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破
初學Poetry(詩)這個單詞,頗感驚訝,主要為其中隱藏的try誘導,誤入歧途,以為寫作不過如此,于是想要Have a try(試一試),立志“做遠方的忠誠的兒子和物質(zhì)的短暫情人”。
后來,隨著青春的激情消退,進入平庸世俗的日常生活,我的寫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方才醒悟詩歌創(chuàng)作絕非“試一試”那么簡單。它不僅要求作者大無畏的勇氣,還需要詩人經(jīng)受千回百轉(zhuǎn)的嚴峻磨練。Try這個英文單詞開始顯示更為深刻的語義:考驗、磨練,甚至審判。
我已越來越苛刻,厭倦了別人的詩,也不滿足于自己的創(chuàng)造,一直在嘗試,在尋求突破,儼然一位篡改歷史的暴君,不停修改那些舊作,好長時間都難以定稿。這也導致,我不再像過去那樣熱衷于標注寫作日期。
才子男裝的英文TRIES,讓我進一步確信:天縱英才,無不賦予他們Try的品質(zhì)。鐵杵磨成針的故事,涉及到我國的“詩仙”,也就是說,即便李白這樣不世出的詩歌天才,也不會有絲毫例外。
這自然讓人想到希臘神話中的一位耶穌式的英雄——西西弗斯,這位加繆盛贊的人物,死里復生,一度綁架死神。在我看來,正是他無比貼切地象征隱喻著詩人理想而光輝的形象,他從事的即是面對永恒而展開的詩歌勞作,在不斷的嘗試中接受無限的磨練。
西西弗斯體現(xiàn)了詩人在世界中的擔當,“向著高處掙扎以填補一個人的心靈”,一遍遍將巨石推滾上山,結(jié)果永遠都是前功盡棄重頭再來。這重復的打擊非但沒有讓他喪失勇氣,相反卻賜予他屢敗屢戰(zhàn)的反抗精神。正所謂“世界吻我以痛,我卻報之以歌”。或許,詩人普遍是這樣,不屑又不得不與世俗為伍的無能之輩,野心勃勃卻并不汲汲于金錢,而是滿心夢幻著創(chuàng)造并奉獻詩意與思想的財富。
他終日致力于靈魂事務(wù),孤獨面對詞語的饒舌與沉默,在美學與道德之間傾心于惡之花朵的綻放,“通過植根于漫長而巨大的墮落的全部感覺而成為先知”,嘗試貼切反映時代的精神內(nèi)核,以期改寫這個紛紜世界的現(xiàn)實秩序,努力使之提升至理想的高度。
現(xiàn)在,我仍然踽踽而行在道成肉身的旅途,決心在詞語的幽靈與事物的幽靈之間糾纏不休、顛沛永生。因為,我常常聽到神秘的耳語,我相信每一次都是繆斯女神在輕啟芳唇:Try,try ag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