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瑞琴
所謂“自主學習”,是使每個學生都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師的指導下,每個學生都能通過自己的思考、探索、實踐等活動去獲取知識,并在主動探索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逐步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最終把學習變?yōu)樽杂X自愿從事的活動,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為終生學習和今后發(fā)展打下基礎。這是自主學習的理論指導。
我國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說過:“一個人一輩子自學的時間總比在學校學習的時間長,沒有老師的時候總比有老師的時候多?!笔前?,學生應該是學習的主人,我們作為老師,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這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才是最大的幫助。
科組在認真學習“自主學習理論”的同時,也開始嘗試“自主閱讀”教學。剛開始時,我總是擔心學生難于放手,更不知道如何操作,如何把握。后來經過不斷反復的學習理論知識,深入聽課,聽了全國各地的專家和優(yōu)秀教師的創(chuàng)新優(yōu)質課,區(qū)的創(chuàng)新比賽課,特別是看了深圳市“小學語文自主學習”優(yōu)秀課例后,我如釋重負,放下了思想包袱,拋開了思想顧慮,開始放膽嘗試自主闐讀教學。我借鑒了專家和優(yōu)秀教師的先進經驗,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老師的主導作用,指導學生自主閱讀。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做到勤思考、多提問、主動解答、積極探索。
第一步,自讀探究
在學習新課文時,教師先不講,而讓學生充分讀課文。要求學生讀通課文,讀懂生字詞,找出讀不明白的地方(包括詞、句、段等)。然后通過聯系上下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出答案,如果確實不懂,就做好記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的參與是全體的,人人動口、動腦、動手,學生的學習是主動的。
第二步,質疑討論
我把學生分成四人學習小組進行。先互相交流自讀探究的情況,再提出自學中弄不明白的問題,然后再進行小組討論、研究。小組討論解決不了的難點,再進一步提交老師。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充分體現學生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所以,教師對學生上交的問題也不必急于解答,不必把現成的答案奉送給學生,而要把難點分解成一個個學生較易理解的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去解決,由學生集體討論,找出多種答案。
第三步,朗讀內化
這一環(huán)節(jié),通常是教師引導、點撥,學生根據老師的指導精讀課文、細讀課文的過程??梢詰{借課后思考題引導學生精讀課文,細讀重點部分,也可以根據學生在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提出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讀課文。通過朗讀課文把問題弄明白,通過朗讀課文,吃透問題,更透銜地理解課文,達到感情朗讀課文。在朗讀內化中,處處以問題解決為主線,指導學生自主閱讀。
第四步,綜合實踐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對學生知識延伸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是引導和鼓勵學生探索新知識,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過程。我在教學寓言《掩耳盜鈴》、《亡羊補牢》時,指導學生自主閱讀,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課堂學習氣氛活躍。在第一、二個環(huán)節(jié),學生真正體現出人人主動參與學習。在第三、四個環(huán)節(jié),優(yōu)等生也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技巧和才華。在這課的學習中,不但解答了課后思考練習題,使學生讀懂這兩則寓言故事,而且還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讓學生說出了很多生活中遇到的象《掩耳盜鈴》、《亡羊補牢》的事例。平時基礎最差,從不愿動腦的朱雪怡同學也紛紛舉手發(fā)言。她舉了一個例子:以前,我們班的蔡佳秀同學經常偷同學的作業(yè)抄,經過鐘老師的批評教育,她后來改掉了這個毛病。這就是《亡羊補牢》。還有的同學說:那些在考試的時候偷看別人答案的人,就是《掩耳盜鈴》的愚蠢行為。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