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錫方 李灼華 雷富軍 張魁
【摘要】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銅佛像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藝術形式,并且在藏傳佛教的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現階段,我國學者對這種銅佛像的制作工藝在研究歷史方面還處于空白的狀態(tài),雖然一些學者會涉及到一部分但也不夠深入,然而一些國外學者卻在制作銅佛像的藝術研究方面做出了細致完善工作,如印度在制作銅佛像方面有了一定的推斷。因此,對于文化遺產的保留與重要性的研究是需要我們深入研究的一項重要使命。
【關鍵詞】銅佛像;生產;制作工藝
近年以來,對銅佛像制作過程工藝研究的關注度逐漸升溫,這也是對傳統工藝文化做系統分析的一個重要部分,通過銅佛像的制作工藝我們可以揭示在一些少數民族地區(qū)的文化背景以及技術工藝流程有所了解,也可以全面掌握對周邊地區(qū)的影響以及探尋出更為有效的技術交流。當前,隨著藏區(qū)民族文化經濟規(guī)模的日益提高,隨之也加劇了生活變革,這對于研究分析銅佛像的制作生產有了更多的意義,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這也為工藝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沙范工藝
制作銅佛像時,有一種方法是較為普遍的,那就是沙范法工藝,這種方法在藏區(qū)也是非常常見的。
(一)、應用這種方法時,首先要應用膠泥制作塑成佛像的模型頭像。在塑的過程當中,一般以膠泥用作模型,再通過金屬工匠來制作完成,也可以通過泥塑藝人進行制作。由于膠泥模型有著非常堅硬的質地,所以它可以重復的使用。而沙范材料當中的沙土則可以應用拉薩河邊的沙土,但要篩選,并且掉它的雜質才可使用。
(二)、沙范工藝一般是分為兩部分進行的,在進行制作時,首先要把沙土攏起,并且用手掌把沙土拍實,作為基面,再把佛頭的泥模放在基面上,再輕輕的下壓并且把佛頭固定在沙土上即可。沙范的制作是由上下兩部分來組成的,所以這兩個部分的尺寸應該是橢圓形的皮環(huán),要通過鐵環(huán)套住泥模佛頭,一定要讓他居中,再使其臺基面做閉合處理。
(三)、把草木灰裝入紗袋里,然后再用手進行來回的抖動,此時的草木灰會均勻的散落下來,再把鐵環(huán)內放入一些黑色的草木灰并且進行覆蓋,此時臺基上面的裸露部分以及佛首都會覆蓋到,我們撒入草木灰的目的就是要對臺基與沙土做有效的分離,從而方便模型佛首可以與沙范分離處理。同時,我們再往鐵環(huán)里撒入一些沙土并拍實,做好夯實處理,讓他成為一個整體。此時的鐵環(huán)與沙土是平齊的并且成弧形,再剔除掉表面的一些土層,同時把他放在沙范的表面上即可。
二、鍛打工藝
在對歷史工藝進行考察研究時,銅佛像生產技術是作為一個重點對象進行研究的,然而在當前的一些地區(qū)在制作過程當中,由于尺寸較大,所以一般都會應用鍛打銅片的技術進行生產,它也稱為錘打工藝。主要是通過金屬板進行鍛制而成,再進行有效的拼接。如果要制作體積非常龐大的佛像時,就必須要在其內部放置一些木質材料作為骨架,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一)、在生產佛像時,必須要先設計好圖紙,并且把部件繪制到銅板上,制作佛像的順序必須是由上至下,通常對制作工藝比較有經驗的師傅都會在金屬板上面標明尺寸的大小以及要制作的形狀特征,如果佛像的體積較大時,則應當先在圖紙上畫好,再按照尺寸粘在相應的模板上面,以確保佛像大小的準確度。(二)、在制作過程當中,會有不同的錘打方法,所以一般我們可以把他可分成幾種。對此,對于不同的造型所以錘頭的種類也分為幾種:包括有蛋形、四方形、緩斜形、卷口形以及陡斜面錘等,但是每一種的型號又會分為不同的種類。在制作過程當中一般鍛打都會選用雙頭錘,這種錘子的使用較為方便,并且距離適宜。在進行制作過程中,有經驗的工匠一般是右手持錘子,左手拿金屬板,右手握錘子,擊打時呈直線,每進行一次錘打,此時的腰部都會收緊,控制好力度,只有專業(yè)的操作過程才會生產出優(yōu)質的銅佛像。(三)、佛像成形時,其分子結構都會變得更為堅實,一旦在持續(xù)的受力下,金屬表面則會發(fā)生裂縫的現象,而這種裂縫是很難再完善的,會改變設計圖紙的應有效果,所以在制作工藝時應非常小心。
三、鏨刻工藝
鏨刻工藝是對銅佛像表面的一種處理,也是對鍛打與鑄造技術的一種精加工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在銅佛像的表面會出現紋飾,使之更為形象生動,而這種藝術的加工形式就是鏨刻工藝,這也是制作銅佛像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我國的一些少數民當中通常都會應用銅對佛像進行處理,由于它的質地較軟,并且易于鏨刻,雖然有一定的缺陷,但可以進行修補,在當今的生產制作時都會應用到。
(一)、首先在進行雕刻準備時,必須要要在產品背后做材料的支撐覆蓋處理,通常我們應用的材料是松香膠泥,再用木板進行襯托,防止出現變形。應用松香混合物的目的就是為填充有空隙的位置,在做雕刻時易于加工。我們在做處理時,首先在產品的背面涂抹一層熔化的松香膠泥,如果產品是平面形,可以把它涂在銅板的后面,再用膠泥進行固定處理。如果是立體形的,必須要用木塊在其中間進行填入,也可以節(jié)省材料。當雕刻結束以后,用錘子把膠泥敲剝落,冷卻以后便可以達到預期的硬度。在鏨刻工藝當中,松香這種材料是普遍應用的,它不僅可以粘附于木頭,也適用于金屬,所以它的用途是十分廣泛的。(二)、在鏨刻應用當中,可以把工具分為幾類:包括劃線、印紋、錘碾以及塑形工具這四類。我們所說的劃線工具指的就是它屬于一種窄邊工具有鈍的鑿子。當邊緣不均勻時,其寬度不平整時都可以進行應用。應用錘碾工具的主要方法就是對表面出現的凸起進行處理,使之達到平滑的效果。應用印紋工具時,它可以根據不同的形狀做不同的處理,對金屬進行擊打使之出現紋理。而塑形的目的是為了對凹陷的位置做處理,達到預期的效果。(三)、銅佛像在制作完成以后并不是真正的結束,而是必須要對其表面做裝飾與加工才算真正的結束。
四、結語
當前,研究者對銅佛像在制作過程當中的工藝研究在不斷的關注,隨著藏區(qū)民族文化經濟規(guī)模的日益提高,隨之也加劇了生活變革,這對于研究分析銅佛像的制作生產有了更多的意義,從技術的角度來看,這也為工藝技術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韓汝玢,柯俊.中國科學技術史礦冶卷[C].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01
基金項目
西寧市科技開發(fā)計劃項目《民族文化工藝品關鍵技術研發(fā)》,項目編號:2014-K-20
青海省中小科技企業(yè)促進計劃項目《藏式系列民族工藝品加工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15-GX-C04