚴重不足,如果讓他們在沒有任何知識鋪墊的前提下直接學習故事,難度極大,不利于他們理解故事和運用語言。因此,在學習故事前鋪墊活動應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認知特點,并能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為即將進行的故事教學做好詞匯或句型方面的準備。
教學片斷
上課伊始,教師和學生相互問好后,神秘地對學生宣布:這節(jié)課給學生帶來一個有趣的新玩具,請他們猜一猜這個新玩具是什么?神秘的玩具徹底勾起了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了他們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熱情高漲。隨后教師趁熱打鐵,在學生的好奇中播放了網絡視頻《Magic clock》。學生馬上猜出這個禮物是時鐘,通過時鐘我們可以知道什么?多樣的答案中自然而然地引出“時間”,從而導入故事話題“What time is it?”。隨后通過兩人一組問答和學唱英文歌曲,適度鋪墊故事中即將出現(xiàn)的核心詞句。
二、整體引入——分析教材,圍繞主題,因材而異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合理運用能使教學內容、形式與過程更為直觀、生動、形象,使英語學習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真實性和實際性特征。在引入故事文本前,深入挖掘,圍繞故事主題認真分析,并對學生興趣、特點等多加研究,從而準確定位Story time板塊的教學目標,凸顯板塊的特點功能。
教學片斷
本節(jié)課的引入故事環(huán)節(jié),筆者設計了Think about the story和watch and judge這兩項活動。前一項活動,教師將文本情景圖設計成一本有趣的電子書,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片,根據圖片提供的信息,猜測故事內容,回答有關這個故事的兩個問題。接著通過Learn the story進一步領悟故事的細節(jié)。最后通過觀看課文動畫,考察學生是否掌握故事的具體信息和內容。
三、理解掌握——完善知識,豐富表達,由淺入深
要想深入理解故事內容,緊緊把握故事的基本框架是不夠的。不僅要讀通故事,還要讀懂故事;不僅要理清故事脈絡,還要對詞匯、句型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谶@一思想設計了兩項活動:一是Read and match,在此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快速閱讀訓練指導;二是Learn to read,通過跟讀、范讀、試讀等形式讓學生讀出故事中人物的心情,體會不同語調和語氣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1.Read and match. 教師出示兩組內容,一組是故事中的核心語句,一組是圖片。學生快速瀏覽故事文本,抓住故事的關鍵,關注與任務相關的信息,進行連線。
2.Dub for the story. 學生聽錄音跟讀,教師同時指出學生朗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進一步指導學生朗讀時的語音、語調、語氣和表情,為后期的表演活動提供語言支架。并在此過程中核對Read and match環(huán)節(jié)的答案。
四、拓展適度——結合文本,嘗試運用,由“內”及“外”
筆者結合拓展階段的教學目標,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直觀性和形象性的特點,以圖片的形式引導學生在語境中感知和體驗新學的語言項目,在拓展環(huán)節(jié)做了以下嘗試:
1.教學片斷
[片斷4]
(1)多媒體展示一天活動。教師先示范,然后學生四人一組表演故事。先表演第一幅圖,接著表演第二幅圖,再表演三、四幅圖,最后整體表演故事。
(2)Act out your story
2.設計要求
(1)結合多媒體,演出故事的趣味性。Story time板塊是一個比較完整連貫的語言材料,跟其它板塊相比更具有趣味性,語言也更加口語化和生活化。在這個故事中體現(xiàn)在:媽媽對劉濤的昵稱Taotao。教師要抓住故事中的趣味點,讓學生揣摩故事中人物的心情,說話的語氣,同時多聽錄音跟讀模仿,體驗感悟。
(2)結合多媒體,演出故事的觀賞性。在對故事趣味性的挖掘、情節(jié)的熟悉基礎上,教師可以有時示范表演,有時參與表演,有時指導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讓學生注意語音語調、表情動作、甚至服裝道具一樣都不可少。這樣的演出,學生一定想演、愿演,也一定愛看、樂看,因為極具觀賞性。
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既有利于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感知所學知識,又有利于學生在整體上理解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人物的語音、語調及感情,培養(yǎng)了學生的英語語感和口語表達能力。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故事教學設計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學生樂于學,樂于運用所學進行表達和交流,有利于學生思維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提高了故事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程曉堂.英語教材分析與設計[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